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鑫融基金融研究院:七讀洛陽十四五: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2021/3/29 21:20:53 來源:證券資訊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速度以每年超1%的速度穩步提升,城鎮人口從最初的1.7億增加到8.1億,城鎮化率接近六成,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63個。洛陽的“十四五”規劃是以實現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為訴求。沒有新型的城鎮化何談“都市圈”!
剛剛公布的孟津與偃師同步升區僅僅是先聲,且看后續整個都市圈的城鎮化如何發展?
一、壯舉:我國城鎮人口已達8.1億
不同于西方國家的城鎮化進程,我國的城鎮化發展伴隨著改革開放至今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可以說:改革開放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發展史。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速度以每年超1%的速度穩步提升,城鎮人口從最初的1.7億增加到8.1億,城鎮化率接近六成,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63個。
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世界壯舉。
二、十四五期間的城鎮化:以人為核心
根據國家在最新出臺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未來城鎮化的方向是以人為核心。
第一,深化戶籍制度的改革。除個別超大型城市外,進一步降低城市落戶門檻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推動在附近城鎮打工的農民工逐步轉移成城市戶口,在轉移戶口的同時更要注重農村戶口人群療養、醫療等的權益保障,與城鎮人口享受同等條件的公共服務,力爭做到完整有序的將農業人口市民化。
第二,優化城鎮化布局。超大城市要進行“瘦身健體”,嚴守邊界,不能為了發展而一味擴展。中型城市要承擔疏解大城市產業轉移的作用,將城市功能進行有序劃分,避免因為資源的過度集中而造成諸多負面效應,更要與周邊中小城市、郊區新區等發展聯動,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第三,提高居民生活品質。這是此次十四五規劃的核心所在。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不是簡單的把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而是要讓廣大農村人群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待遇。如交通、停車場、新能源充電樁、舊城改造,旱澇治理等各項城市必備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跟上城鎮化的速度,使城市居民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
三、洛陽新型城鎮化的謀局與舉措
(一)都市圈的謀局
1、以開放的態度,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國內一流、洛陽特色的發展方向,通過高鐵、機場、地鐵、高架等交通構建現代立體交通網絡,輻射帶動洛陽都市圈發展,并充分發主城區科技、文化、生態等優勢,著力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中西部制造研發中心、國際人文交往中心,以及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現代生態宜居城市。
2、深化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強化主城區發展,充分發揮副中心城市的經濟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洛陽都市圈內各市縣的聯動合作,洛陽—澠池—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洛陽—汝州—平頂山等,圍繞自然環境、資源稟賦、區位交通、歷史文化、人力資源、產業結構、發展水平等要素,制定精準、個性化的政策導向。確定優勢主導產業,形成相對獨特的發展模式,盡可能形成“一縣一業一特一優”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3、注重都市圈生態建設,打造洛陽乃至整個中原地區的生態保護區,依托黃河—伏牛山—太行山—王屋山生態圈為載體的總體空間格局。切實踐行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推動“綠廊”“綠環”“綠心”建設為重點,強化大都市圈生態網絡共建和環境污染聯防聯治,在一體化發展中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提升,共建山清水秀美麗宜居都市圈。
(二)主城區的舉措
1、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主要有洛陽市瀍河回族區北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楊文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洛陽市瀍河回族區五股路-瀍西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洛陽市瀍河回族區華林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洛陽市吉利區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2、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主要有麗新路(延安路至九都路)提升改造工程;伊水西路(伊洛東路至槐村灣立交段)提升改造工程;洛陽市魏紫路(國花路至定鼎北路段)提升改造工程;學府街下穿開元大道工程;周山大道下穿開元大道工程;開元大道(蘇秦街-伊水西路段)提升改造工程;厚載門街(開元大道-廣阜路)車行道路面改造工程;衡山路(紅山路-邙嶺大道)提升改造工程;絲路大道(谷水立交至周山隧道段)提升改造工程。
3、河堤綠化提升工程。主要有伊河下段治理堤防綠化提升工程;洛河下段治理堤防綠化提升工程。
類似主城區的舉措,各縣的動作設計業已完成,項目落地正在進行......,如火如荼。
結束語:星羅棋布的小城鎮為“珠”,以交通環線為“線”,以人的自由發展為“魂”,這就是洛陽未來五年城鎮化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