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粉、大產業” 一碗螺螄粉助力鄉村振興
2021/5/6 12:49:4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據了解,風靡京東、天貓的“只投螺碗”品牌正躍躍欲試,擬走出廣西,走進上海,打入長三角,在輸出產業的同時,放大螺螄粉深厚的地域內涵,以民族美食為載體,詮釋廣西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4月26日,在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考察調研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紛紛點贊柳州螺螄粉。小米粉、大產業,真是令人驚奇!小米粉搞出這么大規模的產業來,不容易,值得好好研究總結。領導一番話,讓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的“螺螄粉人”一片沸騰。
如今,這一碗來自老家的“智慧發明”,已從柳州火遍大江南北,從街邊小店到舌尖上的中國;從單兵作戰到產業聯動;從粗放經營到集約化發展,螺螄粉不僅在近年來發展成了百億級大產業,更是在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下產生巨大的產業示范效應,助力鄉村振興、助力農民脫貧,帶動一方致富,成為消費內循環的重要樣本之一。
據了解,風靡京東、天貓的“只投螺碗”品牌正躍躍欲試,擬走出廣西,走進上海,打入長三角,在輸出產業的同時,放大螺螄粉深厚的地域內涵,以民族美食為載體,詮釋廣西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小米粉也能變“網紅”
廣西有句俗語:聽戲聽腔,吃粉吃湯。廣西人愛吃粉,一日三餐離不了。享有“龍城”美稱的柳州,飲食文化頗有盛名,一碗酸辣咸鮮的螺螄粉實在太治愈了,柳州人的一天,從清晨“嗦”的一碗粉開始。
不食螺螄粉,枉為柳州人。“嗦粉”是廣西柳州人的日常,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螺螄粉還只是屬于街邊小店的時代。如今熱度一路飆升,成為更多人的心頭味道。這碗起源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夜市的地方小吃,如今是柳州最亮眼的新名片之一。
從線下到線上,從到店到到家,為開啟懶人經濟、宅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輕便、速食、強烈的味覺沖擊、自帶的社交互動屬性,這一系列特點助推螺螄粉快速成為網紅食品。
2020年在疫情沖擊下,線下場景遇阻,海量用戶快速向線上遷移,為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打開了巨大的未來空間,“只投螺碗”、“螺霸王”、“好歡螺”、“柳之味”等品牌也迅速走紅。
據介紹,“只投螺碗”更是成為螺螄粉屆勢不可擋的黑馬。成立于2016年的只投螺碗,其母公司為奮升供應鏈管理公司,創始人房農更是一名“95后”。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螺螄粉行業發展現狀及消費者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10月只投螺碗就已名列2020中國螺獅粉電商銷量排行榜Top10第五位,在2020年天貓雙十一中,只投螺碗更是攀升至銷量類目Top3,全品牌覆蓋全網100多個渠道,日銷50萬包。
可別小看這一碗螺螄粉——“湯中的榴蓮”、“中國最時髦的小吃”,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作為美食界的當紅炸子雞,螺螄粉憑借獨特的味道,已成為柳州的一張城市名片和中國飲食文化海外輸出的代表,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網紅”食品。
小米粉也能“嗦”出大產業
近年來,螺螄粉在互聯網傳播下越來越有名氣,有著“工業思維”的柳州人加快推動螺螄粉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通過把螺螄粉做成袋裝速食,讓原先不易保存儲運的美味走向全國各地。
從2014年底第一家袋裝螺螄粉企業誕生,短短6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實現了“三個百億”: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110億元,配套及衍生產業銷售收入130億元,實體門店銷售收入118億元。
為此,柳州市專門開辟了螺螄粉生產集聚區,為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發展創造便利條件,帶動了上下游配套企業進入園區,集群效益凸顯。同時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有20萬農民參與原料種植,園區招聘了9萬名產業工人,還有9萬人從事配套產業商務服務,帶動50萬畝螺螄粉原材料基地,以及覆蓋多領域產業鏈的發展,展現出了驚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一碗螺螄粉,一座產業園
據悉,這次被考察的螺螄粉生產集聚區位于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產螺螄粉約150萬袋。
在只投螺碗品牌20000㎡的現代化工廠已吸引外地務工者返鄉工作,在工廠流水線工作的小秦告訴記者,她家原來僅靠幾畝地的收入和丈夫外出打工掙錢,非常吃力。進入公司后,經濟上寬松了不少,上個月,她拿到了6000多元的工資。手里有了閑錢,五一準備帶著孩子出去旅游。
據“95后”的品牌創始人房農介紹說,車間其余100多名工人也都有相同感受,她們大多數來自附近村莊,以前都是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現在在家門口也可以就業了。這種改變,還在快速增大。相信將會有更多的返鄉者獲得在家鄉創業的機會。
值得肯定的是,螺螄粉能夠從一碗街邊小吃迅速轉型成全球暢銷的方便食品,作為地方特色產業,把小產業做成助力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
目前,一個日趨完善的產業鏈和多元的產業新業態正在柳州加速形成:帶動包括大米、竹筍、豆角、木耳等在內的原材料基地建設,覆蓋農業、食品工業、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發展工業旅游、開發文創產品等,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些不僅進一步增強了螺螄粉的“吸粉”能力,承載著柳州鄉村振興的重任,也為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提供了保障。(李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