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乙二醇產業發展現狀及價格走勢分析
2018/9/3 10:14: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乙二醇是滌綸長絲兩大主要原材料之一,目前大規模生產乙二醇的方法分為乙烯法和煤制法,主要有三種合成路徑:(1)以石油為原料,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乙二醇合成路徑,2016 年國內石油制乙二醇的產能占比 70%以上;(2)以天然氣為原料,主要集中在乙二醇是滌綸長絲兩大主要原材料之一,目前大規模生產乙二醇的方法分為乙烯法和煤制法,主要有三種合成路徑:(1)以石油為原料,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乙二醇合成路徑,2016 年國內石油制乙二醇的產能占比 70%以上;(2)以天然氣為原料,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當地具有較強的資源優勢;(3)以煤為原料,主要集中在我國,目前最成熟的技術是草酸酯路線(通常所說的“煤制乙二醇”特指該工藝)。由于我國貧油、少氣、富煤的資源狀況,一方面使得我國乙烯法乙二醇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促進了國內開展煤制乙二醇項目的積極性。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改良,國內煤制乙二醇產品的透光率、優等品率得到極大提升,在聚酯行業的摻混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乙二醇合成工藝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我國乙二醇產能為819萬噸/年、實現產量509萬噸,2010年以來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18.1%和 11.6%,2016年產能利用率約 62%。我國乙二醇產能利用率總體較低,主要是因為國內石腦油供應緊張,以及煤制乙二醇技術不夠成熟。需求方面,2016 年國內乙二醇表觀消費量 1255.7萬噸,自 2010 年以來年均復合 4.76%。我國乙二醇對外依賴度長期處于較高水平,2016年隨著煤制乙二醇技術的進步,以及新增產能的投放,國內乙二醇產量同比大幅增長26.5%,對外依賴度有所下滑,但依然高達60%。
國內乙二醇產能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乙二醇表觀消費量及進口依賴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底我國乙烯法乙二醇產能約590萬噸/年,占總產能約72%,煤制乙二醇產能約230 萬噸/年。2017年前三季度國內乙二醇產量438萬噸,同比增長16.7%,其中乙烯法乙二醇產量348萬噸,同比增長2.3%,煤制乙二醇產量89萬噸,同比增長達161%。開工率方面,二季度由于部分企業檢修,以及環保嚴查導致煤制乙二醇企業開工率短期下滑,但其余月份開工率基本維持在 75%以上,8~10 月份煤制乙二醇開工率超過了乙烯法,一度達到 85%以上的高開工率。煤制乙二醇大幅放量一方面是今年以來乙二醇均價大幅上漲,企業開工積極性高,另一方面是煤制乙二醇技術持續進步,下游客戶的接受度有所提升。
國內乙烯法和煤制乙二醇產能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乙烯法乙二醇單月產量(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煤制乙二醇單月產量(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乙烯法和煤制乙二醇開工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乙二醇產能約3748萬噸/年,主要分布在亞洲、中東和北美,其中亞洲產能占比接近 50%,是乙二醇最主要的消費市場,亞洲企業主要通過采購原油或石腦油制備乙二醇;其次是中東地區,產能全球占比29%,主要是擁有原材料優勢。全球前五大乙二醇生產企業分別為 SABIC(沙比特)、DOW 陶氏、中石化、臺塑集團,合計產能全球占比約46%。從不同合成路徑看,原油(石腦油)路徑產能占比56%,天然氣法路線產能占比38%,乙烯法乙二醇產能占比超過95%,未來煤制乙二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016年全球乙二醇產能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乙二醇不同合成路徑的產能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于當前原油(石腦油)路徑乙二醇產能占據絕對優勢,因此國際原油價格對乙二醇市場有著重要影響。煤制乙二醇成本方面高于天然氣法,競爭優勢不足,但對原油(石腦油)路徑乙二醇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今年以來由于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乙烯法乙二醇成本增加,而煤制乙二醇則大幅放量,顯示了較強的替代性。煤制乙二醇工藝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均取得了極大進步,目前國內不少聚酯企業開始逐步使用煤制乙二醇,摻混比例10%~30%,隨著煤制乙二醇質量的不斷提升,未來摻混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根據百川資訊統計,預計 2017~2019 年國內新增乙二醇產能約 630 萬噸,其中煤制乙二醇 532 萬噸,國內煤制乙二醇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改變我國乙二醇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未來國內供應有望逐步寬松,利好滌綸長絲行業的發展。
國際原油和乙烯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乙二醇近幾年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