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專家談碳中和將使中國增長模式發生根本性變化
2021/7/27 17:43:26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將迎來兩個最重要的長期變化:“碳中和”和數字化。基于目前的核心競爭優勢,這兩大變化也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抓手。他山石智庫全球專家資源管理機構,力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前IMF副總裁朱民先生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前IMF副總裁朱民
碳中和使中國增長模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將迎來兩個最重要的長期變化:“碳中和”和數字化。基于目前的核心競爭優勢,這兩大變化也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9月,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所謂“碳達峰”是指,經濟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則是指,企業的等經濟主體通過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十四五”期間,中國將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
實現“碳中和”與制造業有著重大關系。“碳中和”不是碳排放,也不僅僅是環保,它是整個中國經濟基礎的重構、整個制造業的重構、整個增長模式的根本變化。“碳中和”不僅是能源部門的顛覆和革命,更是傳統經濟結構的再造,是生產方式的根本變化。
中國若能從這里出發走出一條成功路徑,就能顛覆過去將近300多年來由英國工業革命主導的世界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一種新的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也許,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完全新的經濟體,這是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從時間跨度上來看,中國計劃用30年時間從“碳達峰”走向“碳中和”,而歐美國家大多計劃用60年來完成這一過程。更短的時間意味著,相關的變化將“極其劇烈”。
最重要的改變在于,到2060年GDP翻兩番的時候、能源消耗幾乎與今天保持同等水平,這意味著能源利用效率要提高四倍以上。如此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核心依托仍在于創新與科技。這是未來40年中國經濟的最大機遇、推力和挑戰。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為54%。而到2050年,中國能源消耗總量比今天要低,煤炭占比也將降至極低水平。整個能源行業將被根本性顛覆。具體而言,到2050年,能源消耗最大的三大產業的消耗量都要減少:工業減少26%、汽車業減少27%、建筑業減少26%。
與“碳中和”相關的科技創新投資,機遇也是巨大的。按“全球把溫度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這一目標推算,2020年至2050年,中國能源系統需新增投資約100萬億元,約占每年GDP的1.5%至2.0%。若以“控制全球升溫幅度在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估算,新增投資將達到約138萬億元,超過每年GDP的2.5%。對大灣區來說,和所有這一切有關的制造業,都要跟著能源標準的變化而謀變、都要進行科技創新。
他山石智庫擁有從院士到諾獎得主的全球頂級專家天團,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托馬斯薩金特、讓·梯若爾;中外院士倪光南、戴瓊海、李培根;商界領袖尤瓦爾赫拉利、馬斯克;科學家人工智能女王:卡塞爾、、暢銷書《未來簡史》作者kk凱文凱利及眾多經濟學家、名校教授等國內外千余名專家資源。專家領域涵蓋經濟、金融、新基建、人工智能、大數據、5G、工業互聯網、新材料、碳中和、生物醫藥大健康、文化創意等。
部分項目:
麻省理工(MIT)實驗室引進落地濟南、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天津世界智能大會、重慶智博會、貴陽數博會、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阿里新經濟智庫大會、騰訊粵港澳大灣區論壇等。
主要業務:
1. 高端會議論壇策劃及發言嘉賓邀請
他山石智庫為政府、企業、媒體、機構等舉辦的峰會論壇提供高品質策劃及發言嘉賓邀請。
2. 專家名人引進、代言、背書
他山石智庫為企業、地區在品牌、產品、技術等方面提供頂級國際專家背書,包括首席科學家、技術顧問、企業顧問、文章輸出等。
3. 城市招商引資
他山石智庫依托多年來積累的權威媒體、企業、商業協會組織、商學院、投資圈等資源,助力城市招商引資工作開展。
注:文中觀點來源于“黃埔金融峰會”暨“影響力•中國”時代峰會的現場分享,有刪減,未經本人審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