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圖書出版行業市場需求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7/10/10 15:35: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圖書出版市場主要分三大類,即大眾出版、專業出版和教育出版,教輔及助學類讀物屬于教育出版大類中的細分門類。我國的教輔市場催生于上世紀改革開放后的 90 年代,并在本世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動以及高考分省命題、中考分地命題等背景下得到繁榮我國圖書出版市場主要分三大類,即大眾出版、專業出版和教育出版,教輔及助學類讀物屬于教育出版大類中的細分門類。
我國的教輔市場催生于上世紀改革開放后的 90 年代,并在本世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動以及高考分省命題、中考分地命題等背景下得到繁榮和發展。
從我國圖書市場結構來看,教育類圖書占據了我國圖書市場的半壁江山。由于中國教育類圖書市場的特殊性,該類業務市場份額近50%,遠超美國教育圖書28%的市場份額。雖然一般大眾圖書市場隨著消費升級獲得快速發展,但教材教輔業務仍是中國出版傳媒企業的主要業務支柱和利潤來源。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 2015 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全國新華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各類圖書的零售數量為63.71 億冊,零售金額為714.46 億元,其中文化、教育類圖書51.63 億冊,零售金額518.24 億元,中小學課本及教參25.17 億冊,217.55 億元,教輔讀物18.48 億冊,199.14 億元。就教輔讀物而言,上述統計尚未納入民營教輔機構通過經銷、代銷等方式實現的銷售額。據業內人士估計,我國教輔圖書市場規模至少為300 億元左右。
教輔等助學類讀物直面我國中小學生這一龐大的用戶群體,消費者幾乎遍及每個家庭,教輔行業已成為我國圖書出版領域特點顯著的一個細分行業。
1、市場需求大、剛性強
由于教輔圖書所具有的助學、助考功能以及與教材版本相配套的特點,我國教輔圖書已成為需求剛性僅次于教材的圖書品種。
同時,從人口結構來看,我國中小學生數量龐大,且保持相對穩定的規模。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歷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 年、2015年和2016 年,我國普通高中、初中和普通小學的在校人數分別為16,236.2 萬人、16,378.6 萬人和16,609 萬人,中小學在校人數規模逐年增長。據中國中共中央、國務院2010 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2020 年我國中小學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要達到1.65 億人。
另一方面,我國家庭具有重視教育的傳統,隨著經濟收入的逐步增長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用于教育的家庭支出也將不斷增加。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國 2016 年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較2015 年增幅為11.14%。
2、行業門檻低于教材,市場化程度高
根據《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 11 號,2001 年6月7 日發布,2015 年11 月被修訂),教材的編寫、審定,實行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兩級管理。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國家課程教材的編寫和審定管理;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地方課程教材的編寫和審定管理。與中小學教材相匹配的教輔材料則無上述政策限制,大量的民營企業從事教輔圖書的內容策劃與編寫,經出版社出版后發行銷售,教輔行業已高度市場化。
3、參與者廣泛、競爭激烈
由于教輔圖書市場所具有的需求大、剛性強、利潤水平較高等特點,我國教輔市場已形成了參與者廣泛、競爭程度充分的格局。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近600 家出版社中,90%的出版社出版教輔,而其中全國民營策劃和發行機構,涉及此領域的占60%。在全國3 萬多個書店中,有近80%的書店經營教輔圖書,大多數新華書店的發行與經營利潤,主要來自于教材與教輔的發行。4、產品種類繁多、覆蓋面廣
教輔圖書產品種類繁多,從產品功能看,可分為同步類、專題類、中高考類、試卷類、教材全解類、寒暑假作業、工具類和參與操作型等大類,涉及小學、初中和高中12 個年級的語文、數學、外語、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全部科目。
另外,教材版本的多樣化和中、高考命題的區域化也促使教輔材料的進一步細分與適時跟進。
我國在改革開放前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全國一個教學大綱,一套人教版教材的局面一直存在著,直到2004 年我國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之后,實行一綱多本制,即基于一種學科教學大綱下的多種同類教材體制。教育部門原則上要求各省、市必須使用兩套或以上的不同版本的同科教材。以英語學科為例,目前有人教、北師大、外研等多種教材與課程標準配套,這還不包括區域性使用的地方教材如魯教、冀教、重慶大學、深圳牛津、廣州牛津等。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等多社教材在各實驗區同時使用,進一步促使相配套的教輔市場被分得越來越細,跟進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我國高考制度與教材教輔的供求也密切相關,與高考相關的一切政策都會對教材、教輔圖書的供求產生影響。十年來高考呈現區域化、多樣化兩大特點,例如,從2004 年開始,在原有北京、上海兩市的基礎上,天津、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山東、安徽、江西、四川、陜西14 省市先后開始單獨組織高考試題的命題。2014 年,我國開始啟動新一輪高考制度改革,這就意味著高考組織形式和命題思路的改變,直接影響與高考相關的教材、教輔的供求變化。
我國教輔產品的上述特點促使教輔行業企業應當具備較強的研發、策劃與市場跟進能力。
5、“教輔新政”促進行業規范、門檻提高
2011 年和2012 年,國家有關部門針對我國教輔市場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行政監管政策,包括2011 年8 月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發行管理的通知》(新出政發[2011]12 號)、2012 年2 月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二[2012]1 號)、2012 年4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出版總署和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價格監管的通知》(發改價格[2012]975 號,2015 年6 月被廢止)和2015 年6 月發改委、教育部、司法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務價格定價權限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1199 號)。
上述各項政策的實施,對于促進我國教輔行業的規范與健康發展,舉措重大、意義深遠,對教輔行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根據 2012 年2 月《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教輔材料評議推薦辦法,即以省為單位,組織成立教輔材料評議委員會對中小學教輔材料進行評議,擇優選出若干套進行評議公告,并推薦給本地區學校供學生選用。這一通知的出臺,旨在把不合法的、質量差的教輔材料堵在校門之外,也為學生自愿購買教輔材料提供了必要的專業指導和服務。
教輔材料評議公告辦法的出臺,從政策上支持和鼓勵了那些注重自身品牌和質量、規范運作的教輔企業。
6、市場消費日趨理性、品牌成為教輔企業重要的競爭要素
教輔圖書輔助于中小學生的課業學習,其內容、質量至關重要。好的教輔圖書從策劃理念、編著方式,到指導思想、體例編排、模塊設計、欄目構思,每個環節都專注品質,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
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教輔行業已形成一批以民營書商為主的優勢品牌企業,占據了我國教輔市場的主導地位,教輔圖書的質量與品牌已成為教輔企業增強盈利能力、實現穩定發展的主要競爭要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