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州出臺《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產業規劃》
2017/12/26 11:25: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確定的“一核五區一帶”空間布局,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聘請專業機根據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確定的“一核五區一帶”空間布局,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聘請專業機構開展臨空經濟區綜合開發方案、航空產業國際營銷招商方案等系列專題研究,系統對標國際航空城市案例,挖掘臨空區自身發展潛力,探索高效發揮新機場引擎效應,科學構建臨空經濟發展體系,近期相關專題研究均已形成正式成果。
重點從臨空經濟發展目標、發展模式、空間布局、定向招商、政策支撐、營商環境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臨空經濟產業準入機制和保障措施,吸引高時效性、高附加值、高耦合度的臨空經濟集聚發展,謀劃打造臨空經濟發展“示范模式”,為早日建成面向國際的航空樞紐、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國家戰略承載區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一是探索創新臨空經濟發展模式。以“港-產-城”三位一體、互動互促為發展理念,全域臨空,充分借鑒國內外航空港和空港城先進經驗,開創體驗佳、效率高、政策新、產業優、配套全的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臨空經濟發展“示范模式”。
圍繞面向國際的航空樞紐和東北亞航空都會發展目標,實施“三步走”策略:第一步,計劃到2021年,膠東國際機場全面運營,面向日韓地區的門戶機場地位凸顯,臨空經濟區集聚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形成航空物流、公務機、航空維修與臨空制造等重點產業鏈,臨空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第二步,到2026年,打造東北亞航空樞紐,構建完整的大航空產業體系,建成智慧人文、綠色生態的中國“精益航城”,臨空產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第三步,到2030年,建成面向國際的航空樞紐,臨空經濟區發展成為國家航空產業創新區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航空都會,臨空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
二是科學規劃“港-產-城”空間布局。以產業為支撐和紐帶,促進空港和臨空經濟區兩大圈層實現良性互動。航空港核心圈層著力構筑“五港融合”,充分釋放航站樓與跑道價值,建設“基地航空+航線網絡”的航空樞紐港、“貨運先行+業態創新”的航空物流港、“共享+服務”的航空數據港、“維修+改裝”的航空維保港、“便捷出行+多元空間”的航空商旅港。臨空經濟區圈層緊緊圍繞航空產業和臨空經濟特性,搭建以航空研發、臨空科技、會展商務等為核心的大航空產業體系,形成"5+N"國家航空產業創新區,實現“多區聯動”。"5"為五大臨空經濟功能區,包括空港中央活力區、臨空科技大走廊、航空高端制造區、保稅商貿創新區、李哥莊航空港特色小鎮;"N"為若干個臨空產業單元。
三是高端定位實施精準招商。堅持“非空莫入”,高標準制定實施產業和項目遴選綜合評價辦法,著力發展航空運輸保障、物流、公務機等三大航空服務業,航空高端研發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命科學等四大臨空先進制造業,國際金融、商貿、醫療、會展等四大臨空現代服務業,構建“三四四”臨空產業發展集群,培育新的千億級航空產業鏈。結合產業企業和地緣市場兩個維度,鎖定招商“七張清單”、“三張地圖”和若干產業布局圖表,編制定向招商手冊,明確“跑道圈層”與“臨空圈層”空間落位指引,“按圖索驥”實施產業鏈定向精準招商。結合臨空產業發展邏輯、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發展節奏安排,制定近期重點項目招商計劃和工作臺賬,圍繞基地航空、航空貨運、航空維修、保稅物流、跨境電商、融資租賃等展開招商活動。
四是建立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圍繞自貿區、綜保區、公務機、融資租賃、口岸等重大事項和政策,積極向上爭取民航、海關、檢驗檢疫等給予更大支持。完善航空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國際中轉樞紐建設、洲際航線和全貨機引進等方面支持力度。按照“一業一策”要求,從強化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和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研究制定航空物流、電子商務、高端制造、特色金融等重點臨空產業扶持政策。發揮社會資本對臨空經濟示范區的撬動作用,堅持國有資本、產業基金、股權激勵,制定《青島臨空經濟示范區投資基金發行運作方案》、《膠州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通過“股權投資”、“成立合伙基金”、“私募債”、“委托貸款”等形式集聚社會資本,為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提供強大的資金池。
五是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圍繞“速度更快、形象更佳、價值更高”等航空產業特色,打造精英人才向往的高地、高端要素聚集的寶地。制定出臺《關于引進和扶持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的辦法》、《關于引進優秀創業創新團隊的暫行辦法》以及《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人才引進工作的意見》,通過合同聘用、顧問指導、退休返聘等靈活方式,建立人員能進能出、報酬能增能減的“柔性管理”辦法。著眼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以構建高績效“親清”營商環境建設為目標,制定出臺《2017年改革工作要點》,確定8大領域156項具體改革任務,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編制了政府部門責任清單、權力清單、審批清單,政府權力事項及行政審批事項分別壓減49.7%、26.9%。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