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連續三日聚焦鹽城黃海濕地,“自帶飯勺的小鳥”萌出圈!
2021/10/13 14:44:14 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作為黃海濕地的新晉網紅,勺嘴鷸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體長14至16厘米,全球只有600多只,屬于極危候鳥,因嘴型像一把小勺子,被鳥類愛好者親切地稱為“自帶飯勺的小鳥”。“自帶飯勺的小鳥“驚艷亮相,探尋解密勺嘴鷸食譜……連續3天,央視新聞頻道推出特別節目《尋找勺嘴鷸》,將直播鏡頭聚焦鹽城條子泥濕地,向世界講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鹽城故事”。
全球關注
全網尋“勺”
央視新聞直播間特別節目《尋找勺嘴鷸》迎來完美收官!3天來,我們跟隨直播鏡頭從風景秀麗的觀景臺、720畝高潮位棲息地,一路向北,深入到候鳥覓食的灘涂區及萬畝高潮位棲息地,直擊廣袤灘涂數十萬候鳥遷飛的壯麗景觀和獨特而豐富的動物世界。
直播中,深入潮水剛退的灘涂上,一只自帶飯勺的小鳥闖入鏡頭,“小勺子”驚艷現身央視直播鏡頭,鹽城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效也受到多方關注。
“自帶飯勺的小鳥”萌出圈!微博話題閱讀量超8800萬!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集中關注!
作為黃海濕地的新晉網紅,勺嘴鷸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體長14至16厘米,全球只有600多只,屬于極危候鳥,因嘴型像一把小勺子,被鳥類愛好者親切地稱為“自帶飯勺的小鳥”。每年的8-10月,“小勺子”都會長途跋涉來江蘇鹽城的黃渤海濕地候鳥棲息地。
“小勺子”為何青睞鹽城?這里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77萬公頃海岸型濕地,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節點,也是勺嘴鷸漫漫遷徙途中重要的“停機坪”和“加油站”。
“鹽城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是候鳥不可替代的中轉站,在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形成的成功經驗舉世矚目,總結好、推介好‘鹽城實踐’就是我們制作這期節目的初衷。”央視特別節目攝制組主創人員徐大為如此闡釋。
遺產地修復
成“全球特別推薦案例”
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昆明召開。大會期間,COP15中國館主題展區展出鹽城黃海濕地保護管理案例,鹽城也受邀參加相關論壇。值得關注的是,鹽城以”恢復鳥類棲息地為目標的基于自然解決方案”成功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
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鹽城聲音,更有鹽城貢獻。
近年來,鹽城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工作在全球生物多樣性領域中一直處于熱點區域,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發揮了積極的領導作用和示范作用,后申遺時代鹽城所做出的務實行動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數據顯示,鹽城濕地有5個植被型組,11個植被型,73個群系以及19目52科416種鳥類,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7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81種,約占全國鳥類的三分之一,濕地水鳥種類占全國水鳥種類的60%,鳥類多樣性極高。
這些數字,如同一個縮影,見證鹽城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付出的努力,也詮釋著生物多樣性之于鹽城和世界的意義。
創意文化IP
傳播“鹽城聲音”
世界自然遺產,鹽城最響亮的城市IP,也是世界的通用語言。
依托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黃海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蘇風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江蘇黃海濕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公司負責開展濕地申遺標準化,濕地文化品牌建設、傳播、運營,文化IP開發與數字化營銷等工作,不斷充實后申遺時代品牌創建和宣傳力量。
江蘇黃海濕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可愛呆萌的“小勺子”自出圈以來非常受到觀鳥人群的喜愛,但是如此堅強的小勺子家族處境并不樂觀,極需得到大眾的關注和喜愛。
為呼吁更多人保護勺嘴鷸的棲息地,江蘇黃海濕地文化公司文創團隊以極危物種勺嘴鷸為創作原形,孵化了鹽城濕地生態文化IP——“Little Spoon鹽小勺”,讓大眾認識并喜愛這種充滿活力的小動物。
Little Spoon鹽小勺
鹽小勺,昵稱小勺子,英文名Litle Spoon,誕生于2020年12月。整套IP以極簡線條勾勒出勺嘴鷸的外形特征,通過觀察勺嘴鷸在遷徙過程中的生活習性為靈感,創作了小勺廣播體操、跳舞的小勺等一系列IP形象及“不是菜鳥的鹽小勺”系列文創,體現其小巧憨態的身體里隱藏著堅韌可愛的性格。
黃海濕地文化公司文創團隊以“鹽小勺”IP為主元素,從衣食住行娛等方面進行開發,設計出“不是菜鳥的鹽小勺”系列文創,通過文創產品活化濕地之美,傳承遺產品牌價值。
創作者將可愛的小勺子設計成生動呆萌的卡通形象,呈現在文具、餐具、胸針、馬克杯、辦公套裝等幾十種類別。“鹽小勺”以文創IP的特有語言,講好鹽城故事,傳播鹽城聲音,讓“世遺名片”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