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概況及規模分析
2016/12/23 10:31: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互金整治逐步深入,行業政策底臨近自2015年以來, 國家針對互金行業連續頒布多項監管監督政策,看似利空實則利好,互聯網金融產業開始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從“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對金融科技的重視,條碼支付業務1、互金整治逐步深入,行業政策底臨近
自2015年以來, 國家針對互金行業連續頒布多項監管監督政策,看似利空實則利好,互聯網金融產業開始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從“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對金融科技的重視,條碼支付業務規范、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辦法,再到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綱領性文件,各細分領域從業務活動開展到信息披露監管已規范化和細致化。2016 年 10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互金專項整治全面部署,要求專項整治工作明年 3 月底前全部完成。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政策底已現,建議關注互金標的預期拐點。
過去一年來國家出臺的互聯網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行業景氣度仍然旺盛,資金回流到相對安全、有良好背書的大平臺
行業景氣度和資本關注度仍然旺盛。據數據,截至 2015 年底,中國互聯網金融總交易規模超過 12 萬億,接近 GDP 總量的 20%,互聯網金融用戶人數超過 5 億,為世界第一。數據顯示,全球 27 家估值不低于 10 億美元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中,中國企業占據了 8 家,融資額達 94 億美元,中國企業在金融科技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各細分領域從業務活動開展到信息披露監管均已規范化和細致化,預計行業未來仍將持續高速增長。
3 、資產端和數據挖掘驅動業務創新,構建互金公司核心競爭力
目前,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創新已從單純集中于渠道的信息匹配和資金端的創新(純信息中介類 P2P、類余額寶產品等)轉向資產端創新和技術驅動的創新,前者如消費信貸、中小企業信貸、貿易金融中的票據驗真等,后者則是結合了最新 IT 技術和數據挖掘能力的技術驅動的金融產品創新。因此,互聯網金融公司對于優質資產端資源的圈存能力和積累數據進行挖掘的能力成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1)資產端資源方面:銀行系具備較強的資產端風險評估及定價能力
(2)數據資源方面:打通消費場景的公司能夠積累更豐富的數
消費金融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消費金融風口來臨,牌照、資金、場景、風控四因素為制勝關鍵
代際遷移引領消費升級,互聯網金融行業迎來黃金十年。國內的消費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代際遷移引領消費使得 80 和 90 后逐步成為新的富裕階層,新一代人對信息、物和服務的需求發生的巨大變化引領新的商業模式獲得巨大發展,90 后的消費欲望遠大于儲蓄欲望,超前消費已成為一種習慣。消費金融公司以 25-35 歲出現階層躍遷的大學生和年輕藍白領人群為主要目標客戶。此外,智能手機的普及從獲客途徑、消費場景、大數據源、支付工具等多個方面促使了消費金融的爆發式增長,而大數據和云計算將信貸審核時間縮短至分鐘級,大幅提高了貸中檢測和貸后催收的效率。據數據,2013-2015 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由 60 億元迅速攀升至 320 億元,增速超過 100%。
從用戶生命周期和社會階層躍遷看消費金融的機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牌照、資金、場景、風控四因素為制勝關鍵。消費金融的核心商業模式是通過獲取用戶消費數據建立用戶行為模型,通過數據挖掘開展信貸風控及延伸服務內容。消費金融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包括銀行、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電商平臺、P2P 平臺、分期購物平臺和現金貸平臺。每個主體在業務拓展方式和目標客群的定位上各有不同。獨立的第三方征信和反欺詐技術公司為消費金融業務提供支持。多種商業模式構建了多層次的消費金融市場。牌照、資金、場景、風控是消費金融公司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