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價下調影響收入 四大電企前三季收入仍凈賺278億
2015/11/3 8:34: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電、大唐、華能、華電四大發電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報,向投資者交上了最新的業績答卷。2015年1~9月,國電電力、大唐發電、華能國際和國電、大唐、華能、華電四大發電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報,向投資者交上了最新的業績答卷。
2015年1~9月,國電電力、大唐發電、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的營業收入“清一色”出現下滑。在盈利水平上,國電電力和大唐發電“泛綠”,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則“翻紅”。
記者粗略統計一下,上述四家上市電企共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371.53億元,相較于2014年1~9月約為2615.66億元,下跌9.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約為278.01億元,和2014年前三季度約為248.54億元相比,逆勢增長11.86%。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坦言,電企收入下滑主要是上網電價下調,同時,有的電企上網電量下降,也會拖累收入。上述四大上市電企仍以火電為主,持續走低的煤炭價格讓其盈利水平還比較可觀。
電價下調影響收入
國電集團、大唐集團、華能集團、華電集團,以及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并之后的國電投,并稱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五大發電集團各有一家核心上市公司,且都以火力發電為主。但由于國電投掌控的中國電力是在聯交所掛牌,并沒有發布2015年第三季報。
2015年1~9月,國電電力、大唐發電、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413.62億、470.95億、972.49億和514.47億元,相較于2014年同期的464.28億、523.13億、1056.83億和571.42億元,下跌幅度各為10.91%、9.97%、7.98%和9.97%。
一家煤電企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影響發電企業收入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售電量或者說是上網電量,二是上網電價。“今年上半年上網電價下調了一次,應該對各大發電企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015年4月1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降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的通知》,決定自4月20日起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平均下調0.02元/千瓦時。
雖然上述四大上市電企的業務版圖已經囊括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但以煤為燃料的火電仍占據重要地位,所以,燃煤發電上網電價的下調在不同程度上拉低了上述四大上市電企的平均上網電價。
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前三季度,國電電力、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的平均上網電價各為0.35778元/千瓦時、0.44668元/千瓦時和0.42685元/千瓦時,分別同比下降4.40%、1.48%和3.08%;同期,大唐發電的平均上網電價為0.4011元/千瓦時,但沒有提及同比增減比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