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改善空氣質量 中自環保持續升級催化劑技術
2021/5/14 22:04:56 來源:永州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4月17日,生態環境部通報2021年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狀況。2021年4月17日,生態環境部通報2021年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從環境空氣總體情況來看,1—3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9%,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PM10平均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6%;O3平均濃度為1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9%;SO2平均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9.1%;NO2平均濃度為29 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0.8%;CO平均濃度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完善政策措施,全面完成各項治理任務,超額實現“十三五”提出的總體目標和量化指標,打贏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編制全面改善空氣質量的行動計劃,目標指標設置仍然堅持PM2.5和優良天數兩個指標。
目前,機動車等移動源已經成為我國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來源,且其對污染的貢獻呈不斷增加的趨勢。通過對重污染過程科學監測和分析,拉抬PM2.5濃度上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鹽,即NOx排放轉化成硝酸鹽。汽車污染減排將是“十四五”時期的重點。
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內環保催化劑行業得到良好發展,部分廠商深耕行業、深植初心。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自環保”或“公司”)立足于大氣污染治理和節能環保領域,近16年堅持對催化材料與環保催化劑進行研發,已相繼開發出滿足國三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尾氣處理催化劑。公司擁有涵蓋汽油、柴油、天然氣等各類主要燃料內燃機的全系列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值得一提的是,中自環保技術積累深厚,現掌握高性能稀土儲氧材料技術、耐高溫高比表面材料技術、貴金屬高分散高穩定技術和先進涂覆技術等諸多環保催化劑從配方到工藝的全套核心技術。
業內人士表示,環保催化劑廠商對催化材料的研究深度以及對催化劑涂覆等主要生產工藝的掌握程度是其技術水平的直接體現,決定產品的性能和成本。據了解,通過對關鍵技術的研發,作為主要參與單位,中自環保柴油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天然氣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技術獲得中國稀土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摩托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技術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公司主持或參與尾氣處理催化劑和氫燃料電池電催化劑相關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稀土稀有金屬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等重大科研項目9項。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得益于中自環保技術優勢,公司已實現向玉柴、云內、上柴、柳機動力、小康動力等主流發動機廠和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大長江等主流整車廠批量供貨。
隨著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環保催化劑行業的發展迎來了了廣闊的市場機遇,國內涉足環保催化劑的廠商中自環保等企業將激發出更大潛力,助力國內大氣污染防治任務。
據悉,中自環保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專注于環保催化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移動污染源(機動車、非道路機械、船舶等)尾氣處理催化劑領域的少數主要國產廠商之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