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皮書:北京房價今年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2016/6/21 10:25:38 來源:一財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北京市社科院《北京經濟發展報告》課題組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預測,在科研人才云集,科技創新力量增強、房地產市場交易回暖等有利條件下,今年北京經濟增速有可能達到或超過6.北京市社科院《北京經濟發展報告》課題組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預測,在科研人才云集,科技創新力量增強、房地產市場交易回暖等有利條件下,今年北京經濟增速有可能達到或超過6.5%,實現創新型經濟增長。
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楊松表示,“北京房價不會大幅上漲,也不會出現某些人預測的那樣,出現斷崖式下跌。”
他同時表示,北京在當前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包括非首都功能疏解對短期經濟增長存在一定影響、CPI與PPI走勢的持續背離將加大實體經濟的運行風險以及金融風險的防范。
三大因素支撐北京經濟增長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日在京共同發布《北京藍皮書:北京經濟發展報告(2015-2016)》。藍皮書稱,支撐北京能夠創新型經濟增長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其中,房地產市場交易回暖、超穩是首要因素。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為8.1%,明顯低于2014年12.3%的增幅,且商品房施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均為負增長。但商品房銷售面積卻同比增長6.6%,相比2014年的-23.3%形成強烈反差。
2016年1月以來,北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回落呈現負增長,2-5月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分別為-1.7%、-2.1%、-3.1%、-5.8%,但商品房銷售面積卻在增長。2016年1-4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87.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3%;1-5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2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1%。
藍皮書稱,總體上看,2016年1-5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呈穩步增長態勢,延續了2015年6月以來的增長趨勢。從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看趨于穩定緩慢上升,2015年12月,本市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08.3%;2016年1-4月,本市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增長分別為110.3%、112.9%、116%、118.3%。數據表明,盡管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在下降,但商品房銷售面積在增長,房地產市場回暖、趨穩跡象明顯。
藍皮書介紹,另兩個因素是創新發展優勢明顯和通脹壓力不大為保增長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
楊松分析說,北京是全國高端科技人才聚集之地,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也不斷增大。另外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產業和新業態不斷涌現,為北京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來源。
另外,北京2015-2016年物價總水平保持溫和上漲。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維持下跌走勢,預計生產者價格指數在2016年仍將難以出現上漲走勢。服務項目價格保持較快上漲,將有力刺激服務行業的供給,提高服務行業勞動者收入,為經濟長期增長提供消費潛在動力。
楊松說,當前北京在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非首都功能疏解對短期經濟增長存在一定影響。新版產業禁限目錄的實施,將加劇存量轉移、增量限制的力度,經濟增長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與此同時,各主體對疏解中實施細則的理解不到位,也影響了市場預期。
二是CPI與PPI走勢的持續背離將加大實體經濟的運行風險。這不但顯示出消費需求難以撬動生產需求增長,而且會壓縮企業盈利空間、誘發債務違約風險和破產風險,危及金融體系穩定。
三是金融風險的防范。股市經歷大幅波動后,不僅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可能下降,而且相關企業的投資收益也可能大幅下挫。銀行業持續面臨著盈利空間收窄的問題,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在不斷累積。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達到5.8%
課題組預測,隨著經濟增長的總體放緩,北京市企業的投資需求將進一步減弱。特別是商品房價格的回落將對房地產開發投資造成較大不利影響。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不減,但工業投資增速將有所放緩。中央投資增速將下降,而民間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
藍皮書表示,新的PPP融資模式將適時啟動,將會給北京市政府的投資提供新的資金來源。但在全市產業調整和疏解的大環境下,投資增速難以有效提高。因此,預計2016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會達到5.8%。
在消費需求增速方面,課題組分析,經濟下行壓力和人口調控政策對于消費需求的增長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隨著信息技術的提高和互聯網的加速普及,以及國家對于“互聯網+”的充分挖掘,消費需求增速預計將有所加快。因此,預計2016年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同比增長7.9%左右,比2015年有所加快。
“物價水平將小幅上漲。”課題組表示,隨著資源品價格改革的不斷推進,部分商品的價格將有所上漲。人口調控政策的進一步推進,以及適齡勞動力的減少都將推高勞動力要素的市場交易成本。但是國際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和經濟增速的放緩,將有效遏制物價水平上升的空間。預計2016年消費物價總水平將同比上漲2.1%左右,通脹水平相比2015年將略有回升。
課題組建議,北京應“狠抓供需雙側驅動,提升北京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以新供給創造新消費,鼓勵用新技術改進服務流程,在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基金基礎上,研究運用股權投資、產業基金等市場化融資手段,促進大眾日用型消費產品品質提升。
與此同時,彌補基礎設施短板,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重點投向水環境、大氣、交通、棚戶區改造、養老等領域,切實改善城市服務能力。繼續發揮綠色審批通道機制作用,擴大綠通范圍,建立區級綠通工作機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動環境交易所、礦業權交易所、鐵礦石交易中心擴大交易規模,提升跨區域影響和輻射能力。支持在京金融機構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等。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在發布會上表示,研究北京經濟發展問題必須突出“問題導向”,從北京最需要急切回答的問題入手。比如發展經濟與城市定位是什么關系、北京的交通方向該如何確定等問題。
趙弘以北京的交通為例說,以往對于交通的認識還不清晰,“限車、單雙號限行、征收擁堵費、公交車專用車道等,都是從根本上改善交通供給結構贏得時間的問題,是手段而不是目標。”趙弘認為,對于北京這樣的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應占主要地位,應承擔80%以上的出行需求,這其中,軌道交通又應當承擔80%的出行需求。而過去把主要精力放在地面公交汽車。
藍皮書表示,我國的“城市病”帶有普遍性,其中重要一條就在于規劃理念的落后,所以必須從規劃理念層面進行反思和總結。
預計2016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會達到5.8%。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在北京藍皮書發布會上發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