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光華李亞鶴:敬畏科學,合理健身
2021/5/31 11:01:2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一個“吊脖健身”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遼寧沈陽一公園健身角的一棵大樹上,掛滿了通過“吊脖”健身的大爺大媽,他們將頭吊起,跟隨繩索搖晃、擺動,甚至還做出非常危險的動作,大家在裝置上交替輪流體驗,畫風十分清奇。近日,一個“吊脖健身”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遼寧沈陽一公園健身角的一棵大樹上,掛滿了通過“吊脖”健身的大爺大媽,他們將頭吊起,跟隨繩索搖晃、擺動,甚至還做出非常危險的動作,大家在裝置上交替輪流體驗,畫風十分清奇。據悉,鍛煉者稱這種方式能修復頸椎疾患,改善頸肩患處。可李亞鶴懷疑這種方法真的靠譜管用嗎?
這項備受老年人推崇的“發明”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亞鶴看來,實在是太可怕了。“‘吊脖子’裝置雖然采用臨床上的牽引原理,但實際上并不可取。”
李亞鶴表示,臨床上治療頸椎病做牽引,一定是根據患者的適應程度選擇適合的牽引力,并且循序漸進地逐步增加。適合成年人的牽引力是10kg左右,最大不超過12kg,這種吊著成年人體重的牽引力顯然是遠遠超標了。
“這種吊法,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寰樞椎半脫位,也就是第一、第二頸椎,從而損傷神經和脊髓,嚴重者造成高位截癱。”
李亞鶴提醒,此處接近顱底,供應大腦的血管特別多,而且血管是迂曲的,這樣“吊脖子”很容易造成腦供血不足,甚至窒息,實在是非常危險。
其實也并非所有頸椎病都適用于牽引治療,在臨床上,根據頸椎病所表現出的癥狀、受累的病灶部位分為六大類型,不同類型的頸椎病的治療方案也截然不同。
“其中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一般會采用牽引治療,而對于椎動脈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一般不適合采用牽引治療。”
“對于沒有頸椎病的健康人,就更不建議‘吊脖子’健身了,對于頸椎健康沒有任何益處。”
李亞鶴建議,對于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出現頸椎不適更多原因是因為椎體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的緊張疲勞造成的。
因此平時頸椎不適,可以通過低頭、抬頭,左右的旋轉和側屈活動頸椎,讓頸椎的肌肉和韌帶恢復正常。如果覺得頸椎嚴重不舒服、疼痛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分型后對癥治療。
如今,隨著全民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意識到運動重要性的人越來越多,老年人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強健體魄。
金光華李亞鶴提醒,一旦選擇的方式不對,就有可能走進健身誤區,不僅對身體無益,反而越練病越多。
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有肩痛患者的甩肩鍛煉。“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肩膀疼痛史的患者,他們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
李亞鶴介紹,此外像單杠或吊環中的轉肩等老年人健身時常做的動作,會加重肩關節的負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其實肩周炎與肩袖損傷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半年,最多不超過兩年會自行好轉。而肩袖損傷,如果不治療或者以錯誤的方式鍛煉,只會越來越糟。”
年人都希望有健康的身體,不愿成為負擔,給子女添麻煩。但作為晚輩和子女,我們更應主動給父母長輩尋找科學、靠譜、實用的養生健身資訊,積極交流,幫助他們敬畏科學,戰勝愚昧和迷信。
同時,全社會也應關注到健身市場在老年群體中發展滯后的現狀,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宣傳、引導老年人進行科學健身。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