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當下中國如何破解內卷與外圍?
2021/5/27 18:10:3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文化復興,是通過世界性啟蒙,傳播天道的現代化全球化暨宇宙理性科學,引導個體走向星辰大生命,在人間建立合乎天道秩序實現社會公平的良知良能良序社會,是一種世界文化與文明的大提升大轉型!文/ 劉浩鋒 (經濟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員)
中國文化復興,是通過世界性啟蒙,傳播天道的現代化全球化暨宇宙理性科學,引導個體走向星辰大生命,在人間建立合乎天道秩序實現社會公平的良知良能良序社會,是一種世界文化與文明的大提升大轉型!
在維度高的光明世界里,它的治理模式是以圣王模式,眾星環繞井然有序!不存在民主一說!只有在天理未普、德性未彰的叢林社會,比如依靠槍炮殖民奴役發家的英美,它不僅需要民主還需要憲政法治,更需要持槍自由捍衛個體權益!
合乎天道的高級文明與國家治理,客觀上就是要消除兩極分化,實現社會公平、共同發展!所以,鄧公講要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不要資本主義兩極分化,指出:“如果出現兩極分化,說明改革失敗”。在物質匱乏科技落后產業缺陷的時代,公平成了大鍋飯與鐵板一塊!所以,我們邁動右腿啟動改革開放。在改開四十年積累,具備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制造業國度,社會公平應該成為國家財富分配的核心目標與手段。同時兩極分化已經是全世界目睹的現實,我們需要毫不猶豫邁動左腿,推動歷史螺旋型上升發展。這既是建黨初心與初衷,也是當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大是大非的問題。
資本主義與市場理論追求效率至上,不追求社會公平。從理性人自利與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他們拒絕社會公平,反對提高社會福利,經濟學上提出“養懶人,搭便車”觀念作為抵觸!資本主義導致少數人利益最大化,家族寡頭控制全社會資源,不顧普羅大眾利益,甚至不惜犧牲大眾利益。當前跨國資本對新冠病毒的秘密研發與推波助瀾,對全球政治家的利益拉攏與秘密結盟,是為了推廣疫苗與深層政府減滅計劃,攫取全球利益!這是堂而皇之的邪道魔道!
而共產主義制度最早的源頭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柏拉圖希望的理想世界,是把天庭的制度搬到人間來!須知,社會主義是一種利他自利為人民服務造福人民的大乘思想,共產黨的政治家走的是佛菩薩普度眾生利樂眾生的大道!
然人間豈有圣王教化?公民又何來井然秩序?于是一手強硬護持秩序勞資傷民,一手圣人之言眼高手低形同虛設,最終形成空心化蛀蟲現實社會!
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我們到了上升的歷史轉折口
資本主義與市場理論追求效率至上,不追求社會公平。從理性人自利與資本的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他們拒絕社會公平,反對提高社會福利,經濟學上提出“養懶人,搭便車”觀念作為抵觸!以致周期陷入社會兩極分化。
以往歐美國家陷入兩極分化后,就靠對外的軍事貿易金融文化擴張掠奪來填補內部系統的溝壑。資本的嗜血本性,從誕生到人間就擁有一種本能的擴張屬性。從經歷300年之久的羊吃人圈地運動資本的內在擴張,到鴉片戰爭的對外擴張都是如此。
如今全球一體化,各國經濟已經非常緊密的交融,飛機與汽車、手機的零件供應鏈幾乎遍布全球。傳統的擴張策略只會導致互損互耗,并不可避免的引發國內的內卷。比如中美關稅戰。美國對全球幾十個國家突然的貿易征稅就是一種擴張性的政策。牽涉國內的大批國際供應鏈企業與外貿企業也陷入艱難之中。這對于中國而言,原本已經兩極分化的社會結構,更加雪上加霜。
所以,多年前我就認為,經歷四十年的中國改革發展,已經陷入了需要對改革自身進行改革的轉折當頭。當前中國經濟的內卷,是建立在已經高度兩極分化的社會財富分配結構基礎上。資本找不到出路,整個國家的經濟循環鏈條不暢通了。百姓沒有錢或者不敢消費,失業規模增加,斷貸斷供急劇增加,討薪不成暴力相向或縱火燒工廠事件時有發生,企業產能過剩產品堆積如山流通緊縮資金無法兌現,政府通過3P項目提前透資了幾十年上百年的財政,政府大樓與下轄的醫院學校等國有資產都反復抵押給了銀行,而銀行在2019年允許外資控股了。銀行永遠是嫌貧愛富的品質。外資銀行怎么可能會犧牲自己的利益扶助中國的經濟與企業成長呢?他們是來薅羊毛的。趁經濟危機,大規模壓低廉價收購優質資產。而這樣龐大的地方財政赤字,也導致中央對地方的各種專項撥款建設形同虛設,基本被挪用一空。
中央政府也看到了問題所在。提出的啟動內循環外循環雙循環經濟。關稅戰與地緣政治影響外循環已經大打折扣,內循環怎么啟動?
大肆刺激消費,幾億國人口袋里可支配的收入空空如也。農民在土地上辛苦奮斗幾十年了,老了每月的補貼才128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收入分配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而同期美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折算成人民幣是314427元,是中國的10倍還多。到了2021年,有近43%人口的月收入在1090元以下,有近69%的人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約84%的人口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比例更是高達95%左右。
也就是說,中國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數達到9.64億,月收入1090元以下總人口為6億人。這樣畸形的收入結構怎么能支撐內循環呢?
確立中國道路:到了拋棄西方經濟學“養懶漢、搭便車”的時候
如果我們堅持初心使命,把社會公平當做國家核心的目標與最高政治任務,我們到了拋棄資本主義經濟學“養懶漢、搭便車”的時候。只要是自由競爭,社會就會陷入兩極分化。以往解決兩極分化靠擴張殖民霸權,現在全球一體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如中美對抗,大家都沒出路,人類看不到未來。
允許狼群的自由,必然是羊群的滅亡;狡猾人得勢,老實人吃虧。博弈論的囚徒困境,早已論證了:每個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全社會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導致既不利人也不利己的困境,整體利益最小化結局。歷史陷入暴力的革命循環,砸碎重來的大噩夢。
木桶原理指出:補足短板才能增加國家整個的財富容量。提升國民福利,把短板補齊,才是符合天道宇宙理性法則。我們反對打倒有錢人來均貧富,而是國家要有宏觀調控能力,通過給十億底端人口輸血,克服軀體的麻痹癥,讓血液流通,讓消費市場活起來,讓企業生產允許起來,讓就業被帶動起來,讓人民衣食住行快樂輕松起來,讓富人繼續富有,讓窮人在制度上獲得安康,這是全體勞動人民的熱切期盼,也是政治家的使命,更是國家治理的道路,民族復興的基本特征。
也就是說,無限潛能的智能科技的發展,治理模式的提升,文化認知的升華,可以將勞動人民從以往的失望與絕望、互害模式里解脫出來,引領全體人民走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同發達的新時代。這是西方資本主義文明難以逾越的,因為他們的文化認知還沒有上升到這個層面。
我們國家一些舊權威老是迷信西方經濟學,其實只懂了一半的經濟學。破除迷信就是要懂得彎曲,懂得何時該轉折,懂得自由市場發展邊界、市場主體效益最大化的瓶頸在哪,懂得如何解決兩極分化,維護人類共同的可持續發展。
在改開最初與上升的幾十年期間,西方經濟學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頭腦風暴關鍵性的作用。作為市場競爭學說,擴大差異化,推動股份制與民營經濟,解開了計劃經濟的枷鎖,我們獲得了井噴式的發展,成就了當今中國的綜合國力地位。改革開放是偉大的。
但歷史并不是直線發展的。而是螺旋型前進的。直線發展的認知源于形式邏輯的假設。宇宙中光線都是彎曲,還有什么是直線的?沿著地球平面的直線公路,必然是繞地球一圈。那我們的改革路徑會不會彎曲?會不會對自身進行改革?當今中國的世界最高基尼系數的兩極分化,就是標志著改開市場路徑已經走到了極致。遵循天道,物極必反,我們必須繼續改革。
毛主席說我們應該超越這種歷史周期論。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智慧與雄心,引導歷史螺旋型上升。
構建中國式現代化:改革措施與新文化建設協同進步
就當前的中國社會經濟結構而言,目前面臨兩種道路選擇,要么繼續漠視放縱某些勢力配合深層政府分瓜全民資源資產,以高科技專利與學術話語壟斷權,控制衛生食品醫療金融等領域,肆無忌憚愚弄收割百姓,天怒人怨,最終將四分五裂匍匐附庸!
要么積極推動新文化建設,以教化提升官員與民眾認知;協同推動新的改革措施,提升國民福利暢通經濟鏈條。加強四鄰的文化溯源與宗親血脈關系,構建一個同文同根同祖的親愛亞洲秩序,經濟循環要在整個中華泛文化圈生動活潑起來,進而從東方輻射全球,引導人們從物欲主義向精神成長,從個體到星辰的成長,才能避免即將自身乃及世界互毀的浩劫!
這場深化改革,有些需要突破原有的認知,但絕不是要回到計劃經濟與文革,也不是接受西方的頂層設計走西方道路,而是要螺旋型上升,破除經濟內卷,擺脫深層政府與國際資本對中國的全民滲透與隱秘奴役,讓廣大勞動人民過上安全富足有尊嚴的生活,讓社會成為一個講道德良知互愛互助的社會,讓國家進入到最能代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治理模式。這也是我理解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所要求的,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
不管移民沒移民的,我們都是民族一分子,亞洲各國大多也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血管里留著相通的血脈,都是炎黃之孫伏羲女媧后裔,復興民族就是我們當下共同的歷史責任。
劉浩鋒簡介
湘籍。畢30年功力創建和學,學術上首開“國學的現代化與全球化”。被學術思想界與新聞界譽為“21世紀中華文化復興理論騎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NGO世界和諧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世界和學基金會主席、文旅部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粵港澳文化發展委員會總顧問、經濟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和通社榮譽顧問。
2014年,接受廣東教育電視臺《東學西漸》欄目專訪,制作12集“和學與中國文化憑什么復興”電視講座,作品譯成英文出售給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大學圖書館;
2015年,接受紐約ICN國際衛視專訪,制作“和學:中國文化復興憑什么”兩期欄目,在美國播出。紐約接受聯合國記者協會主席采訪。學術會晤三屆總統顧問、美國四十年資深國會議員沃爾夫;
2015年,湖南省委黨校給上千人講授“和學:憑什么影響世界”;
2016年,湖南十家機構發起“善卷書院”主講“文化復興中國夢:和學憑什么影響世界”公益講座,長沙國學界名流幾乎傾巢而動。首次將心學、宗教放在數學邏輯基礎上,揭秘心靈科學,闡釋“萬教歸一”。被國學界贊譽為“在中國闡釋菩提心最為透徹的人”;
201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湖南年鑒◎文獻與人物》刊發:劉浩鋒與《和學》;
2017年,與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原副秘書長郝盛琦同獲“復興中華文化卓越貢獻獎”;
2017年獲世界文化總會頒布的“世界文化杰出貢獻人物大獎”;
2017受邀紐約聯合國總部學術主持“東方文化復興藝術展”,獲“聯合國東方文化杰出貢獻獎”;
2018年,第十六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獲“新時代中國經濟文化創新人物獎”;
2020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全球論壇發言人辦公室高級文化顧問;
2021年,入選“百年巨匠”——中國當代藝術名家;獲諾貝爾和平獎2022年提名,入選《世界名人錄》;
2023 獲《環球時報》“新時代東方文化復興大成理論獎”;
2024 入編高等美術教育重點出版工程《世界美術教育發展史》(2024版),中國人美出版社;
2025 經領導特許,任經濟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