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冠平談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的思考:“要敢于對院士說不”
2020/12/9 16:29:15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對于學者、大學、科研機構提出這樣的要求沒有錯,要提高基礎研究的水平,像發現石墨烯獲得諾貝爾獎的兩位教授那樣。“我現在已經50多歲,還希望實現兩個愿望。一個是爭取拿到國家科學發明一等獎,把一等獎的空缺填補掉;另一方面希望在5年內再孵化一大批科技企業,使它們的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石墨烯產業奠基人、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理事長 馮冠平
圖為馮冠平教授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烈·海姆
產業發展的幾個熱點問題探討:
“石墨烯是黑金是一種戰略材料,不能采取淘金運動的態度。”
對于學者、大學、科研機構提出這樣的要求沒有錯,要提高基礎研究的水平,像發現石墨烯獲得諾貝爾獎的兩位教授那樣。但對于企業來說,就不完全是那回事,企業很難吃到皇糧,要養活自己,要靠自己,你能告訴企業,高端應用在哪兒?從哪兒能淘金子?企業家只知道金子是從沙子里淘出來的,沒有沙子哪來的金子?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知道金子在哪兒,整個中國石墨烯產業的希望寄托在企業身上,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個別院士說要敢于負責,勇于擔當,整個產業的發展不是靠個人,靠的是群體,個人是擔當不起的。舉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與大家分享:
2003年春天,非典猖獗,我國每天都在死人的時候,胡錦濤總書記來到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他對我說“馮院長,你是搞傳感器的專家,現在非典猖獗,非典病人一旦發燒就開始傳播,你能不能搞一個傳感器,人一通過就可以把發燒病人識別出來?”總書記走后,當時清華大學書記就給我們下達任務,要盡快研發生產出這種儀器來,書記同時給清華大學打了電話,要求學校組織教授專家盡快拿出方案來,當時我們研究院的意見是采用紅外測溫的原理比較現實,由于考慮到我們的技術儲備不夠,同時求助于科學院上海某研究所,這是一家專門從事紅外研究的,當時他們的回答是搞出樣機最快也要四個月。清華大學教授意見也出來了:對于你們的方案,我們有不同的爭議,拿不出統一意見。十天過后,研究院會同相關企業已生產出產品,源源不斷地供應全國抗擊非典,為國家戰勝非典做出突出貢獻。
通過這個例子,我無意否定大學、科研機構的作用。但分工是不同的,就拿石墨烯來說,它也要分昨天、今天和明天要干的事情,科學家要干的更多的是明天的事,企業要干的是今天的事,把明天要干的事來否定今天企業正在做的事,要么說明個別專家不懂得企業。
“目前石墨烯的應用是低端應用,沒有前途”
什么叫“高端應用”和“低端應用”,誰來定義?石墨烯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很難比較說誰高端,誰低端。難道搞芯片就是高端?搞涂料和高分子就是低端?很難這樣界定。材料的好壞主要看其性能的獨特性及性價比能否滿足人民的需求。坦率地說我國大學的教授大多沒有辦過企業,對企業的發展規律并不熟悉,輕率地下高端、低端的結論不合適。企業在推廣應用中會不斷創新,找到它的新用途。請問目前諾貝爾獎獲得者所推出的項目是低端還是高端?
“ 做石墨烯的國外很多是大型企業,而中國基本上都是初創企業,肯定競爭不過人家”
是,沒錯,中國的石墨烯大多是初創型企業,但美國硅谷的惠普、蘋果等大企業,中國的華為、中興等一批大企業不都是從創新企業發展起來的嗎?
石墨烯產業的發展是否到了“大煉鋼鐵”的時代
“ 我的回答是:‘不是!”宣揚進入“大煉鋼鐵”的人要么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或者是想當然。我是經歷過大躍進年代的人,那時確實是村村冒煙,土法煉鐵,大多是農民在練,雖然煉法不科學,但還真在煉,現在的情況是各地都在冒煙,可沒有幾家是在真煉的,據統計從事石墨烯的企業全國有400多家,我估計真正把石墨烯原材料生產及應用作為主營業務有一定規模的也就100家左右。
“對冒煙也要一分為二”
冒煙也分二種,一種是地方政府確實支持“大煉鋼鐵”,出了錢,當然要宣傳,還有就是光冒煙并不投入。另一種是股市操作,我歷來反對惡意的炒作,坑害股民,但也要看到股市的特性,就是要提前兌現未來,21世紀初從華爾街開始炒作互聯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股票觸網就暴漲,過了十幾年,互聯網的應用才真正開始。
“政府的投入”
近五年來,政府的投入(含地方政府)不超過20個億,其中10個億主要投在基礎研究上。其他資金來源主要還是依靠民間投資,但總數也不超過30個億,這種投資強度對一種新型材料的研發、應用及產業化是不夠的。
石墨烯產業的希望在于中國有一批既懂得科技又懂得企業的企業家
1、創新的主體是企業,企業的核心是企業家。
石墨烯的企業的主要特點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第二個特點是投資規模比較大,中國有一批企業投資已經從幾千萬到幾個億了。上述兩個特點,決定了這些企業的企業家學歷大都比較高,大都有從事石墨烯研究的經歷。
2、經過5-10年的磨練,中國是否會出現一批世界級的企業,這是中國石墨烯產業成功的關鍵。
3、企業申報專利的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3月,企業和個人的專利申請數量占國內申請數量的38.6%和8.6%,這說明石墨烯研究目前在某些領域已經開始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石墨烯中國國內申請人各單元專利申請人數量、申請數量對比
馮冠平教授于2015年創辦了烯旺科技,組建深圳石墨烯協會并擔任會長,致力于石墨烯創新研發及產業化發展。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馮冠平董事長帶領的烯旺科技管理團隊是一支富有相關行業經驗、年富力強的高素質團隊。烯旺科技作為全國首家引進石墨烯技術研發、全球首家實現石墨烯產業化應用、全球首家將石墨烯應用于醫療的行業龍頭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近300項,獲得美國FDA、歐盟RoHS認證等各類證書60余種,2019年10月9日入選“深圳創新企業70強”。2020年,烯旺科技榮獲“深圳行業領袖企業100強”。
- 上一篇:于入微處顯擔當——寧小海八年脫貧攻堅之路
- 下一篇:深圳國際大數據存儲峰會4月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