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總:2017年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的十大政策
2018/1/12 11:23: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7年,國家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出臺的政策在落地和可執行方面,都大有提升,同時試點的推進工作,也有重大進展,可以說,2017年養老服務業已經開始2017年,國家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出臺的政策在落地和可執行方面,都大有提升,同時試點的推進工作,也有重大進展,可以說,2017年養老服務業已經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國家政策在明確養老服務業發展方向、加強和完善支付體系建設、醫養結合的具體措施、養老服務行業標準、智慧養老等各種養老服務試點、多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均出臺了重量級的政策,在2018年開始之際,我們來盤點、回顧、學習2017年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的十大政策:
01十九大報告,定調養老服務發展方向
關于養老服務的發展方向,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這里包括重點有這么幾個部分:1、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健康老齡化;2、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這是社會軟環境的建設,養老是基礎,政策體系建設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礎;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孝更重要的是針對家庭,孝能夠讓家庭更幸福,而敬老是針對社會的,敬老、愛老,是我們的社會風氣,社會環境;3、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具體措施,十九大也非常明確,一個是推進醫養結合,老年人需要有醫療保障,更需要醫療和養老與結合,以更好地服務老年人,十九大對養老服務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此前,養老服務在我國以事業為主,以政策提供公共服務為主,以社會資本捐助為主,以非盈利性為主,十九大以后,在繼續發展老齡事業的同時,強調了老齡產業的發展,只有老齡事業和產業都發展了,我們才算是真正建立起了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事業,主要是承擔社會基本責任,承擔基本的兜底的養老服務,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多層次的養老服務,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養老產業的發展,將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同時社會服務體系的發展,將有效降低養老服務的提供成本。
推薦閱讀:十九大報告,養老產業關注的九大要點(附學習筆記)
02“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2017年剛過完年,就發布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3號】,規劃的目的是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健全養老體系。
規劃指出,養老嚴峻形勢。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老年撫養比將提高到28%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支出將持續增長;農村實際居住人口老齡化程度可能進一步加深。
規劃對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礎、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健康老齡化是我們發展的目標,對健全健康支持體系,規劃明確,推進醫養結合、加強老年人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發展老年醫療與康復護理服務、加強老年體育健身。對于養老產業也有相應的支持政策,在繁榮老年消費市場方面,提出豐富養老服務業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企業,鼓勵連鎖化經營、集團化發展,培養龍頭企業。同時提出發展和繁榮老年用品市場。對于老年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就是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在這一部分,一個是設施無障礙建設和改造,另一個是營造安全綠色便利生活環境。除了硬件環境建設,還提出了軟件環境建設,即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風尚。
對養老產業的發展,規劃有一段專門強調: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企業,鼓勵連鎖化經營、集團化發展,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管理規范、服務標準的龍頭企業,加快形成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養老服務產業集群。支持養老服務產業與健康、養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閑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鼓勵金融、地產、互聯網等企業進入養老服務產業。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
推薦閱讀: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附全文)
03“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
國家衛計委、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人社部、國土部、住建部、體育總局、中醫藥局、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等十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的通知》,規劃定義健康老齡化,即從生命全過程的角度,從生命早期開始,對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系統的干預,營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會支持和生活環境,以延長健康預期壽命,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規劃對老齡化形式作出判斷:“十三五”期間,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約增加640萬,到2020年將達到2.55億左右,占總人口的17.8%左右。與此同時,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越來越多,殘疾老年人逐年增加,2015年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63萬人,持殘疾證老人達到1135.8萬。強調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已成為“十三五”期間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規劃的目標是構建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持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圍繞老年健康工作的重點難點與薄弱環節,將老年健康服務作為中心任務,優化老年健康與養老資源配置與布局,補齊短板,加快推進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明確提出了健康老齡化建設的九大任務。是健康老齡化的重要方向性、指導性文件。
推薦閱讀:關于印發“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的通知
04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
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建部、衛生計生委、中國人民銀行、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銀監會、全國老齡辦等十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是為盡快破除養老服務業發展瓶頸,激發市場活力和民間資本潛力,促進社會力量逐步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現就在社會領域推進養老服務業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通知就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明確提出九大措施,在強化監督管理能力的同時,要求提升政府服務水平。放管服具體措施的落實,將有利于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解決養老服務業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具體難題。
推薦閱讀:重磅!十三部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趕緊擼起袖子加油干
05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對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計委三部委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在2017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三部委積極發布《關于開展智慧養老應用試點示范的通知》,積極推進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的建設,智慧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100個以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基本普及,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顯著提升。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完善,制定50項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標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是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受益于我國互聯網+和智慧健康養老技術的發展,智慧健康養老也將成為我國超越國際養老服務的重要突破方向,對我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不僅可以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養老服務成本,加快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
推薦閱讀:重磅|三部門: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
06促進中醫藥健康養老及健康旅游的意見
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和老年旅游,是當前養老領域發展較好的業務,特別是老年人旅游、旅居等服務,更是新三板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強,發展最快的服務。在這個部分,中醫藥都是主要內容,一共涉及到三個主要政策:
隨著《中醫藥法》的實施,中醫藥的發展進入快車道,已經成為養老領域最重要的板塊,這三個政策,分別是促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是運用中醫藥(民族醫藥)理念、方法和技術,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保養身心、預防疾病、改善體質、診療疾病、增進健康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包括非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提供的相關服務,是醫養結合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中醫藥健康服務,是未來醫養結合重要的內容,因為中醫藥健康服務,相對來說擁有更好的群眾基礎,同時服務成本相對較低,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智慧養老之外,另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內容。
與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相配套的,是《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其中做了較大的政策突破,甚至要求,舉辦中醫診所材料齊全且符合要求的當場發證。中醫診所與養老服務結合,形成有中醫特色的中醫藥醫養結合服務。
國家衛計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旅游局、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個是在前兩個文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健康服務,意見提到四類健康旅游服務,發展高端醫療服務、發展中醫藥特色服務、發展康復療養服務、發展休閑養生服務,這四類服務,都與養老服務相關,老年人都是重要的服務內容。
推薦閱讀:
1、重磅|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全文標識版)
2、國家衛計委:舉辦中醫診所材料齊全且符合要求的當場發證(附全文)
3、五部委發文,健康旅游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附意見全文)
07養老支付、金融投資及財政補貼政策
當前,我國發展的養老服務業最大的難題,就是支付能力不足,2017年,為了加大養老支付的能力,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我國已有的第一支柱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建設。針對養老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難題,也出臺了相應的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養老產業的支持政策。在鼓勵和支持養老服務發展,中央財政加大了支持力度,重點在試點的投入方面,通過試點,找到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經驗。
2018年上海將全面推廣長照險,長照險的實質,也是完善養老支付體系,解決養老服務支付能力不足的難題。
推薦閱讀:
1、國務院發文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重點激發養老等五大領域活力(意見全文)
2、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附全文)
3、重磅,國務院劃轉萬億國有資本補充社保基金(附方案全文)
4、財政部 民政部印發: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5、民政部、財政部聯合部署第一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
6、民政部 財政部: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08國家級的行業標準,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
標準是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發展養老服務所必須進行的基礎建設,2017年有幾個重要的國家級行業標準發布,其中重點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國衛醫發〔2017〕51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未來在養老領域,還將會有更多的國家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出臺,完整的標準體系,是養老服務成熟的標志。
推薦閱讀:
1、康復醫療中心基本標準(試行)
2、護理中心基本標準(試行)
3、民政部解讀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
09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
作為與養老產業最緊密相關的產業之一,就是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隨著我國半失能和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加,對康復輔助器具的需求加大,我國在老年人康復輔具產業發展方面,與日本等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加快康復輔具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康復輔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通過試點,將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打造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先導產業,產業增長速度超過本地區GDP增長速度,不斷滿足老年人、殘疾人和傷病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需求,創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措施和發展模式,為全國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積累經驗。
推薦閱讀:
1、六部門:關于開展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的通知(附試點工作方案)
2、24部門:支持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工作政策措施清單
3、民政部:河北省石家莊市等12個地區確定為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地區
10土地政策重大突破,住建部支持共有產權發展
2017年出臺了國家土地規劃,但最有亮點的是共有產權的試點,首先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支持北京市、上海市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北京市、上海市深化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工作,鼓勵兩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結合本地實際,在共有產權住房建設模式、產權劃分、使用管理、產權轉讓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住建部的政策支持,加上北京的試點,共有產權或許將成為養老產業降低行業成本,增加行業盈利機會的重要方式。讓企業能夠盈利,減輕企業的重資產投入,加快投資加收期,2017年國家加大了這方面政策支持的力度,讓養老行業真正看到了陽光。
在共有產權養老試點方面,2016年2月,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印發《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試點方案》(京民福〔2016〕73號),支持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利用朝陽區雙橋地區的恭和家園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探索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模式。
2017年12月12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共有產權養老新模式進行解讀并介紹了試點的階段性成果。這是北京市首個共有產權養老設施的試點,在全國也是首創。
推薦閱讀:
1、住建部:支持北京市、上海市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附意見全文)
2、北京市發布: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附全文)
3、共有產權養老項目:不限購,綜合近7萬/平米,一期已售完
4、原創:全面解析恭和家園共有產權養老項目
以上是我們通過對2017年出臺的養老政策進行專業分析,選出來的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的十大政策,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重要的政策,比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再比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的通知》在這個通知中,對養老消防這一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有了新的要求:民政部門負責社會福利、特困人員供養、求助管理、未成年人保護、婚姻、殯葬、救災物資儲備、烈士紀念、軍休軍供、優撫醫院、光榮院、養老機構等民政服務機構審批或管理中的行業消防安全。因篇幅,我們不一一列出,中健聯盟產業研究中心將就2017年出臺的養老政策進行匯編,以完善2012-2017年出臺的養老產業的政策匯編。
2017年即將過去,2018年,我國養老產業已經進入了發展的春天,養老產業正在如大家預測的那種,正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內容,成為真正的朝陽產業!加油!2018!加油,養老產業的朋友們!2018年我們一起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 上一篇:五部委發文建材產品綠色標準認證標識落地
- 下一篇:發改委:核定配電價格應考慮現行電價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