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15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召開 湖州受邀作案例分享
2021/9/27 14:53:45 來源:十安熱線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9月27日~28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在云南昆明召開。本次論壇由《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生態環境部、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聯合主辦2021年9月27日~28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在云南昆明召開。本次論壇由《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生態環境部、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聯合主辦,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等8家機構承辦,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書伊麗莎白·穆雷瑪、中聯部陳洲副部長分別致開幕詞,來自五大洲30余個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及利益相關方代表400余人與會。
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的八個平行活動之一,是從沙姆沙伊赫到昆明行動議程的重要活動,為公眾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對話及經驗分享交流平臺。
國網湖州供電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函韻受邀參加本次會議,并在“各界攜手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的機遇與挑戰”圓桌討論會上,王函韻以“長三角生態能源碳匯基金”為平臺載體,從增匯減排、生態保護的角度進行全面介紹。王函韻提到:“基金主要用于搭建履行社會責任、改善生態環境,將義務植樹與減少碳足跡有機結合,倡導公眾以“購買碳匯”的低碳方式履行植樹義務,創新義務植樹形式,實現‘足不出戶、低碳植樹’”。
據了解,“長三角生態能源碳匯基金”由湖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共同倡議發起,旨在立足長江三角,推動推廣生態能源,發展碳匯事業,應對氣候變化,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從2020年6月成立至今,長三角生態能源碳匯基金已開展多次活動,如“生態綠電·碳匯橫沙”、“從南太湖出發,愛和希望一起種下”為主題的公益植樹活動,“2022亞運會綠色電力碳匯公益林”項目也計劃將在湖州市種植300畝左右的公益林,預計20年內可吸收二氧化碳6000噸左右,其意義深遠。
另外,基金還協同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和張北縣石灣子村啟動“電靚東奧”分布式光伏綠電公益項目,并向張北縣捐贈光伏系統設備。
同時,長三角生態能源碳匯基金參與了國家電網數字經濟平臺新能源云建設,助力上線了碳排放監測、工業碳效碼等系列場景,建設并啟動了碳普惠項目,加快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長三角生態能源碳匯基金正在利用自身力量向外界推動推廣生態能源,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