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已上報國務院
2010/11/26 9:25: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工信部: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已上報國務院這是一份關于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扶持力度方面的建議,日前已經上報給了國務院有關部門。
《華夏時報》記者獨家獲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在“三免三減半”政策期滿后,有望享受所得稅率在15%的基礎上減半征收的優惠,而這一優惠政策也將成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
工信部建言減稅
據上述官員透露,工信部早在幾個月之前便召集有關專家、企業面談,討論和擬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意見稿。
“對從事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建議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在‘三免三減半’優惠期滿后,可考慮對其所得稅率在15%的基礎上減半征收。”這位官員對本報記者說。
所謂“三免三減半”是指符合條件的企業從取得經營收入的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符合條件的企業除國家重點公共設施項目外,還有從事節能環保、沼氣綜合利用、海水淡化等行業的企業。
符合條件的企業還在擴容,隨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最終確定,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企業,也開始享受“三免三減半”。
“減稅可以減輕負擔,擴大企業生產,鼓勵企業投資,最大的好處就是增強了應對危機的能力。”美華博大環境工程公司財務總監竇維東對本報記者說,“戰略新興產業的范圍幾乎涉及到各個層面,甚至一些剛剛轉型的知名企業。對企業來說,這相當于政府補貼了一大筆錢。”
長期從事相關研究的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教授靳濤也認為,僅此一項稅收優惠就可使企業每年的利潤增加20%。
“如果企業所得稅減一半,公司能夠少繳納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稅收,這筆錢能加速現金流轉,對剛步入正軌的中型企業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北京安力斯科技發展公司總經理蔡曉涌表示。
事實上,國家對高新技術公司實施稅收優惠早有先例。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按照15%的稅率繳納,而一般企業是25%。在研發方面,不僅減免所有研發環節所需費用的稅,還將在此基礎上,按照1.5倍的方式計算免繳稅款,即企業所得1000萬,研發環節投入100萬,則企業僅需按照850萬的基數繳納所得稅。
決策層密集表態
“這一切有望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敲定。”上述工信部官員稱。加大稅收優惠力度也將成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
而恰恰在會議召開的前夕,中央高層紛紛趕赴各地摸底調研。11月11日至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廣州市走訪了百佳超市、都府社區、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以及東濠涌水環境整治項目等。
很顯然,這些企業和項目同屬于溫總理一年多以來反復提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首次進入輿論的視線是在2009年9月,溫家寶接連主持三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47名經濟、科技專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和建議。同年11月,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向首都科技界發表講話,強調了科學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性。隨后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再次被提及。
到了2010年2月初,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部際小組”宣告成立。3月,溫家寶向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赫然在列。9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
也正是在這一年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升溫。
就在本月16日舉辦的高交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向記者透露,明年上半年有關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可能出臺,并提出了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分“三步走”的構想。
第一階段,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升級的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左右;第二階段,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左右;第三階段,到203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不過在一些人士看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大步走的同時,同樣不容忽視的,不僅有技術創新的問題,還有商業模式等問題,而說到底就是資金瓶頸的問題。
日前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公開回應媒體稱,將進一步創新財稅金融支持方式,尤其在稅收激勵政策方面,切實完善稅收激勵政策,針對產業的具體特征,制定流轉稅、所得稅、消費稅、營業稅等支持政策,形成普惠性激勵社會資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手段。
同樣是在16日的高交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亦表示,目前中國出臺新興產業政策正當時,工信部將積極聯合其他各部委促進新興產業的大力發展。
- 上一篇:2011年將實行新的乘用車耗油標準
- 下一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基本編制完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