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訊】研究火熱,產業繁榮,2021中國腸道大會盛大舉辦!
2021/6/1 21:21:34 來源:海峽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5月28-30日,2021中國腸道大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設立了20+個學術分會場,邀請包含13位兩院院士、20位國外頂尖專家在內的國內外腸道領域學術專家作200余場學術報告5月28-30日,2021中國腸道大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設立了20+個學術分會場,邀請包含13位兩院院士、20位國外頂尖專家在內的國內外腸道領域學術專家作200余場學術報告;同期舉辦第三屆中國腸道產業大會,設立8個產業論壇時間段,邀請先鋒腸企的企業家和企業代表作80余場產業演講。
中國腸道大會在之前已產生巨大影響力,時隔兩年后舉辦,更是受到了空前的關注和參與,吸引了參會觀眾6000余名。2021中國腸道大會由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西安)、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腸道菌群分會聯合主辦,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承辦。
三天會期,內容多樣,干貨滿滿,現場火爆程度可見一斑,那下面就讓記者帶領大家領略一下本次腸道大會的5大亮點吧!
亮點一:方向多元,內容混搭
中國腸道大會是腸道領域頂尖學術盛會,本次大會的參會者來自微生物、免疫、生化等基礎領域,消化、內分泌、腫瘤等臨床領域,藥學、食品科學、動物營養等應用領域,專業涵蓋生物、醫學、藥學、食品、農林、畜牧、基因組、營養等。可謂是全方面覆蓋腸道科學的各個方向,充分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再也不怕“眾口難調”。
不僅如此,本次大會學術會議與產業會議同期舉辦,雖然學術會議為主,但是產業會議也大咖云集,精彩紛呈,邀請了益生菌、益生元及膳食纖維、基因組學及檢測、新藥和新療法研發、醫療器械、健康管理、營養保健、特醫食品等眾多領域的企業家和企業代表。兩場會議既有區分又有融合,產學研專家可在會場、展區、晚宴等展開充分交流,共話、共議腸道領域未來。
亮點二:重度垂直但影響面極廣
大會的核心主題緊緊圍繞“腸道”二字,而腸道與多個學科、多個方向都緊密相關,從微生物到免疫,從消化到腫瘤,從食品科學到動物營養等,人醫、獸醫、甚至法醫都在關注腸道,儼然,腸道≈大半個大健康。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本次大會吸引到的“腸外人士”——來自神經、精神、感染、腫瘤等領域的醫療專業人士遠超之前,參會觀眾更是超過6000人,其中僅參加開幕式主會場的觀眾就有3000余人,影響力極大,影響面極廣。
為了滿足無法到場的觀眾的求知心,主辦方更是為部分會場開設了現場直播,并在《熱心腸日報》隔日發布“2021中國腸道大會專刊:學術演講現場記錄”,用短短200字提煉演講內容,傳播大會精華!
亮點三:成色和分量十足
本次大會的參會嘉賓和企業也是規模空前,在學術方面,本次大會總共邀請到了13位院士任主席/名譽主席,20位國外頂尖專家以及百余位中國腸道頭部專家到會。在產業方面,中國頭部藥品、食品企業積極參與,并紛紛派出一把手,創業新星和新晉IPO企業也參與其中。
過去兩年腸道領域可謂突飛猛進,因此本次大會還特別開辟3000平米用作壁報區,設立 “腸道中國2019-2021”主題展覽。本次展覽上共展出500余張壁報,其中含近300張學術壁報,近百家企業壁報,近百家研究機構壁報,充分展示了兩年間在中國取得的腸道學術研究、臨床和產業轉化成果,彰顯學術蓬勃發展,產業欣欣向榮。
此外,在大會開幕式上,在數千名觀眾的見證之下,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腸道菌群分會正式成立,這是首個以“腸道菌群”命名的學會分會,學會擬結合基礎研究、轉化研究和臨床研究的專業力量,期望能夠促進領域內專家力量的交流合作,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及生物物理學在這一新興領域的長遠布局和發展。
亮點四:傳播正能量聲音
本屆大會已是第三屆中國腸道大會,一如既往,本次大會繼續堅持了以下三個原則:
1. 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呈現學術研究:大會堅持對講者的干貨分享倡議,確保學術會議的高水平,也確保基于科學研究、數據傳達研究進展。
2. 準確解讀傳播腸道健康知識:大會鼓勵講科學、重循證,客觀和準確解讀科學研究成果,拒絕偽科學傳播。
3. 后營養保健時代的正能量聲音:大會推崇規范推進臨床和產業轉化,推動更多標準建立,并推進行業自律自凈。
在這三個原則之下,本次大會再次為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兼有的知識盛宴。記者也是不禁感慨,幾年過去,腸道大會規模越來越大,口頭報告、壁報投稿、熱心腸獎學金申請、企業贊助和參與數量不斷創新紀錄,但是熱心腸研究院的初心不變,繼續堅持以“愛腸道、愛學習、愛整合”,倡導“循證、科學、可持續”,為推動中國腸道領域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亮點五:科學組織與廣泛參與度
中國腸道大會堪稱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以腸道為主題的學術和產業大會,面對如此之規模的盛會,記者不禁好奇,是如何做到如此有序有秩,尤其是在疫情尚未平息之際。
本屆大會執行主席、創始發起人、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藍燦輝介紹說,我們建立了《中國腸道大會章程》,這一制度建設保證了腸道大會的組織有章可循,各項工作按照章程嚴格推進。此外,我們還采用了發起人和主席團的眾包協同的工作模式,獨特機制確立的7位發起人高效協同,數十位業內專家組成的主席團緊密協作,促成了參與度極為廣泛的大會。
腸道大會的7位發起人除了藍燦輝先生以外,還包括南京醫科大學張發明教授、陸軍軍醫大學魏泓教授、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教授、中科院微生物所王軍教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周宏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
藍燦輝先生接著補充道,而且,我們本次大會的組織積極利用IT互聯網工具、平臺提高組織和宣傳效率,充分調動全領域的研究機構、企業、個人積極參與,從而保證了會議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不得不說,在這樣的機制之下,也難怪中國腸道大會越辦越盛大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