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核”獻禮建黨百年,中建鐵投在穗多個重點項目迎來重大施工節點!
2021/7/8 13:00:11 來源:中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齊齊竣工、順利開園……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即,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職工奮勇爭先,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充分發揮EPC管理優勢,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重點項目朝著各大工期節點沖刺,高質量完成多項建設節點齊齊竣工、順利開園……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即,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職工奮勇爭先,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充分發揮EPC管理優勢,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重點項目朝著各大工期節點沖刺,高質量完成多項建設節點,向建黨百年交出了一份份圓滿答卷。正式開園,未來可期的“中國納米谷”!
6月28日,由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廣州科信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開發,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園。
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本次開園的為一期工程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總占地面積約300畝,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主要用于開展納米光電磁器件、納米傳感器、納機電系統(NEMS)、智能超級測量技術、人工智能相關的納米器件與設備等研發。
項目采用EPC總承包模式,涉及設計、采購、施工、安裝全過程的工作。項目管理團隊充分發揮EPC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優勢,提前籌謀總體工期策劃,系統梳理主要施工工序流程,建立施工工序穿插模型,有效減少工作面閑置。項目從建設方案審批到下發工規證僅用時2個月,方案設計到施工用圖審查耗時僅185天,進度比同體量工程領先了整整半年時間,創造了廣州市首個EPC項目“當年設計、當年報建、當年開工、當年封頂”的新“黃埔速度”。
疫情期間,項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聯合業主方為1200余名復工人員免費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成為黃埔區首批復工復產企業。期間項目耗時45天建成黃埔區最大的數字科技智慧展館,15天完成項目排水、管道鋪設等小市政工程……廣州市委書記兩次前往項目調研,對項目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項目全面建成后將集聚全國最優勢納米戰略資源,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打造國家納米產業發展先行示范區和國家納米產業聚集主要承載區,成為未來中國納米上市企業的“搖籃”。
匠心建造,鑄就“智慧之城”!
6月30日,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南起步區的中新國際智慧產業園項目現場彩旗飄揚,氣氛熱烈。經過數百名建設者們從2018年底至今的900多個日夜的辛勤奮戰,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建設的中新國際智慧產業園一期工程正式竣工。
中新國際智慧產業園是廣州市重點工程,規劃用地總面積為6.4萬㎡,總建筑面積為18.33萬㎡,致力打造以智慧科技產業為核心的全球化產業生態圈,聚焦發展物聯網、大數據、云生態為首的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以智慧家居、智慧出行、智慧辦公、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世界領先應用場景,使園區成為智慧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協同的發展平臺。
項目規模大、工期緊,為保證群塔安全作業,項目采用塔吊安裝防碰撞系統和塔吊吊鉤可視化系統,實現全方位可視化控制。建設過程中項目還使用密閉空間定位系統、安全帽定位器、塔吊螺栓松動警報器等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新技術和新工藝,讓施工安全看得見,有效降低項目安全風險,成功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零違規”,并于2020年6月成功承辦了廣州市2020年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羊城行”現場觀摩會,安全管理成果獲外部參觀單位高度認可。
項目秉承精益建造理念,堅持科技引領,全面打造智慧工地,應用BIM技術模擬施工,隨時隨地直觀快速地將施工計劃與實際進展進行對比,同時進行有效協同,成功減少建筑質量和安全問題等問題。項目還運用了建筑業十項新技術中的鋼筋混凝土技術、鋼結構技術等7大項25小項,目前已立項廣東省建筑業十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
通了!驚艷羊城的壯美“藍飄帶”!
6月28日,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建設的廣州區塊鏈國際創新中心人行天橋正式開通。
該項目是廣州市跨主干道路最長的鋼結構景觀人行天橋,采用獨特的雨篷設計,雨篷結構沿橋梁軸線方向跨度大,
橋梁平面布置摒棄常規的圓形或者矩形,采用如同飄帶一樣動感的線條圍繞其中,在空中俯瞰猶如飛舞科學城上空的藍飄帶。
項目管理團隊堅持科技引領,先后形成了2項實用專利和2項發明專利,進一步豐富了在中心城區人流、車流密集區域條件下的橋梁施工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自進場以來,項目持續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現場建設條件復雜、遷改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等難題,為疏解項目困境,管理團隊主動出擊,針對項目周邊管線多導致遷改困難的難題,與設計單位聯動優化墩柱位置,細化管控區域對周邊管線進行全生命周期防護,減少遷改對項目工期的影響;為了克服交通疏解困難大、車流量大的問題,項目部利用BIM技術模擬,通過三維空間對交通疏解方案進行可視化梳理推演,有效節省建設工期。
廣州區塊鏈國際創新中心人行天橋開通后,不僅將有效解決附近居民出行的不便及橫穿過街帶來的安全隱患,更將成為羊城一抹新的亮色。
“建證百年,同心筑夢。公司將不負使命,以匠心鑄就精品,以實力打造標桿,高質量完成一項項精品工程,以一次次優質履約向建黨百年獻禮。”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仲崇濤堅定地告訴記者。(通訊員:周文靜 王年旭 馬兆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