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5G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
2017/12/21 12:39: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G、3G時代都是連接人與人,下游應用端主要是手機廠商;4G時代進入到以連接人為主到廣泛的連接物的階段,下游應用端開始擴展到物,但很多應用因為網絡時延和速率原因無法大規模展開,如無人駕駛、移動虛擬現實等;5G時代,網速10倍以上大幅提升,單2G、3G時代都是連接人與人,下游應用端主要是手機廠商;4G時代進入到以連接人為主到廣泛的連接物的階段,下游應用端開始擴展到物,但很多應用因為網絡時延和速率原因無法大規模展開,如無人駕駛、移動虛擬現實等;5G時代,網速10倍以上大幅提升,單位比特傳輸成本降低,將開啟大范圍的廣泛的連接物為主的時代,車聯網、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VR/AR等將會全面融入未來的生活中。
2012年以來,流量平均收費以每年40%-50%的速度下降,5G時代,流量收費將進一步下降,根據每年40%-50%的下降趨勢,到2021年,單位比特傳輸成本將下降到現在的3%左右。
流量單價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G到5G連接數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中國電信展示的車聯網方案,5G還能實現在每平方公里范圍內建立100萬個設備連接的功能,這種大容量連接能力將把人類帶入一個真正智能的“物聯網”時代。假設5G時代,地球上有1%的陸地實現每平方公里有100萬連接,總連接數將達14966億,5G時代連接數將爆發式增長。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國,已經推出了通信產業為重點之一的制造業升級戰略,國務院發文加快5G產業推進,力爭2020年啟動5G商用,希望通過通信產業的升級,跟上全球產業的腳步,增強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
中國的通信產業也是最有實力與全球企業競爭的產業之一,目前中國的兩大通信設備商華為、中興分別是全球通信設備行業第一大和第四大,在專利申請方面這兩家企業也屢屢位居前三名,且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華為更與愛立信、蘋果等企業達成專利授權合作協議。
2016年四大通信設備商授權專利格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運營商的通信網絡建設包括有線和無線兩部分,我國從上游器件商到中游設備商生產能力、再到下游運營商的建設力度,都在全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通信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有線的傳輸網絡建設一般先于牌照發放,近兩年運營商資本支出有所下降,但傳輸網建設力度仍居高位。無線網絡建設方面,經過多年經驗積累,我國在5G產業鏈核心環節,已經具備與全球競爭的實力。
5G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無線網絡的更新換代進程中,基站發射功率逐漸增大,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就逐漸增大,因此要覆蓋相同的范圍,基站密度逐年增長,且增幅不斷放大。移動2G基站年增速始終在20%左右,4G基站年增速在40%以上,2016年4G基站絕對量達到151萬個,遠高于3G時期的55萬個和2G時期的95萬個;聯通3G時期2007年-2013年六年時間,3G基站數增長到40.70萬個,增速最高年份為50%,4G時代,2014年-2016年三年時間,4G基站數增長到73.6萬個,復合增速100%以上,4G基站的數量也遠高于2G和3G。
中國移動基站數(萬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聯通基站數(萬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每年新增基站數來看,移動4G時代每年新增基站數高峰時期近80萬個,2G、3G時代每年新增基站數始終維持在20萬個以下;聯通4G建設高峰期,每年新增基站數量在30萬個左右,遠高于3G建設高峰期每年新增10萬個左右。隨著無線網絡升級換代,5G時代每年新增基站數將進一步加大。
中國移動每年新增基站數(萬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聯通每年新增基站數(萬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5G時代網絡存儲和內容分發向用戶下沉,或將下沉到接入網,光器件密度隨之增大,5G建設投資預計將遠大于前幾代無線網絡升級換代。高清大屏電視:根據報告,移動設備的在線視頻觀看時長占比2017年預計達58.1%,到2020年,33%的流量由5G/4G承載,4K超清視屏業務需要50Mbit/s的穩定帶寬,平均40Mbit/s的4G網絡已無法滿足,4K電視的普及,推動5G建設加速。
AR/VR:據預測,至2020年,AR/VR市場空間將達1500億美元,當前的AR/VR設備采用的幾乎都是線纜連接,5G時代,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低時延和較大的通信容量,才能使用戶擺脫線纜約束,實現無線連接。
車聯網-無人駕駛:5G的高速數據傳輸速率和低時延下,高精度地圖才得以實現,無人駕駛將成為5G時代最重要的物聯網應用之一。此外還有遠程設備控制類應用,如遠程醫療等。5G部署將支持全球實際GDP的長期可持續增長。
國內在5G商用初期,運營商開展5G網絡大規模建設,隨著網絡部署持續完善,運營商網絡設備支出預計自2024年起將開始回落。同時隨著5G向垂直行業應用的滲透融合,各行業在5G設備上的支出將穩步增長,預計2020年拉動GDP增長的動力是電信運營商的5G網絡投資和各類用戶的終端購置支出,所產生的GDP約740億元,占當年5G對GDP總貢獻的80%。隨著5G的廣泛普及應用,5G相關服務的GDP帶動效應將顯著超越5G相關制造環節的GDP帶動效應。
來自運營商和各行業5G網絡設備收入(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主體5G相關經濟活動對經濟增加值的貢獻(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們預計,2017年-2019年,主要是光網絡建設,提升固網傳輸能力,為5G來臨做好固網提速準備;2019-2021年主要是基站建設,其后正式進入5G時代。
2010年以來,全球LET用戶快速增長,復合增長率超過100%,亞太地區是全球增長的主力軍。在全球LET用戶數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亞太地區從2012年占比40%增長到2016年占比59%。在5G來臨之際,亞太地區成為消費主力軍。
全球ELTE用戶數快速增長(百萬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亞太地區LLETE用戶數增長最快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移動電話的使用晚于發達國家,但90年代以來,我國移動電話使用量迅速增長,2001年超越美國后穩居第一,2016年占全球移動電話使用量的17.73%,成為移動電話使用主力。5G時代,中國成為全球的消費主力。
各國移動電話使用量(萬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雖然我國移動電話使用量居全球第一,但普及率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5G時代,中國或將成為移動用戶數增長最多的國家。
各國每百人移動電話使用量(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最大的運營商美國AT&T收入在2004-2007年大幅上漲后,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平穩期,在4G時代隨著4K電視和視頻流的發展,有所上漲。其他國家如法國、日本等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平穩甚至下降期。
中國移動收入一直持續穩定增長,增長幅度一直處于領先水平,凈利率也一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5G時代,我國運營商持續向好的盈利水平能保證更多的5G投資。
各國運營商收入(億元)和凈利率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美國、日本等運營商的牌照運營和頻譜資源都是付費的,以美國為例,美國運營商需向邦通信委員會繳納頻率占用費,包括頻譜監管費、牌照申請手續費和拍賣支付費用三類。如2017年3月,美國的600MHz頻段拍賣結束,拍賣歷經四個階段、耗時近10個月,最終從廣播電視運營商回收84MHz頻率資源,50家公司成功拍得共計70MHz的授權頻率使用牌照,拍賣總金額近200億美元,出讓頻率的廣播電視運營商獲補償金約100億美元;后續還要繳納日常性的頻譜監管費和牌照申請費用,總計數以百億甚至千億計。在中國,頻段由工信劃分給運營商,使得國內運營商有更多富余的資金用于網絡建設。
此外,以中國移動為例,每月每用戶的收入僅占美國、日本等的大型電信運營商的1/5左右,中國電信運營商盈利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移動與海外運營商每月每戶收入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日本、韓國運營商資本支出始終維持在收入的15%左右,建設高峰期占比20%左右;中國移動資本開支占比始終維持在20%以上,25%上下波動,建設高峰期資本支出占比甚至超過收入的30%。
美國TAT&T收入規模和資本支出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日本ONTTDOCOMO收入規模和資本支出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韓國KSK電信收入規模和資本支出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運營商收入規模和資本支出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3G時代,國內電信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一直在4000億以下,3G建設高峰期,2011年電信固定資產投資為3882億;2014年進入4G時代后,固定資產投資持續維持在4000億以上,2015年達到4539億。進入4G時代后,移動通信資本支出進入一個新平臺。5G資本支出將再上升到新的平臺,預計2020年,國內三大運營商資本支出將達5300億元,占全球資本支出的近30%,投資規模將大大超過4G建設投資規模。
國內運營商資本開支(億元)及在全球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北美2G到4G建設來看,2.5G的投資規模大于2G,3.5G的投資規模大于3G,而4G建設的投資規模遠大于2G和3G,預計5G時代4.5G到5G的建設投資將遠大于前幾次無線網絡升級的投資,且投資周期逐漸延長。
全球電信運營商在2G、3G與4G建設中都曾經歷資本支出大幅上漲的時期,在推進5G的進程中,資本支出將再次上漲,2017年-2020年中國投資規模或將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在中國的帶動下,亞太地區運營商在全球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的占比穩步提升。
全球運營商資本支出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2020各國運營商投資規模
移動通信投資始終維持在電信固定資產總投資的40%以上,與互聯網與數據通信一樣呈震蕩走高的格局,預計2020年移動通信投資將再創新高。傳輸網投資自2010年以來持續走高,5G建設傳輸網先行,光器件使用下沉,預計2017-2019年5G牌照發放前,傳輸網投資將繼續平穩增長。
在4G的移動通信投資重,主設備商投資占比始終維持在70%-80%,2012年-2015年,射頻、天線及網絡優化等占比逐步提升。預計在5G的移動通信建設中,主設備仍然是投資重點,隨著傳輸速率的提升、基站密度和天線密度增大,射頻、天線、網優、傳輸等的投資占比將逐步增加。
主要部分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能手機時代之前,即2007年以前,運營商主要依靠話費和月租費的提升來實現收入增長;2007年以后,在iPhone的帶領下進入智能手機時代,數據業務收入開始快速增長,如中國移動2007年后數據業務維持20%-30%左右的高速增長,2015年數據業務收入超過通話費及月租費,2016年數據業務占比超過60%,中國移動2017年中報顯示,數據業務占通信服務收入比重上升至72%,數據業務逐步成為運營商收入的主要來源,運營商也紛紛加大無線網絡的投資,僅2016年中國移動投資用于4G網絡的資本開支就達830億元。
數據業務收入占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國網速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美國4K電視的興起和視頻流的爆發,帶來了互聯網巨頭們大舉建設數據中心,根據報告,目前中國互聯網水平離韓日美英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至2016年第四季度末,國內人均網速6.3Mbps,遠低于前三的韓國、中國香港和日本(26.1Mbps、21.9Mbps和19.6Mbps),不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15.3Mbps,隨著直播、AR、4K電視等的發展,國內數據流量預計持續爆發,大概率會催生5G的提前到來。
北美地區移動流量爆發(TB/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亞太地區移動流量爆發(TB/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G時代各國網速都有較大提升,運營商收入也隨之上升。美國AT&T從3G建設開始,持續加大無線部分的資本支出;韓國SKT4G投資規模遠大于2G、3G建設的投資規模,開始建設后3年進入建設高峰期。到2016年,各國的4G建設投資都開始下滑,漸漸接近尾聲,全球LTE無線網絡支出也開始下滑,為即將到來的5G積蓄力量。預計2017年,Pre-5G/5G投資開始顯現。
全球無線設備投資規模(2015--2022)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韓--TSKT來資本支出(十億韓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G牌照2009年初發放,2007年烽火通信光纖光纜及電纜收入迅速增長,2008年通信系統收入大幅增長;2013年底4G牌照發放,2011年-2012年通信系統和光纖光纜收入增長;5G牌照發放前,2017年運營商資本支出下滑,但傳輸網支出依然居于高位,預計5G牌照發放前,傳輸網建設還將持續進行,穩定增長。
傳輸網建設總是先與牌照發放(收入: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5G時代,光器件下沉,接入網和傳輸網將越來越融合,5G牌照發放前傳輸網建設的光器件使用量預計上升,光網絡建設密度或將加大,主要利好的是光纖光纜、光器件及主設備商。
5G建設投資力度最大的依然是主設備,2016年華為、中興通訊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2%,超越了愛立信和諾基亞48%的市場份額,有望成為5G建設最大的獲益者。
從2006年到2016年,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收入及研發費用逐年增長,而愛立信和諾基亞逐漸衰退。華為2010年運營商業務收入超越愛立信和諾基亞,占據第一的位置,2016年,華為占據了43%的運營商業務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中興通訊體量較小,一直居第四位,但其運營商業務收入及研發投入的成長趨勢與華為一樣,仍處于上升區間。
截止2016年,處于衰退期的愛立信與諾基亞仍分別占據25%和23%的市場份額,這些份額有望被華為和中興通訊搶占,在5G建設過程中,華為和中興通訊的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會進一步提升。
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運營商業務收入規模(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運營商業務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研發投入規模(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光纖光纜領域,近幾年隨著中國移動固網的大舉建設,國內占據全球50%以上用量,國內廠商紛紛擴展,占據了全球50%以上產能。光纜光纜產業鏈上,利潤率最高的光棒占光纖成本的70%,反壟斷實行后,國內很多廠商先后突破了光棒技術并相繼擴產,國內光纖光纜行業開始向龍頭集中, 5G時代到來之前,傳輸網會率先提速,預計未來2-3年光纖光纜價格將繼續維持在高位,需求量持續增長。
國內光纖光纜廠商收入(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中國光纖市場格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5G時代,網絡存儲和用戶分發下沉到接入網,光器件使用開始下沉,接入網建設越來越接近傳輸網,5G建設時期,光器件滲透率持續增長。
G10G/40G/100G光模塊細分市場預測(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3G時期到4G時期,基站數量增長,天線密度增大,國內天線的產銷量都有大幅度增長,移動網絡建設中天線建設投資也從2012年的1%上升到了2015年的2%。相比于之前的單一天線及4G廣泛使用的4/8天線系統,隨著5G建設逐漸推進,MassiveMIMO基站(128,256根甚至更多天線)的大規模應用將促使基站天線數量增長。同時,隨著通信頻率的增長,蜂窩半徑會縮小,這也意味著覆蓋同樣空間需要比以往更多的天線。預計5G基站天線數至少是4G時代的2倍。
國內基站天線產銷量(萬套)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