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觀影人次預測
2017/1/6 10:33: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6 年中國電影票房457.12 億元,同比增長3.73%;與2015 年48.7%的高增速形成鮮明對比。2016 年票房整體前高后低,一、二、三、四季度票房同比增速分別為50.7%、-5.0%、-13.4%、-17.8%。一季度主要受2016 年中國電影票房457.12 億元,同比增長3.73%;與2015 年48.7%的高增速形成鮮明對比。2016 年票房整體前高后低,一、二、三、四季度票房同比增速分別為50.7%、-5.0%、-13.4%、-17.8%。一季度主要受益于春節檔票房69.3%的同比增速,其中《美人魚》總票房33.92 億,與2015 年一季度票房排名前四的影片總票房相當;二、三、四季度的負增速主要受清明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票房增速放緩的影響(分別為15.2%、4.7%、-0.3%、-15.3%),且二、三、四季度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低于2015年同期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如2016 年三季度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總票房25.7 億,略高于2015 年三季度票冠軍《捉妖記》(總票房24.4 億)。
2008-2018E電影票房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2-2016年一季度電影票房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2-2016年二季度電影票房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2-2016年三季度電影票房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2-2016年四季度電影票房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5-2016 年單季度票房TOP3 對比
季度2015票房(億元)2016票房(億元)Q1澳門風云29.8美人魚33.9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7.7瘋狂動物城13.4天將雄師7.5西游記12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25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59.3Q2速度與激情724.3魔獸14.6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14.6美國隊長12.5侏羅紀世界12.9奇幻森林9.8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51.8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36.9Q3捉妖記24.4盜墓筆記10煎餅俠11.6絕地逃亡8.9西游記之大圣歸來9.6寒戰26.8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45.6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25.7Q4夏洛特煩惱14.4湄公河行動11.4尋龍訣13.7長城9.7港囧16.1奇異博士7.5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44.2票房TOP3電影總票房28.6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5 年以來,在線票務平臺以票補為擴大市場份額的競爭方式。據相關統計,票補的效用明顯,票補金額與其帶來的增量票房比例約1:1,即投入1000 萬票補,基本可以獲取1000萬增量票房,據業內專家估算,2015 年票補資金額約為30-50 億,約占全年票房總量的10%。票補主要體現在8.8 元、9.9 元、15 元的低票價上。2015 年春節檔期間,個別票務平臺上的電影票價,50%場次均為9.9 元,明顯低于2015 年全年34.98 元的平均票價;《天將雄獅》、《港囧》、《夏洛特煩惱》、《九層妖塔》、《解救吾先生》等,被各在線票務平臺累計的票補金額,大致在3000 萬-5000 萬之間。票補一方面是搶占市場份額的競爭手段,另一方面則疊加了保底機制,如票補平臺作為某部影片的互聯網聯合發行方,若前3 天票房達到2.5 億,可拿回全部的票補投入。
2016 年票補明顯減少。票補減少一方面是受制于監管,另一方面則是票務平臺競爭格局趨于穩定后,票補的邊際效用明顯下降。相對于2015 年單部影片的票補總額1 億的體量,2016年單部影片的票補上限僅千萬級別;且2016 年在線票務平臺僅在少數影院推出9.9 元、19.9元票價的影票,如國產影片《鐵道飛虎》,上映首日的票價顯示,貓眼在上海地區,僅針對兩家影院提供低于20 元的影票,分別為星美國際影城松江店(貓眼售價18 元)、麥西飛航電影院(僅針對上午場、深夜場,售價19.8 元),其余平臺及影院票價在38-110 元之間。
2014 年起,在線票務平臺均以票補的方式迅速擴大市場份額。2016 年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TOP20 主要票務平臺參與發行和出品情
排名影片名稱上映日期總票房(億元)聯合發行&出品O2O平臺1美人魚2016/2/833.91貓眼電影、格瓦拉2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2016/2/812.01百度糯米、微票兒、淘票票3澳門風云32016/2/811.18貓眼電影、格瓦拉4功夫熊貓32016/1/2910.02無5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2016/4/297.87百度糯米、微票兒、淘票票6葉問32016/3/47.7無7火鍋英雄2016/4/13.7微票兒、淘票票8我的特工爺爺2016/4/13.24百度糯米、淘票票9熊出沒之熊心歸來2016/1/162.88貓眼電影、格瓦拉10臥虎藏龍:青冥寶劍2016/2/192.56微票兒、淘票票11誰的青春不迷茫2016/4/221.8貓眼電影、淘票票12最后的巫師獵人2016/1/151.8無13高跟鞋先生2016/2/1141.3微票兒、淘票票14睡在我上鋪的兄弟2016/4/11.28微票兒、淘票票15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2016/1/151.25無16三人行2016/6/240.98百度糯米、格瓦拉17魔宮魅影2016/4/290.88微票兒18百鳥朝鳳2016/5/60.87百度糯米19夢想合伙人2016/4/290.81貓眼電影、微票兒20小門神2016/1/10.79淘票票、百度糯米、格瓦拉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票補減少后觀眾的觀影成本升高,選擇觀看電影時逐漸回歸理性,對影片內容的品質要求明顯提升。目前我國電影市場的電影評分和票房基本正相關,2015 年、2016 年豆瓣評分前20的影片,總票房分別為73.6 億、67.1 億;評分均值分別為7.8、7.4;票房排名前10 的影片方面,2015 年票房排名前10 的影片總票房152.7 億,豆瓣平均分7.1;2016 年排名前10的影片總票房141.2 億,豆瓣平均分6.9。
2015-2016 年豆瓣評分TOP20 電影對比
評分排名2015年2016年電影名稱豆瓣評分票房(億)電影名稱豆瓣評分票房(億)1心迷宮8.60.11舌尖上的中國8.40.022十二公民8.20.14驢得水8.41.733大圣歸來8.29.56湄公河行動8.111.844師父8.10.55百鳥朝鳳8.00.875老炮兒8.09.02我們誕生在中國8.00.676一個勺子7.90.23塔洛7.80.017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7.90.01路邊野餐7.70.068我的詩篇7.90.02七月與安生7.61.679我的少女時代7.83.59追兇者也7.61.3610山河故人7.80.32喊〃山7.50.0111解救吾先生7.81.96火鍋英雄7.33.7112烈日灼心7.83.05箭士柳白猿7.20.0313可愛的你7.80.22驚天大逆轉7.10.7914闖入者7.60.10寒戰27.06.7815尋龍訣7.616.82我不是潘金蓮6.94.3616全能囧爸7.50.01美人魚6.933.9117滾蛋吧腫瘤君7.55.11小門神6.90.7918唐人街探案7.58.22冬6.90.0019旋風九日7.40.17搖滾藏獒6.90.4020夏洛特煩惱7.414.41使徒行者6.76.06均值-7.873.63-7.467.06注:截至2016 年12 月15 日。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5-2016 年票房TOP10 電影對比
票房排名2015年2016年電影名稱票房(億)豆瓣評分電影名稱票房(億)豆瓣評分1捉妖記24.406.8美人魚33.926.92速度與激情724.278.3瘋狂動物城15.309.23港囧16.135.7魔獸14.727.84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14.647.1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12.467.75夏洛特煩惱14.417.4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12.015.76侏羅紀世界14.217.7湄公河行動11.848.17尋龍訣13.737.6澳門風云311.184.08煎餅俠11.606.2盜墓筆記10.044.89澳門風云29.755.7功夫熊貓310.027.710西游記之大圣歸來9.568.2奇幻森林9.797.8均值-15.277.1-14.137.0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同檔期、同題材的影片方面,2016 年表現均弱于2015 年。2015 年、2016 年的暑期檔票房冠軍分別是《捉妖記》、《盜墓筆記》,《捉妖記》24.4 億票房及豆瓣評分6.8,均明顯高于《盜墓筆記》10 億票房及豆瓣評分4.8;2015 年、2016 年暑期檔動畫片分別為《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大魚海棠》5.6 億票房及6.6 的豆瓣評分,均弱于《大圣歸來》(9.6億票房、豆瓣評分8.2)。2016 年青春類影片《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豆瓣評分4.0)、《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豆瓣評分4.7)票房分別為3.37 億、1.52 億;2015 年相似題材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豆瓣評分6.6,票房7.19 億。
隨著在線視頻平臺的迅速崛起,2016 年眾多影片的窗口期明顯縮短。從在線視頻平臺的角度,縮短窗口期有利于更多的點播量;從觀眾角度,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基本等同任意一家視頻平臺的三個月會員費用,且長尾觀眾可通過在線視頻觀看以增加便利性。預估窗口期縮短一定程度上對票房有影響。根據表5 統計,2015 年票房較高的5 部作品,票房平均8.7 億、窗口期平均36 天;2016 年第一季度統計的影片,票房平均8.7 億、窗口期平均26.8 天。票房不高的影片,片方通過縮短窗口期,利用尚存的宣發效果,犧牲票房換取在線視頻平臺的點擊量/收入,一定程度上能彌補票房的損失。
2015 年和2016Q1 部分影片窗口期對比
年度片名上映日期下映日期視頻上線日期票房(億)窗口期(天)2016年Q1尋龍訣2015/12/172016/2/152016/3/1116.8325老炮2015/12/242016/2/212016/3/199.0327唐人街探案2015/12/312016/2/282016/3/138.2414惡棍天使2015/12/242016/2/212016/3/236.0531萬萬沒想到2015/12/182016/2/152016/3/233.23372015年捉妖記2015/7/162015/9/162015/9/1824.39522速度與激情2015/4/122015/6/232015/8/824.265546港囧2015/9/252015/11/222015/12/516.133613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2015/5/122015/6/182015/9/1714.643891夏洛特煩惱2015/9/302015/11/32015/12/114.414528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電影市場的平均票價自2010 年起下調,平均票價指數低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2008-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平均票價由30.14 元漲至35.56 元,漲幅達18%;平均票價指數由99.67增長至119.76,增幅達20%,其中2009 年、2010 年的平均票價指數(100.9、119.76)均高于當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99.3、103.3)。
伴隨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為加大全國人民文化娛樂消費刺激,提高文化娛樂消費在生活消費中所占的比例,2010 年下半年,在中央外宣辦舉行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新聞發布會上,廣電總局、文化部相關領導表示將采取推進影、劇院建設等多項措施降低票價,此后電影市場票價開始下調,2011 年到2016 年上半年,平均票價降幅近10%,其中2016 年上半年較2015 年下降3%。此外,平均票價指數2011 年以來,均低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2008-2016H 中國電影平均票價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08-2016H CPI 及平均票價指數走勢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票補因素放大了票房的波動性,票補減少的沖擊已在2016 年消化完畢。若扣除2015 年440.7億票房中約50 億的票補因素,2015 年總票房390 億元,同比增長31.82%;2016 年中國電影最新票房約457.12 億,同比增長3.74%,基本匹配2016 年觀影人次8.89%的同比增速。
沖擊2016 年票房表現的上述因素中,票補及窗口期縮短的沖擊因素均在2016 年消化完畢,電影票價的下調比例有限(低個位數),鑒于2016 年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0%,優質的影片內容有望撬動2017 年的票房表現。
2006-2016H 觀影人次及同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受益于影院的外延擴張,2016 年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0%。2016 年影院數量達到7853 家,同比增長24%;銀幕數達到42052 塊,同比增長33%,且銀幕數已超過北美。
2006-2016H 中國電影銀幕數及同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08-2015年我國院線影院數量及同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截至 12 月 12 日進口片總票房約 186.39 億,同比增速10.1%,高于2016 年全國總票房的增速;這一趨勢有望在2017 年持續,2017 年被業內稱為“大片年”,《變形金剛5》、《速度與激情8》、《阿凡達2》、《加勒比海盜5》等大制作電影都將于2017 年上映,且部分多系列影片將在2017 年完結,如《生化危機6:終章》。2017 年除分賬片外,批片數量也有望明顯增加,海外大片是2017 年優質內容的主力軍。
2017 年分賬片預計情況
數量影片上映時間公司1星球大戰:俠盜一號2017.01.06迪士尼2美女與野獸2017.03.17迪士尼3銀河護衛隊22017.05.05迪士尼4加勒比海盜52017.05.26迪士尼5賽車總動員32017.06.06迪士尼6雷神32017.11.03迪士尼7金剛22017.03.10華納8亞瑟王2017.03.24華納9神奇女俠2017.06.02華納10敦刻爾克2017.07.21華納11銀翼殺手22017.10.06華納12正義聯盟2017.11.17華納13極限特工32017.01.20派拉蒙14攻殼特工隊2017.03.31派拉蒙15僵尸世界大戰22017.06.09派拉蒙16變形金剛52017.06.23派拉蒙17速度與激情82017.04.14環球18新木乃伊2017.06.09環球19神偷奶爸32017.06.30環球20金剛狼32017.03.03福斯21異形:契約2017.05.19福斯22猩球崛起32017.07.14福斯23王牌特工22017.10.06福斯24生化危機62017.01.27索尼25藍精靈32017.04.07索尼26絕地戰警32017.06.02索尼27蜘蛛俠2017.07.07索尼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7 年電影票房回暖的預期下,院線標的萬達院線、文投控股、中國電影、上海電影、幸福藍海等將直接受益;具備協助海外大片在國內市場宣發的華樺傳媒(未上市)、鹿港文化等標的,受益彈性較大。
2016 年引進片不但數量明顯增多,并且在貢獻票房上更為搶眼。數量方面,2016 年國內上映的國外影片中,批片的數量占比高于分賬片。如《驚天魔盜團2》、《荒野獵人》、《你的名字》、《血戰鋼鋸嶺》及眾多日本動漫電影都是今年引進的批片。票房方面,2016 年上半年批片票房共23.57 億,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其中有9 部票房過億,平均單片產出達1.12 億。截至2016 年12 月20 日,今年國內批片票房總額已超過43 億元,接近去年2 倍,平均單片產出1.12 億元。2013-2015 年連續三年雖均有5 部批片票房過億,但總票房增速卻在減少。其中2013 年,批片28 部,總票房19.33 億元,同比增長90%,平均單片產出接近7000 萬元;2014 年,36 部批片票房為20.77 億,同比增長8%,平均單片產出5800 萬元;2015 年26 部批片,總票房15.98 億,同比下跌23%,單片平均票房6100 萬元。
2007-2016H1 批片內地票房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07-2016H1 批片內地數量及平均單片產出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6 年度票房中,國產片票房累計266.63 億,占比58.33%,國產片仍是票房主力軍,其中過億影片87 部。在年度票房TOP10 影片中,國產片占據6 席,且單片成績均在10 億以上,在票房貢獻量級上明顯優于進口片。2016 年首次誕生超30 億單片(國產片《美人魚》33.92 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2015 年度誕生了兩部超20 億單片,《捉妖記》(24.39 億)和《速度與激情7》(24.26 億);同時月度票房成績由2015 年7 月55 億躍升2016 年2 月份近69 億,國內市場容量足夠,仍有待釋放。
2010-2016 年度國內市場表現
年份總票房(億)同比增加國產片票房(億)占比2010101.72-57.34-2011131.1528.93%70.3153.61%2012170.7330.18%82.7348.46%2013217.6927.51%127.6758.65%2014296.3936.15%159.2653.73%2015440.6948.69%271.3661.58%2016457.123.73%266.6358.33%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6 年票房量級分布圖
類別1-2億2-5億5-9億9億以上國產片141796進口片141494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國產/進口影片票房榜
排名國產片TOP5票房進口片TOP5票房1美人魚33.92瘋狂動物城15.32三打白骨精12.01魔獸14.723湄公河行動11.84美國隊長312.464澳門風云311.18奇幻森林9.795盜墓筆記10.04星球大戰8.26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6 年度觀影人次約13.7 億,同比增長9%,人均觀影人次達1.8 次/年,觀眾群體仍在穩步增長,成熟型觀影人群持續增加。在場均人次指標中,海口以38 人/場的成績領跑眾城市,且五線城市鄂州、拉薩進入TOP10 榜單;一線城市中,深圳的成績則僅為21 人/場。因此部分接近于飽和的一二線城市中,影院經營模式需進行多元化調整提升影院上座率,三四線甚至五線城市影院建設,則需要數據指標進行綜合選擇,防止盲目扎堆進入。
2009-2016 內地觀影人次變化趨勢
年份觀影人次(億)同比增加人均觀影(次)同比增加20092.04-0.3-20102.8640.20%0.433.33%20113.729.37%0.525.00%20124.6726.22%0.740.00%20136.1331.26%0.814.29%20148.335.40%1.1138.75%201512.5751.45%1.644.14%201613.78.99%1.812.50%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6 年場均人次TOP10 城市分布
排名城市級別票房(億)場均人次1海口三線2.18382北京一線28.9313武漢二線12.2314上海一線29.28285廣州一線18.37276綿陽三線1.46277鄂州五線0.25278西安二線7.96279長春二線42710拉薩五線0.4326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截止2016 年12 月28 日,國內銀幕總數超4.1 萬塊,平均每天增長約26 塊(2015年平均每日新增22.4 塊),銀幕增長率28.5%,遠遠領先于大盤市場增長率;影院建設逐步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未來票房及觀影人群紅利將成為大盤增長的推動力。基于硬件設備的擴容,2016 年城市票房中,四線城市表現亮眼,增幅最大(1.56%),一二線城市票房占比(62.19%)較2015 年度(63.55%)下降1.36 個百分點,三線城市表現較為穩定。
2015-2016 年度各級城市票房占比
年份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201522.20%41.40%18.20%11.80%6.40%201621.60%40.60%18.20%13.40%6.20%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