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球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概述及未來前景趨勢分析預測
2017/6/2 10:27: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發展迅猛,2010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為624億美元,2016年增長至1600.1億美元,市場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0-2016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目前全球裝配式建筑主要市場近年來,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發展迅猛,2010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為624億美元,2016年增長至1600.1億美元,市場增速保持在10%以上。
2010-2016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全球裝配式建筑主要市場集中在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主要有日本、新加坡等國。2016年美國裝配式建筑市場占全球市場的20.6%,歐洲占25.5%,亞洲占45.0%。2016年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迅猛增長,較2015年增長了3.92倍。
2016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
美國的裝配式住宅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注重低層建筑。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開始出臺一系列嚴格的行業規范標準。美國裝配式建筑除了注重質量,更注重提升美觀、舒適性及個性化。每16個人中就有1個人居住的是裝配式住宅,并成為非政府補貼的經濟適用房的主要形式。
法國
法國預制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已經歷了130余年的發展歷程,推行的裝配式建筑講究美觀、人性化,而且模數化方面處理得很好。
構造體系以預應力混凝土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為主(裝配率達到80%),鋼、木結構體系為輔。焊接、螺栓連接等干法作業流行,結構構件與設備、裝修工程分開,減少預埋,生產和施工質量高。
德國
德國在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技術方面已經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德國主要采用疊合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剪力墻板、梁、柱、樓板、內隔墻板、外掛板、陽臺板、空調板等構件采用預制與現澆混凝土相結合的建造方式,并注重保溫節能特性,目前已發展成系列化、標準化的高質量、節能的裝配式住宅生產體系。
瑞典
瑞典是裝配式住宅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瑞典在20世紀50年代開發了大型混凝土預制板的建筑體系,并逐步發展為以通用部件為基礎的通用體系。目前新建住宅中,采用通用部件的占到了80%以上,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模數法制化的國家。
丹麥
丹麥的裝配式住宅發展程度也非常高。丹麥推行建筑工業化的途徑是開發以采用“產品目錄設計”為中心的通用體系,同時比較注意在通用化的基礎上實現多樣化。
日本
日本1968年提出裝配式住宅的概念,率先在工廠生產出抗震性能較好的裝配式住宅。日本在1990年推出了采用部件化、工業化生產方式、高生產效率、住宅內部結構可變、適應居民多種不同需求的“中高層住宅生產體系”。日本的裝配式住宅經歷了從標準化、多樣化、工業化到集約化、信息化的不斷演變和完善過程。在此期間建造的預制混凝土結構經受了1998年阪神7.3級大地震的考驗。
新加坡
新加坡的組屋一般為15-30層的單元式高層住宅,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嘗試采用預制裝配式建設。新加坡的裝配式建筑現已發展較為成熟,預制構件包括梁、柱、剪力墻、樓板(疊合板)、樓梯、內隔墻、外墻(含窗戶)、走廊、女兒墻、設備管井等,預制化率達到70%以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