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管新動作,人人貸加速接入央行征信系統
2021/2/24 14:21:54 來源:中國山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0億,正是這樣高的網絡普及率,使得我國民眾可以充分享受到互聯網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成果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0億,正是這樣高的網絡普及率,使得我國民眾可以充分享受到互聯網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成果,而這也為我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內生動力。回顧近幾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政策改革、創新科技等外部力量正推動著我國互聯網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尤其是線上消費模式的出現后,其迅速占據了我國市場經濟的大半江山,由創新科技賦能的金融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當然,在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金融行業內也出現了“亂象”,“魚龍混雜”的市場給“老賴”提供了渾水摸魚的機會。“老賴”的存在不僅影響到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利益,也波及到了銀行、持牌消費金融企業,這也引起了央行與銀保監會的注意。目前,據官方消息公示,國內監管將會進一步加強,接下來會整合更多數據,通過征信約束惡意逃廢債的力度也會加大。
在2020年的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打擊逃廢債行為,增強信用風險防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央行將會繼續完善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將所有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的,用于判斷企業和個人信用狀況的信息服務,全部納入征信監管。”征信監管的收緊,是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的第一步,這也意味著逃廢債再難一躲了之。
有了政策的支持,人人貸、達飛等互聯網金融科技機構紛紛響應政策號召,從公司企業內部開始,全面升級打擊逃廢債手段,堅決落實國家相關政策,讓“老賴”無處可逃。不僅如此,人人貸還正式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在信用監管層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當逃廢債人員的信息上傳到央行征信系統之后,就會面臨失信的風險,被列入失信名單,將會無法坐飛機高鐵,進行高檔消費,未來甚至是無法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難以獲取其他金融服務,可以預見的是,“老賴”以后的日子只會愈發艱難,還會殃及親人。
當前,已有越來越多像人人貸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只為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維護金融市場的秩序,構建一個風清氣正、綠色健康的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