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出臺行動計劃加快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
2018/6/14 10:36: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浙江省政府印發了“富民強省十大行動計劃”之《浙江省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近日,浙江省政府印發了“富民強省十大行動計劃”之《浙江省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突出消費品制造、原材料制造、機械裝備及零部件制造三大領域,聚焦優勢產業全面升級、融合拓展全面深化、落后產能全面出清“三個全面”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品質化、資本化、集群化“五大轉型”,加快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高質量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總體目標是聚焦三個全面,力爭通過5年努力,傳統制造業在國際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顯著提升,發展質量、競爭能力、現代化水平居全國前列,工業增加值率、全員勞動生產率關鍵指標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成為全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一是優勢產業全面升級。到2022年,通過改造提升形成10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500億元的優勢傳統制造業和若干經典產業,打造15個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50家超百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年均增長均為7%,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高到1.7%,服務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基本普及。
二是融合拓展全面深化。到2022年,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水平全國領先,骨干企業裝備數控化率和機器聯網率每年提升2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5%以上。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聯動發展,關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工業設計成果轉化產值超過1萬億元。“換鳥”提質全面加快,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三是落后產能全面出清。到2022年,全面淘汰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省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產能,全面整治“低小散”企業(作坊),出清“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5000家以上,整治“臟亂差”小作坊小企業5萬家以上;傳統制造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廢水排放量、用水量年均分別下降4%、2%、5%,綠色制造以及節能減排主要指標優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
《行動計劃》指出,在產業重點方面,要突出三大領域。
一是消費品制造領域。以提高消費品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為導向,重點推進紡織、金屬制品、服裝、農副食品加工、造紙、家具及竹木制品、家用電器、文體用品、皮革等九大產業(行業)的改造提升,加快發展中高端消費品制造,不斷提高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
二是原材料制造領域。合理控增量、優存量,以化工、橡膠塑料、有色金屬加工、化纖、非金屬制品等五大產業(行業)為重點,大力推進產業鏈上下游整合,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增強高端通用合成材料、高分子復合新材料等研發制造能力,提高先進產能比例、產業集中度和綠色制造水平。
三是機械裝備及零部件制造領域。堅持強化基礎與發展高端并重,以汽車零部件、低壓電氣、泵閥軸承等三大產業(行業)為重點,著力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大力發展高精度、高性能、安全、長壽命的智能化新產品,提升產品質量、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加快進口替代。
《行動計劃》強調,重點任務為推進五大轉型。一是數字化轉型工程。包括大力推進智能化技術改造、加快企業上云發展、培育“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和加強數字化基礎支撐。二是綠色化轉型工程。包括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深化“臟亂差”企業(作坊)整治提升和提升園區集聚發展水平。三是品質化轉型工程。包括推進“標準化+”、深化“品牌+”和拓展國內外市場。四是資本化轉型工程。包括加快股份制改造、推動多渠道多層次上市、推動兼并重組和國際合作。五是集群化轉型工程。包括培育優質企業、提升集群創新能力和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