-
化肥企業仍然在尋求出口希望
2009/12/5 16:20: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化肥企業仍然在尋求出口希望事由:近日,本報一版以《化肥實施出口零關稅傳聞不實》為題,報道了在我國化肥供求矛盾日益凸顯的背景下,國家發改委官員對業界傳聞的所謂明年將實施出口零關稅以拯救國內化肥市場一事進行了澄清,明確表示化肥出口政策將保持穩定。
此消息一經披露,便意味著化肥零關稅出口的大門幾乎被關死。但記者就此再次進行采訪時了解到,一些化肥業內人士還在呼吁政策松綁,在內需無法消化過剩產能的情況下,化肥企業仍在尋求出口希望。
與此同時,化肥市場卻迎來了價格上漲。“化肥行業峰會結束不到一個星期,整個化肥市場就‘漲’聲一片,其漲幅超乎我的想象。”11月3日,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產品推廣部部長余雷說。
目前,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區尿素出廠價格已達到1620元(噸價,下同),兩廣地區市場批發價格漲至1700~1750元;磷酸二銨企業幾乎沒有庫存,有64%主流批發價格已漲至2600元左右,經銷商也普遍看好明年的市場,認為每噸價格將在目前基礎上再漲200元左右。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已進入了化肥使用淡季,為何化肥漲價迅速波及很多地區?據記者采訪了解到,11月1日起,化肥出口執行淡季關稅,一夜之間由110%的旺季出口關稅驟降為10%,再加上化肥冬儲的原因,拉動了化肥價格反彈。
此輪化肥漲價能否持續?余雷認為可能性不大:一是現在大幅漲價不利于化肥出口。國際化肥價格目前還在低位徘徊,如果大幅漲價,雖可拉動國際價格上升,但國內出口的競爭力必然會大打折扣。二是大幅漲價不利于淘汰過剩產能。一旦大幅漲價,會有很多過去掙扎在停產邊緣或已經停產的企業重新復產,使“去產能化”的過程更加艱難、漫長。三是后續資金可能難以維系。此次漲價離用肥季節尚遠,并不是市場的剛性需求,漲價持續的可能性不大。
余雷認為,過剩的化肥產能只能指望出口,取消出口關稅是目前化肥市場調控的最好手段,如果出口不暢,市場好轉的趨勢在下個月就有可能停止。
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運銷與市場部部長薛三省、山東魯西化工銷售有限公司產品貿易公司總經理劉月剛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們認為,目前國內化肥明顯供大于求,調整關稅出口化肥只是臨時措施。從長遠考慮,其根本出路則是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如果國家能根據國內化肥市場和企業目前的現狀,在用肥淡季實施化肥出口零關稅政策,不僅有利于化肥價格緩慢回升,還有利于消化已經過剩的化肥產能。
中國資訊網化肥部經理范麗華分析認為,雖然化肥價格上漲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連個別肥價較低的企業也醞釀漲價,但從整體市場來看,主要是小型經銷商存貨較多,而大型流通商動靜不大,以觀望為主。采購高潮似乎來得有點早,也缺乏持續上漲的動力。
在明年以前,我國還將有新的磷肥裝置不斷建成,產能還會增加,而國內對磷肥的需求變化也不大。根據磷肥企業目前存在的困難,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張永志建議國家放開磷肥出口關稅,給企業一段零關稅出口的時間,以緩解去年以來因硫黃漲跌而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他也坦言:“國際化肥需求依舊低迷,價格還在低位徘徊,事實上,即便國內化肥出口執行零關稅,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不是很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四談化肥企業渠道和宣傳服務
- 下一篇:氮肥市場企穩回升基礎待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