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智能證卡行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細分領域需求規模測算分析
2016/3/15 19:03:5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智能證卡的含義證件是用來證明事實存在的有效文件或文本,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證件有多種形式或載體,如紙張形式的票據、卡片形式的銀行卡、幣式的地鐵票、本式的護照等;因此在本招股說明書中,將具有證件屬性的各種證件、卡片、證照和票證總稱為1 、智能證卡的含義
證件是用來證明事實存在的有效文件或文本,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證件有多種形式或載體,如紙張形式的票據、卡片形式的銀行卡、幣式的地鐵票、本式的護照等;因此在本招股說明書中,將具有證件屬性的各種證件、卡片、證照和票證總稱為證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證卡不再是僅僅具有視讀功能,而是衍生出磁卡、IC 卡、CPU 卡等多種具有機讀功能的證卡。在本招股說明書中,將采用 IC 卡技術的證卡(可機讀)統稱為智能證卡.
生活中常用的二代身份證、電子護照、金融 IC 卡、SIM 卡、地鐵票等證卡都屬于智能證卡。2、智能證卡產業鏈介紹
我國智能卡產業發展至今,已經建立了包括耗材制備、證卡制作與發行、應用環境搭建等功能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在整個產業鏈條的支持下,各個應用領域的證卡制作發行及應用的運營和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智能卡產業鏈上下游關系以及公司在產業鏈的位置如下所示:
智能證卡行業的上游行業包括芯片和其他電子元器件制造業、面板貼片業、電子設備制造業、塑模業、機械加工業等,下游應用領域和行業包括安全證件、交通運輸、電信、金融等。上游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競爭充分,技術更新速度快;下游行業通常具有盈利能力強,資金實力雄厚的特點。以上特點均有利于智能證卡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與上下游行業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3、智能證卡行業的發展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智能證卡產業的發展成績顯著,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證卡應用市場之一。據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琪介紹(國家金卡工程第十八次全國應用工作會),在已發行的 135 億張智能 IC 卡中,電信智能卡發行近 60 億張,居首位,銀行 IC 卡發行 24 億張,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發行 14 億張,社會保障卡發行 8.6 億張,城市交通與各種公用事業繳費卡發行近7.5億張。
2009-2015年金融IC卡市場規模(按銷量)
智能卡應用迅速拓展,提高了全民的信息化意識,促進了互聯網在我國的廣泛應用,以及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推動了服務型政府建設和整個社會信息化進程。
1 、安全證件領域
安全證件指用于驗證某個主體合法身份的證明文書,如護照、身份證、選民證、駕照、居留證、門禁卡等。傳統的安全證件主要通過材料、印刷、裝訂、光學等物理手段實現防偽。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芯片、生物特性識別等電子技術逐步被引入到安全證件領域,使安全證件在傳統防偽手段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子安全手段,催生出了電子安全證件,大大提高了防偽可靠性。安全證件的主要應用細分領域如下:
。1)本國居民身份證件
1)境內
我國于 2004 年正式推行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即屬于安全證件,至今已有超過 13 億人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成為全球最大的安全證件項目。這期間全國陸續建立了 100 多條二代證生產線,部分生產線采用公司生產的制作發行設備。
2)境外
受益于實施電子護照項目所建立的基礎、不斷成熟的技術和逐漸降低的成本,許多國家開始推行電子身份證。2010 年全球發行電子身份證的國家的數量已經超過發行傳統身份證的國家,在實行身份證管理的國家中有 53%的國家已經采用電子身份證,預計到 2015 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升至 81%,由于各國的電子身份證發行量通常很大,因此對制作發行設備的需求量也較高。
(2)電子護照
1)境內
我國的護照分為因私護照和因公護照(包括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分別由公安部門和外交部門簽發(海外因私護照亦由外交部海外制證中心簽發)。從持有護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來看,中國不足 5%,而美國則是 30%,加拿大是 60%,英國甚至達到了 75%。隨著我國整體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國居民離境進行社會、經濟活動的需求將持續增長,護照簽發量將長期維持較高水平。
2)境外
據統計,全球共有223個國家和地區簽發護照,除去已經發行電子護照的104個國家和地區,尚有119個國家和地區未簽發電子護照,主要為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第三世界國家,絕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于護照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國際通用標準也在相應發生演變。芯片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快了護照芯片安全級別的提升。生物識別的應用也越發廣泛,比如:指紋識別技術從單枚拇指指紋增加到兩枚、多枚甚至 10 枚,虹膜、人臉識別等新興技術開始投入使用。隨著 ICAO PKD 國家成員的不斷增加,早期更換為電子護照的國家也面臨著技術不斷升級換代。
。3)社會保障卡
社會保障卡從 1999 年開始進行總體規劃,截至 2015 年三季度末,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 8.09 億人,社會保障卡普及率達到 59%,全國 80%以上的社會保障卡已加載金融功能。
。4)IC 卡居住證
2015 年 2 月,《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提出要扎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居住證制度(大多采用類似于第二代身份證的 IC 卡)的全面推行,將成為證卡制作發行設備及應用系統的重要新增市場。
(5)電子選民證
在眾多非發達國家大大小小的各種選舉中,如何防止選舉舞弊一直是公眾十分關心的問題,為此部分國家開始推行電子選民證。
電子選民證除具有防止選舉舞弊的作用外,還具有便于選民資質管理、簡化投票流程等好處,因此預計仍將有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會陸續推行,市場前景較好。2012 年,公司獲得尼日利亞選民證項目,為進入國際市場積累了寶貴經驗。
2 、金融領域
。1)銀行卡
2015 年 6 月初,在中國物聯網新成果眾創發布會上,中國銀聯徐晉耀總工程師發布:我國銀行卡發卡總量近 50 億張,金融 IC 卡超 12 億張,正向全部芯片化轉移;銀行卡產業持續創新發展,創建了我國的電子支付體系,開啟了金融電子化新紀元。
根據央行公布的實施進度,2015 年 1 月 1 日起商業銀行全面發行銀行 IC卡。由于IC卡技術上與磁條卡差異較大,EMV遷移意味著銀行需要大規模更換個人化設備,由此帶來對金融 IC 卡制作發行設備的需求呈井噴式增長。
2015年中國市場銀聯芯片卡發行與交易增速均居于全球領先。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亞太地區芯片卡交易佔銀行卡交易比例同比增長73%,中國市場則以更高的增速成為亞太地區芯片卡遷移的引領者。
。2)城市一卡通及小額電子支付
1)一卡通系統應用廣度、深度全方位快速發展
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已經把建設城市一卡通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通過整合綜合交通、小額消費、社會保險、教育、企業管理、旅游娛樂、數字社區等領域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換和資金清算的平臺,實現一卡通用,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務。城市一卡通的具體應用領域如下表:
應用領域具體用途綜合交通公交汽車、出租車、地鐵(輕軌)、停車場、停車咪表、公共自行車租賃等小額支付小額消費商場、購物中心、便利店、連鎖超市、餐廳、連鎖藥店、加油站、路橋、報刊亭、公園、園林、影劇院、博物館、圖書館、體育場館等小額消費公用事業供水、供電、燃氣、物業管理、有限電視、寬帶、電信、供熱等繳費社會管理住宅小區門禁、樓宇門禁、商場賓館會員管理、智能家居管理等應用2)手機支付、金融 IC 卡應用和城市間互聯互通,要求升級現有城市一卡通系統,并改造受理環境
A.手機支付的普及給小額支付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將手機支付應用到城市一卡通系統,手機支付正日益普及。手機支付的實質是將電子現金嵌入手機這一移動終端,借助手機來普及電子現金。手機支付省去了攜帶卡片的麻煩,進一步增強了小額電子支付的便捷性,激發了人們對小額電子支付的使用需求。
B.金融 IC 卡應用的推廣,將進一步激發小額支付需求
金融 IC 卡應用是指城市一卡通系統兼容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電子現金標準(QPBOC 標準),使小額支付終端能受理金融 IC 卡電子現金。
根據人民銀行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公布的數據,全國金融IC卡累計發行18.83億張,新增發卡量連續三個季度超過2億張,發卡速度持續加快。以此推算,2015年底全國金融IC卡累計發行預計超過20億張。
中國金融IC卡發行量預測
C.互聯互通是城市一卡通發展的必然趨勢,帶動相關軟硬件升級需求
城市一卡通的互聯互通提高了城市綜合交通乃至區域交通的集合發展和綜合服務水平,促進了區域旅游、商貿、經濟等發展,成為便捷出行、踐行綠色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指數的有效途徑。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53個城市加入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平臺。城市的一卡通密碼體系相同,為以后加入全國城市一卡通打下技術基礎。
2014 年 6 月交通運輸部宣布啟動全國公交卡互聯互通工程,預計 2016 年年底前,全國大中型城市初步實現公交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 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域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全國聯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 30 多個城市互聯互通。
3 、交通運輸領域
。1)軌道交通
1)境內
據中國軌道交通網統計,截至2015年底,中國共有39座城市獲準修建城市軌道交通,其中 23 座城市的 96 條線路已經開通運營,總里程達 3120 公里,設置車站 1995 座。
2)境外
從境外市場來看,眾多發展中國家因人口增長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系統面臨巨大壓力,發展軌道交通被視為緩解交通壓力的重要手段。歐美等發達國家及地區的軌道交通建設已基本成型,未來主要的市場空間來自和中國一樣的眾多發展中國家。公司的軌道交通編碼分揀機等設備曾成功出口香港、臺灣、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具有較豐富的境外市場開拓經驗。
。2)營運車輛管理
我國對營運車輛實行道路運輸證管理,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包括營運車輛駕駛員、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等)實行從業資格證管理。
4 、電信領域
規模龐大并不斷增長的手機用戶保證了對電信 SIM 卡的旺盛需求。同時,無線固話、上網本、具備通訊功能的 GPRS 終端應用的普及,以及手機支付的蓄勢待發都將推動電信領域智能卡市場的增長。
從趨勢上看,超大容量、高處理能力、高速接口以及高安全性是 SIM 卡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國內 SIM 卡的主流容量為 64K,而 128K 的 SIM 卡將成為主流。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未來以 M 和 G 為容量單位的智能卡也將會投入應用。
由于單片電信 SIM 卡的個人化時間隨著容量的增加而相應延長,造成制作發行設備的單機生產效率下降,因此更大容量的 SIM 卡將會刺激對制作發行設備的需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