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鼎集團董事局主席沈小平榮膺2020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
2021/4/7 18:35:02 來源:消費日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3月27日-29日,以“雙循環·新格局”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本網消息 2021年3月27日-29日,以“雙循環·新格局”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
“雙循環·新格局“--誰為新時代中國經濟贏得尊敬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德旺,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海南現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邢詒川,北京林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曉林,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耿福能,吉林康乃爾集團董事長宋治平,振東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李安平,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勝龍,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小平,振燁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林燁,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良彬分別榮膺“2020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
通鼎集團董事局主席沈小平榮膺2020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高強,國家開發銀行行長歐陽衛民,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副主任委員、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馬文普,商務部原副部長周可仁,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會長吳英萍,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曹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亞星,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流通研究院院長祝合良,華夏商邦俱樂部秘書長、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秘書長、中國品牌發展網創始人曾躍,人民日報新聞戰線雜志社副社長姜宏偉;中國商界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孫崇銘,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執行秘書長、中國品牌發展網聯合創始人劉鵬等官、產、學、研界近千人盛宴齊聚一堂,聚焦經濟發展,共同書寫中國經濟騰飛發展的時代畫卷。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宣布大會開幕
主辦方領導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秘書長、華夏商邦俱樂部秘書長、中國品牌發展網創始人曾躍在歡迎辭中表達了對此次會議的希冀。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也將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2021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經濟影響力年度人物年會的舉辦,旨在指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航向,凝聚合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在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共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曾躍表示:本屆峰會上,我們在高峰論壇中,收獲經濟發展高屋建瓴的講解,以及可借鑒可推廣的經濟發展經驗。在頒獎典禮上,我們還將見證一批闊步前行邁入中國經濟、全球經濟舞臺中央的中國企業,在頒獎舞臺中央,迎來他們的高光時刻!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秘書長、華夏商邦俱樂部秘書長、中國品牌發展網創始人
曾躍致歡迎辭
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高強出席峰會發表主旨報告,高部長說:我已三次參加“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每次都為“新時代中國經濟贏得尊敬”的企業家喝彩。但是今天,見到各位企業家,心情無比激動。因為2020年我們度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面臨著艱難困苦,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是極少見的,我們付出的艱辛和勞動也應該記錄在共和國的史冊上。我在各位獲獎企業家的臉上看到頑強拼搏的倦容,同時看到獲得成功后顯現的笑容,一個笑容一個倦容,我看到兩個閃閃發光的大字就是“自信”,是國家的自信、人民的自信和企業家的自信,因為這種自信,在面對全球出現的“新冠 ”疫情,黨中央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領導我們群防群控、聯防聯控,走出一條代價小、見效快的抗疫之路,形成了中國式的群體免疫。我們不僅是在世界率先控制了疫情,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控制好疫情的大國,我們在看看歐美其他國家,不僅陷于疫情泛濫的汪洋大海,而且引發一場疫苗戰爭,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呢,是因為中國之路其他的國家無法模仿。
在我們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之后,在有效防控的同時,黨中央提出了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啟動經濟發展,恢復人們經濟秩序,使我們進入一個邊防控邊發展的新階段。黨中央不僅抓好疫情,還抓好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加快推進扶貧目標的實現,加快恢復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的一年中國是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不僅如此,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比重還創新高。中國同時是引用外資總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引用外資是下降的,英國和歐盟很多國家引用外資是下降的,這說明了什么,說明我們不僅有了自信,國際朋友也對中國發展充滿了自信心,今年年初經濟恢復指數更是比去年同期或者是較去年12月份都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所有成績的取得都緣于我們的自信……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委員會主任、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高強發表主旨報告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歐陽衛民圍繞“碳中和”、“綠色金融“等主題發表了專題演講。近日,國家開發銀行正式面向全球投資人發行首單“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本期債券期限3年,發行規模不超過200億元。歐陽衛民指出,國開行發行“碳中和”綠色金融債券,是落實中央“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的具體舉措。債券嚴格按照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要求的“可測度、可核查、可驗證”原則,確保募投資金具有切實的碳減排效果。通過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深度低碳轉型行業,引領金融資源配置向“碳中和”聚集,打造國內外“碳中和”債券市場發展典范。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歐陽衛民發表專題演講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發表主題報告,就當前的經濟形勢、面臨的主要任務和對策闡述了重要觀點。
對于工業互聯網,賀鏗指出,萬物互聯,意味著每一個“物”都要數字化,首先要能夠和工業網連上去,其次是這個“萬物”大多數必須智能化。因為連上去的“萬物”,其中一部分就是作為工業生產過程的各種物件。將來在工業生產過程當中,各種各樣的工序都要由機器人來代替自然人,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于大數據、云計算,賀鏗強調,不要炒空概念,要拿出具體的方案。“比如,我今天要做什么,我做出來,它能解決什么。當你能解決什么的時候,財政給予扶持,這樣才是真正鼓勵創新”。
“穩就業、保就業,要不斷想辦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我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一定要把眼光放在低收入群眾身上,同時,還要想辦法壯大中產階層。”賀鏗指出。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發表主題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經濟實際上就是在雙循環的格局下運行。祝合良教授說:這次黨中央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較之前的雙循環發展格局有何不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在何處?我以為,主要有5新:一是發展的重點有變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點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循環的相互促進。強化內需對國內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增強消費對經濟發的基礎性作用。而之前的雙循環發展格局重點強調以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為主體,堅持“兩頭在外,大進大出”。二是發展的關鍵有變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保持經濟循環暢通無阻和產業關聯暢通運行。為此,有兩個重大的變化:國家對流通的重視史無前例;國家對科技的重視史無前例。這意味著科技創新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關鍵中的關鍵。三是發展基礎有變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在于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而之前的雙循環發展格局,更加重視發展,相對而言忽視經濟和產業鏈與供應鏈的安全。四是發展的本質有變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本質在于深化改革,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之前的雙循環發展格局,在深化改革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外開放。五是發展的理念發生變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在新發展理念的基礎上進行構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完整的理念系統,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而之前的雙循環發展格局,發展理念相對單一。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流通研究院院長祝合良發表致辭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曹立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態價值與文化價值”這一主題展開了演講。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曹立對此認為,鄉村振興不僅助力鄉村的經濟發展和生態進步,更是對以鄉土社會為載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振興。
“當下,農業農村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業不是簡單的“一次產業”,是一二三產業的聯動。鄉村成為農、商、文、健、旅、體、科融合發展的空間。”曹立表示,鄉村振興戰略重新定位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打造以鄉村為場景的新經濟產業,簡而言之,就是“生產+生活+生態+文化”。
對于鄉村振興的文化價值,曹立表示,鄉村文化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和脈,樣態豐富的鄉村文化使我們民族擁有了活力無限、源遠流長的強大基因庫,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基礎。鄉村振興的任務,就是讓“鄉愁”切實落地,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把綠水青山保護下來,把民族根基保留下來,因此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守護精神家園的重要意義。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曹立發表演講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為落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戰略,由中國商報社、人民日報新聞戰線雜志社、中國商界雜志社、中國流通研究院共同發起主辦(第四屆)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峰會,挖掘和表彰改革開放以來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影響力人物和先進典型,及時宣傳推廣優秀“企業家精神”和“中國夢”的踐行者,聚焦經濟發展、賦能產業升級。
據悉,(第四屆)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評選以“創新力、影響力、貢獻力、成長力、推動力”五大參數為標準考量候選人資格。通過多角度、多維度評選,力求更全面、更權威的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和先進單位。
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盛典現場(部分)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改革舉措。經過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洗禮鍛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脫穎而出、迅速成長,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接連涌現、走向世界。一部改革開放的歷史,不僅記錄了企業家群體的創新創業,也見證了企業家精神的成長成熟。為表彰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小平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做出的突出貢獻,組委會授予沈小平“2020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稱號。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小平榮膺2020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總監鞏緒威代領)
通鼎集團總監鞏緒威代表沈小平主席發表獲獎感言
獲獎理由:
他自主創業、實業報國,助力脫貧攻堅,是熱心公益的模范退役軍人;他服務社會、勇于擔當、勤于創新,轉業不轉志、退役不褪色,用實干和擔當寫就了一名退役軍人產業報國的夢想。他走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從“一根纜”到“一張網”,帶領通鼎集團成為連續4年穩居中國企業500強的光通信領域的領軍者。他將慈善作為自己的第二份事業,累計捐贈超過7億元。他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全國優秀企業家,他和集團先后6次榮獲 “中華慈善獎”、3次獲評“全國十大慈善家”。
獲獎人物介紹:
沈小平, 1963年出生,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全國優秀企業家,高級經濟師,于1999年創辦通鼎集團有限公司,現任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他聚焦信息通信產業發展,在傳統光電線纜制造領域,重塑制造內核打造柔性生產體系,成為全國“智能工廠”行業標桿;在戰略性新興領域,他沿著信息鏈接方向,瞄準云計算、大數據、5G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機遇,穩步進入國家信息安全、無線專網、智慧城市等高價值產業領域,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信息通信發展,帶領企業走向更廣闊的舞臺。2020年,集團穩居“中國企業500強”,被認定為“2019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 獲得工信部“綠色工廠”稱號。
他堅持“高質量的發展、有溫度的增長”,將慈善作為自己人生的第二份事業,將依法納稅、誠信經營作為自己的“必盡之責”,將做大做強、回報利益相關方作為自己的“應盡之責”,將慈善捐贈、回饋社會作為自己的“樂享之責”,每年拿出潤的5%-10%作為專項資金,常態化精準扶貧和社會公益,彰顯 “向上向善”的企業力量。目前,累計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贈超7億元。
他熱心參與社會活動,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董會副董事長等18所高等院校校董,以及江蘇省企業家聯盟主席、江蘇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海峽兩岸光通信產業聯盟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多年來,沈小平累計向社會捐贈超7億元,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全國模范退役軍人、中華慈善獎、全國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記者:田軍 譚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