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產大鱷瞄準互聯網金融 融資渠道收緊
2015/6/13 8:33: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導語:路透社今天撰文稱,隨著信托和銀行貸款等傳統融資渠道收緊,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開始轉向互聯網金融,這種新興渠道不僅可以為其提供資金支持,而且能夠實現房產預售導語:路透社今天撰文稱,隨著信托和銀行貸款等傳統融資渠道收緊,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開始轉向互聯網金融,這種新興渠道不僅可以為其提供資金支持,而且能夠實現房產預售。
以下為文章全文:
互聯網金融一直以來都被視作中小企業和創業公司的快速融資渠道,但現在,它卻在中國迎來了一批意想不到的新客戶——由于通過傳統渠道貸款的難度加大,財大氣粗的的房地產開發商也開始使用這一渠道。
中國房地產市場從2014年開始走上下坡路以來,開發商都嚴重依賴規模達數萬億元人民幣的信托行業,這也是中國龐大而不透明的影子銀行的一部分,但今年的信托融資中只有10%流向了房地產行業,低于去年同期的30%。
信托公司通過富裕人群和企業籌集資金,然后發放高息貸款。之所以出現這一狀況,一方面源自監管力度的加大導致信托公司難以籌集資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信托公司向增長放緩的房地產市場提供貸款的意愿降低。
為了彌補這一資金空缺,開發商開始轉向P2P貸款和眾籌市場,前者是撮合貸款者和借款者的互聯網平臺,后者則可以為創業者提供起步資金。
“房地產信托市場去年的規模達到數萬億元。”綠城香港投資發展部總經理黃一峰說,“我們希望最終通過互聯網金融取代這一市場。”
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短期內無法達到這種規模,但行業觀察人士認為,該行業今年的規模將擴大兩倍,總額超過3500億元人民幣。
綠地今年4月推出了名為“地產寶”的P2P的房地產金融產品,當月為旗下項目融資4.5億元。該公司計劃今年融資50億至80億元人民幣,從本月起還將為其他開發商融資。
由于銀行和信托的貸款意愿降低,開發商很歡迎其他融資方式的快速增長,但由于P2P市場仍不成熟,因此蘊含著系統風險。
“信息不對稱和風險管理不充分可能阻礙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增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主任徐洪才說。
中國人民銀行也表達了一些擔憂,而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有可能在今年針對該行業出臺監管方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