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防治,贏在整合!︱“2025CONS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在滬召開
2021/4/25 10:14:5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本次大會以“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為主題,通過主旨報告、國際交流等形式,聚焦“活得長、少吃苦”的腫瘤支持治療目標,深入探討 “無痛、無嘔、無餓、無丑、無憂”的全癥狀、全病程、主動型腫瘤支持治療策略,以及腫瘤居家治療等解決方案。2025年6月13日至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CONS)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市胃腫瘤重點實驗室等單位承辦的“2025CONS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以下簡稱:2025CONS年會)在上海召開。
本次大會以“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為主題,通過主旨報告、國際交流等形式,聚焦“活得長、少吃苦”的腫瘤支持治療目標,深入探討 “無痛、無嘔、無餓、無丑、無憂”的全癥狀、全病程、主動型腫瘤支持治療策略,以及腫瘤居家治療等解決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在開幕致辭中傳達了中國抗癌協會提出的“防-篩-診-治-康、評-扶-控-護-生”十字方針;并做了題為《攻守同謀,善待腫瘤》的主旨演講,詮釋了兼顧宏觀和微觀、并蓄臟器和個體、匯集西醫嚴謹實證與中醫融會貫通之所長的整合醫學新概念。將患者尊為完整的人體,運用降維和升維結合的思維方式,尊重自然規律,以達到治療疾病、呵護生命的目的。中國抗癌協會將以“整合醫學”為槳,以“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為帆,打破單一學科壁壘與技術本位的局限,將臨床診療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重構全病程管理、全癥狀控制、多學科合作、醫工患等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協作生態,造福腫瘤患者。
作為本屆大會主體活動的承辦方,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江舸表示,上海科技大學將持續推動“產學研醫”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該校正全力籌建上海臨床研究中心,作為國內第一個以“臨床研究”為院名的綜合性醫院,期望創建跨越地域、學科界限的開放式研究生態系統,促進全球范圍內醫學前沿的交流與共享;借助不斷創新的研究方法和前沿技術,在攻克疑難病癥、優化疾病治療方案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瑞金醫院黨委書記胡偉國指出,在腫瘤學領域,瑞金醫院歷經傅培彬、林言箴、朱正綱等知名教授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加之以瑞金腫瘤多學科團隊的中青年專家薪火相傳,逐漸在胃腸、胰腺、乳腺、胸部腫瘤等常見實體瘤領域,以MDT建設為抓手、以多學科協作為平臺,踐行腫瘤治療藝術理念,已形成具有瑞金特色的常見腫瘤診療體系,打造“全程管理、綜合治療”的瑞金腫瘤學科特色。
薈萃業界專家學者,共話中國腫瘤支持治療的整合之道
大會特邀2019 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前沿治療研究中心主任邁克爾﹒謝帕德(Michael Shepard)做題為《抗體治療的未來》的主旨演講,作為抗體治療學領域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分享了癌癥、炎癥與自身免疫疾病前沿治療研究進展,加盟瑞金醫院后,將借助其豐富的醫療資源和堅實的科研平臺,持續推動癌癥精準醫療的發展。
CONS主任委員、瑞金醫院腫瘤科張俊在《中國腫瘤支持治療學科發展現狀》的主旨演講中,從定量數據的角度,盤點了中國腫瘤支持治療的現狀與難點問題,指出從“病有所醫”到“醫有溫度”,腫瘤支持治療是醫學回歸本質的生動實踐。
大會向內蒙古和云南省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代表授旗,開啟CONS走向基層的序幕。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彭勇文介紹了整合詩歌療法,并與CONS代表和上海癌癥康復俱樂部患者代表共同啟動整合詩歌療法項目。
與會貴賓共同為瑞金廣慈MERCI-CARE 腫瘤臨床診療創新中心揭牌,該創新中心依托瑞金醫院腫瘤學科豐富臨床資源與科研經驗,秉持“全程管理、全癥狀控制”學術思想,踐行“同質化實踐、創新性研究”理念,協同社會資源與醫療機構探索腫瘤診療規范與創新,打造醫工交叉合作新范式。
十四場專題交流分會,共商整合腫瘤支持治療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每年CONS大會都見證了腫瘤支持治療學科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今年安排了十四場精彩紛呈的專題交流,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前沿技術、腫瘤支持治療熱點問題、腫瘤免疫與支持治療新進展、腫瘤免疫實踐新戰略等臨床科研的前沿話題展開研討。
在國際交流專場中,來自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美國麻省總醫院的知名學者分享了研究成果。
本次CONS年會的召開為提升我國腫瘤支持治療水平注入了強勁動力,CONS 也將始終秉承 “敢為人先,守正創新”的姿態,充分發揮整合醫學優勢,不斷將中國腫瘤支持治療事業推向新高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