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檢驗檢測科技創新聯盟打造強有力的支撐產業升級科創助推器
2021/11/2 13:47:27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山水林田湖草,一個也不能少,才能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圖卷;上中下游企業百舸遨游,產學研用協同合作,才能繪就產業集群的美好畫卷。山水林田湖草,一個也不能少,才能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圖卷;上中下游企業百舸遨游,產學研用協同合作,才能繪就產業集群的美好畫卷。
踐行“三高四新”戰略,湖湘大地處處涌動實干熱潮。
“壯大創新主體,完善創新鏈條,引聚創新人才,構建開放包容創新生態,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主戰場上,湖南省科協堅持“四個面向”,堅持自立自強,聚焦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科技創新前瞻布局,加快培育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圍繞“科創中國”服務行動和建設要求,以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重點,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發揮科創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國內外科技項目合作、技術對接、人才交流等活動,推動優勢產業、骨干企業、高等院校、科技領軍人才等對接合作、協同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融合,不斷夯實產業創新要素基礎,營造創新生態,更好引領和驅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從食品檢測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到基因檢測預防遺傳疾病,生產制造質量設施,再到環保檢測守護藍天碧水,檢驗檢測科技產業與人們的生活生產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當小小的傳感器配上智慧大腦,當服務為民的檢測產業遇上數字化的“智能引擎”,雙鏈融合,引發無限想象。透過“工業之眼”,轉動“大數據”“傳感器“的萬花筒,錦繡瀟湘“智檢”之景滿目琳瑯。檢驗檢測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八個高技術服務業領域之一,不僅是產品質量保障的“測試器”,也是產品走向全球市場的“通行證”。
質量是發展的基石,檢驗檢測是質量的保障。一個國家是不是質量強國,不僅反映在質量競爭力方面,也反映在是否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引領國際標準制定以及全球范圍內廣泛應用的技術標準。提升專業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培育、發展本土檢驗檢測企業,打造全國標準化策源地,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質量技術創新體系,將檢驗檢測產業鏈建設作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一批基礎性、公益性和產業共性技術瓶頸,鼓勵檢驗檢測機構參與設計研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提升我省優勢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作好質量基礎設施支撐保障。
春華秋實,唯奮斗者進。數據顯示,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國家級、省級質量技術中心46個,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1個,國家級、省級平臺138個,檢驗檢測機構總量達2065家,質量基礎設施全產業鏈企業總數突破3000家,實現產值268億元,帶動就業崗位15萬余個……湖南檢驗檢測產業鏈科技創新用一個個閃亮的數據當仁不讓地扛起了“中部檢驗檢測之都”的大旗。
北倚岳麓山,南靠大王山,洋湖河畔,岳麓大學科技城高校科教資源豐富……位于湘江西岸的岳麓高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從一個縣屬開發區,到成為全省唯一的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岳麓高新區走出了一條專而強、特而精、新而美的發展路子,先后獲批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合示范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等六大“國字號”平臺,建成產業承載空間98.6萬平方米,進駐檢驗檢測機構152家,涵蓋建筑工程、生命科學、貿易保障、環境質量、工業品、消費品等領域,服務范圍覆蓋中部、輻射全國。集聚人工智能企業7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幅14%。湖南省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內,湖南檢驗檢測產業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活力迸發、蓬勃發展,檢驗檢測認證總部、中國計量院長沙基地、智能網聯汽車國檢中心、智能傳感研發中心、高端儀器設備研發中心、智能無人測試中心、國家標準創新基地成功落戶等使產業鏈迅速做大做強,在湖南制造走向全球市場中展現湖南擔當,特別是依托專業特色園區優勢資源,積極打造國家標準化體系示范區,研究、制定、使用先進標準,形成全國標準化引領示范效應,提高產品服務的國際競爭力。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讓高成長企業引領科技創新示范。圍繞“三高四新”戰略,湖南著力引進、培育一批檢驗檢測行業“瞪羚企業”。成立僅3年的湖南仕博測試技術有限公司經過2年技術研發蟄伏期,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用標的物”被“中汽研”“上汽研”等行業權威定點采購,自主研發的全球最薄“智能網聯方向操控盤”已遠銷歐美發達國家,首年投產實現產值超千萬元;2018年進入湖南的湖南蘇試廣博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檢測能力已涵蓋航空航天、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多個行業,達到146項國家標準,為三一、中車、中船重工和中國航發等上千家企業提供“點對點”測試技術服務,助力先進制造企業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術,為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2020年6月,該公司為湖南某電子科技公司衛星導航仿真信號回放設備設計實施的環境試驗及EMC試驗大獲成功,確保該設備順利實現量產,有力支撐了我國某型號水陸兩棲飛機的自主研發。而孵化出大疆創新這樣的超級“獨角獸”企業的李澤湘以異于常人的敏感和遠見,在湘成立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搶灘物流重卡智能駕駛的風口,并贏得了互聯網巨頭百度的青睞,與百度Apollo在重卡無人駕駛領域開啟正式合作。
打造強引擎、構筑硬支撐。去年,檢驗檢測產業鏈企業繼善高科、賽恩斯科技分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二等獎,科學技術創新在中部占有一席之地。致力科技專家(院士)工作站由中南大學、北京大學、西南交大教授領銜,云集地球物理勘探、安全信息工程、巖土工程、地質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計算機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眾多專家共同參與的技術創新與研發平臺。今年10月,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長株潭)在岳麓高新區揭牌正式入駐湖南省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生機盎然的湖南檢驗檢測科技創新大軍里,中機國際檢測、申億五金檢測、湘建智科檢測、湘江智能等“小巨人”企業加速成長,科技創新“雁陣”展翅高飛,為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持續賦能。
今年5月,省科協立足本區省實際情況,系統謀劃創新發展新路徑,落實長株潭三地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戰略,在經過調研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由湖南省檢驗檢測學會聯合核工業230研究所、省產商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省計量檢測研究院、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中大檢測、省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協會、省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國家電子陶瓷國檢中心、國家軌道高份子材子國檢中心等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較強的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發起組建湖南省檢驗檢測科技創新聯盟,科技聯盟將以檢驗檢測產業的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促使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技術創新層面展開有效合作,圍繞檢驗檢測產業技術創新鏈條,創新檢驗檢測產業的“政產學研用”結合機制,創新共性關鍵技術,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整合湖南省乃至全國的檢驗檢測資源,促進相關科技成果轉化,逐步形成新的合作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經科技聯盟理事會審議,又公開從檢驗檢測、科技創新、產業鏈多領域通過主動申報、資格審查、會議遴選、多重把關,成立了248人檢驗檢測科技創新專家技術委員會,打通科技產業鏈產學研用之間的互通壁壘,形成檢驗檢測科技創新共同體和產學研用有機整體協同創新的‘磁場效應’,推動創新資源加速釋放,為企業、科研院所、機構提供質量基礎的檢測高技術服務,解決生產、科研、創新等方面的技術難題,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新產品的研發周期,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提高檢驗檢測整體行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保障支撐能力和滿足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檢驗檢測服務業的需求,共同助推湖南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
開拓視野格局,科技創新聯盟成員主動對標國內先進,切實做到主動服務、靠前服務,突出工作實效,為企業提供高質量服務增強企業對聯盟的信任度,讓企業真正滿意。長沙、衡陽成功躋身“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行列,將為打造國家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更高水平的國家創新型城市、促進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蘇試廣博、安博檢測服務于工程機械、汽車、新材料檢測;通量檢測、廣綠檢測、廣東省食品湖南分公司服務于食品檢測;博奧檢測、核子基因、賽哲醫學、江河華晟、美聯醫學等服務于生物醫藥檢測。定期沙龍、學術交流、科技服務、高峰論壇、學習考察等科創活動不間斷,辦出質量、辦出效果。5月14日,由湖南省檢驗檢測科技創新聯盟舉辦的2021智慧岳麓·檢驗檢測數字化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長沙佳興世尊酒店隆重舉辦,中大檢測(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在會上拋出了檢驗檢測產業與數字化智能引擎雙鏈融合的概念,率先將人工智能賦能檢驗檢測,其智能檢測云平臺已接入全國309個項目、3400余萬條數據、服務企業338家,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湖南中大檢測等企業為代表的“檢測+智能”品牌,正成為一張張閃亮的湖湘名片,星光熠熠。
全球信息化革命風起云涌,人工智能、傳感器、大數據等新產業新業態競相涌現。為探索“如何加快湖南的檢驗檢測產業創新發展”的產業鏈技術協同新模式,今年9月24日,科技創新聯盟專家服務團走進大型央企——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研討加強服務模式創新,抓數字化改革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數字化應用與檢驗檢測融合滲透,從提供單一檢測服務向數字化、智能化、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轉變,推進各檢驗檢測機構及產業鏈上企業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基礎技術進行融合,推動檢驗檢測產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提升產業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在長株潭一體化進程中積極作為,使檢驗檢測科技創新聯盟在我省企業、產業轉型升級做出更大的貢獻。
提升科技創新能級,如何作為?產業服務、質量提升、技術創新、政策解讀、人才培育等五大行動在聯盟如火如荼展開。10月15日,省檢驗檢測科技創新聯盟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副院長李慶先,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馬繼軍,湖南省質量協會秘書長楊凡球,湖南省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協會理事長張燕,湖南省檢驗檢測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祥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兼副所長張立強,湖南省水力機械檢測站副站長張奇志,長沙新一代半導體研究院副院長楊衛國,長沙岳麓高新區經發局副局長楊朋等專家先后深入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為幫助解決生產、科研、管理體系以及創新平臺、知識產權、技術創新和質量管理面臨的創新升級難題等科技服務,并加強聯盟同成員單位、高校間的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雙向交流,共同助力湖南企業產品和標準“走出去”。
產業騰飛如魚躍“龍門”,平臺躍升“科技創新聯盟”添翼,在踐行“三高四新”的征程中,湖南省檢驗檢測科創新聯盟將圍繞檢驗檢測產業鏈條科技創新為核心,借助“科創中國”強大的科創資源和組織人才優勢,將“政產學研金服用”等各類創新主體匯聚流轉,聚集我省優勢重點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的創新要素供需對接,聚力推動高端科技創新要素加速聚集、聚力推動科研設施與儀器資源開放共享、聚力推動科技成果與產業快速融合,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實現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在戰略層面的有效結合,共同突破產業發展技術“卡脖子”瓶頸,促進創新主體、創新要素深度融合,支撐產業升級發展,夯實自主科研創新能力建設,共創”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通訊員:陳祥光 鄧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