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端午的風味江湖,最好吃的竟然是它
2021/6/3 12:13:20 來源:搜狐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眼瞅著就是端午佳節,不管愿不愿意承認,國人的節日總是和美食、味道相互聯系,心心念念的鄉愁和美好,很多時候都著落在家鄉的味道上。提起陜西人的端午味道和記憶,如果說粽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的話,那么對南北跨度1700多里的關中、陜北、陜南而言,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端午節味道。眼瞅著就是端午佳節,不管愿不愿意承認,國人的節日總是和美食、味道相互聯系,心心念念的鄉愁和美好,很多時候都著落在家鄉的味道上。
提起陜西人的端午味道和記憶,如果說粽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的話,那么對南北跨度1700多里的關中、陜北、陜南而言,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端午節味道。
-01-
關中平原作為大秦帝國龍興之地,我想端午節的起源肯定不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屈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端午的前后有著特殊鳥叫聲,一聲聲的“算黃算割”,預示著關中農忙時刻即將到來。
借著端午節的到來,彼此之間的走動往往表達著關心和愛意,詢問長輩的身體狀況、孩子的學習成長、家庭的狀況等等,忙忙碌碌的生活,在這時候會顯得溫馨而從容。
端午節它經常處在麥熟時間前后,在陜西關中被賦予了更多的家園色彩。
當麥子泛出杏黃色的時候,正是端午節臨近的時候,在關中平原上流傳著“麥稍黃,女看娘,一包點心二斤糖,你不看娘麥不黃”的說辭,出家的女子,哪怕在忙也要在這個時候,回娘家走一走,一包點心、二斤糖很大程度上是個泛指,但在這一天的團聚上,關中人的家里總是少不了粽子、綠豆糕、油糕這類甜食。
關中的粽子少了南方的五花八門,里往往只有大棗、豆沙、純米三種,當粽葉的清香融入到糯米之中,筋道、爽滑的口感,在佐以蜂蜜的甘甜。
農歷五月最愜意的事,就是咥一兩個蜂蜜粽子。
端午愛吃甜粽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很多關中人人真正的心頭好,可能會是酥的掉渣的熱油糕。
炸油糕的技巧性絕對不輸給包粽子,和面、燙面、配餡、下鍋、油炸,高溫之下裹在面團里的糖充分溶解、快速滲透,油糕不斷的膨脹,變得愈發蓬松,入口香酥掉渣。
千萬不要瞧不起,看似不起眼的綠豆糕,它入口松軟甘甜,卻無油膩之感,要知道在古代綠豆糕可是名副其實的藥膳,有著消暑解渴的功效
-02-
翻過秦嶺來到漢民族的發源地漢中,這里有著區別于關中平原的端午特色,漢中獨特的地理位置,讓他在飲食上博采川陜特色,對于那些講究的漢中人來說,真正好吃的端午粽子,那只能是用自己撿的筍殼、自家的糯米制作出來的。
只有用筍殼制作的粽子,才能被稱為真正的“傳統的粽子”,筍殼是竹筍衣,它伴隨著竹筍的長大,筍衣越變變大,最后自然脫落,看起來雖然沒粽子那么鮮艷好看,可煮出來的粽子卻帶著竹葉的清香。
端午吃粽子各地都大同小異,但你可能想不到,漢中人的端午美食里往往還離不開大蒜的存在,特別是對于新婚夫婦而言,在端午前后,娘家人會帶來消暑納涼的物品,艾草驅蚊、香囊送福,除了粽子之外,新娘子還會給大家煮雞蛋、煮大蒜。
煮熟的大蒜帶來味道的蝶變,在辛辣味降低的同時帶來獨特的香味,只需要輕輕輕一嚼,蒜蓉便滑進口腔,帶給味蕾特別的刺激,據說端午食蒜有著防病保健的寓意。
當漢中人為端午的到來撿筍殼的時候,同樣位于陜南的商洛人,則更鐘情漫山遍野的槲葉,每逢端午前夕,許多市民甚至取舍山采摘槲葉。
粽子、油糕雖然都是商洛人端午必不可少的主角,但商洛人認為最好吃的粽子粽子,必須用槲葉來制作。
得益于商洛特殊的氣候條件,生長在這里的槲葉樹低矮,其葉厚實,因此可以包出一斤多重的長條粽子。
在端午節前,成熟槲葉會散發出獨特的濃郁香氣,商洛人就地取材采摘槲葉,將其陰干去其澀味,然后在包上粽米煮熟,槲葉特有的氣息,和糯米結合起來,讓香味愈加沁人心脾,更帶著濃厚、回甘的特別口感。
在商洛,端午節當天也講究女婿給老丈人送粽子、油糕,而岳母則要煮些雞蛋涂成紅色,寓意紅紅火火,在弄上熱菜涼菜,再喝點兒雄黃酒,推杯換盞之間,拉近的是彼此的感情。
-03-
民風淳樸的陜北人也不會在端午節虧待了自己,粽子的清香和紅棗的香甜,從來不會缺席這個節日。
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陜北地區,粽子保留了它最初形狀。
粽子在古代被稱為角黍,角黍指的是將黍米包裹成牛角狀,而在陜北許多的縣志中多有“五月五日,飲雄黃酒,戴艾食米棗角黍“的說法,而在陜北“牛角粽”才是粽子的完美形態!
不同于南方或者如今關中、陜南使用糯米的做法,陜北的傳統牛角粽,粽子餡主要由黃米、小米、大棗、砂糖構成等,在制作流程上,雖然和關中、陜南兩地沒有區別,可等到剝開粽葉,你才會發現大有不同。
上等的陜北紅棗是制作粽子的必備食材,大棗,紅中泛黑透紫、皮薄個大,棗肉杏黃而香甜,粽子里還不能缺少就是在陜北獨特的氣候、地域環境下生長出來的糜子。
相比起糯米粽,陜北的黃米棕則更富有層次感,咀嚼中能感覺到黃米的顆粒感,因地制宜的牛角粽,當地人可以說把身邊最好的食材都塞進了粽子里。
如果說西安人常見的粽子是白玉色,那么陜北人的粽子則是金燦燦,輕咬一口,顆顆飽滿黃米,給人帶來區別糯米粽韌勁。
看完了關中、陜南、陜北各地的端午美食,我們會發現陜西人的端午總是和香甜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它發端于舌尖,縈繞在唇齒,甜蜜裹口的背后,也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粽情端午
中/國/傳/統/節/日
在吃這件事情上,千百年來中國人比誰都認真,端午是相聚時刻,眼瞅著節日即將到來,走親訪友的時候,出門手里肯定都少不了一個沉甸甸的禮盒。
作為陜西食品界的著名品牌,紅星食品為你帶來更懂陜西人口味的端午節禮盒,粽子、綠豆酥、黃酒,一次解決你端午節的所有需求。
一份端午禮盒,承載的是傳統文化,也寄托著對美好未來的祝福,作為“新中式糕點”的代言人,在國潮設計的背后,性價比也是非常高。
20年來陜西人對紅星食品耳熟能詳,在好不好吃上有著十足的發言權,對于這款端午禮盒,我可以拍著胸脯說:
想吃好吃的粽子,買它!
想吃好吃的綠豆酥,買它!
想喝古法陳釀黃酒,買它!
想要端午送禮有面子,買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