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遙遠的關系是親情”
2021/11/11 13:43:4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月八日,國慶假期結束的第二天,是小山返杭的日子。原定10點的車票,媽媽六點鐘早早起床準備小山愛吃的“魚香肉絲”,切了小山愛吃的芒果放在保鮮盒內。十月八日,國慶假期結束的第二天,是小山返杭的日子。原定10點的車票,媽媽六點鐘早早起床準備小山愛吃的“魚香肉絲”,切了小山愛吃的芒果放在保鮮盒內。到了告別的時間點,媽媽一路幫小山拉著行李箱到小區門口,看著小山把行李放到網約車后備箱,兩人相擁,笑著說了再見,一切都是那么的愉悅和自然。然而,車子發動,小山再也繃不住了,在車里放聲大哭。倒車鏡里,母親也不停地抹眼淚,對著小山遠去的方向。
今年已經是小山獨自在外的第十三個年頭,這些年忙著學業、職業和戀愛,一年陪伴父母的時間不到兩周,不清楚父母的身體狀況、心理健康,只見老年斑已經爬滿他們的雙手,只覺父母變得更依賴自己,而自己總以“在忙”、“知道了”、“好的”搪塞過去。
同日不同天,子女陪伴的缺失以及父母對關愛的渴望,成為當代子女與父母關系上難以逾越的溝壑。
01
回不去的年輕人
2019年,在探探出具的的《2019年都市異鄉青年調查報告》中,顯示近六成的年輕人全年陪伴父母的時間不足10天。
同時,報告顯示在外時間越長的年輕人回家的次數越少。其中在外2-3年2-3年、3-5年、5-8年的年輕人每年陪家人時間不足10天的比例分別為44.2%、58%、59.8%,而外出超過8年的年輕人,比例高達61.7%。
不少年輕人從十幾歲在外求學,住寄宿學校,開啟與父母的“分居”狀態,一周或是半個月回家一次。到了大學時代,回家的戰線被拉長,演變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寒暑假回家,頻率被降低。而步入職場后,回家就變成一種“奢望”。
年輕人面臨著職場、置業、擇偶、收入等多重壓力,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讓許多年輕感嘆請不起假、生不了病,動輒上千元的支出。精神和物質上的雙壓,讓這個群體不得不負重前行。
與此同時,返鄉也并非易事。前段時間,新榜發表一篇名為《逃出北京做小城網紅:相比得到的,北京的一切不值一提》的文章,里面描述了網紅淘淘一開始從北京回歸家鄉的不適。
“相比于北京,這里沒有氛圍,可交流的人很少,仿佛雞同鴨講;招人難,好工作難找,好人才更難遇;沒有制度,你說什么,他們也聽不懂,依舊我行我素。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我產生重返北京的想法。”
工作節奏、人才密度、認知不對稱,都成為橫亙在“年輕人”與“陪伴父母”之間的大山。
02
“可憐”的父母親
在媒體的一則報道中,一位七十五的老人在去世十天后,才被社區管理員發現。南京一位七十歲的老人,堅持每天為鄰居留門,這個習慣一下堅持了八年之久,老人坦言,子女常年不在身邊,很擔心突發疾病或者死去,都沒有人知道。
九月,美團優選策劃了一系列《讓愛回家》的宣傳片,故事中的主人公賀小雨去年因為疫情,沒能回家國家過年,當她告知父母要回家探望時,母親先是樂開了花,而后“四處”告訴鄰居。為了更多的了解父母,第二天小雨故意告知父母不回來,原本正在興高采烈地做女兒愛吃的煎餅的母親,自言自語道:“不用做了,不回來了”。父母掛了電話之后的落寞,年輕人一定沒有見過。
2019年《啥是佩奇》火了,一經上線當日點擊突破上千萬。叫好聲中夾雜著老年關愛缺失的B面。主人公李玉寶爺爺,因為孫子的一句“要小豬佩奇”,從村里的兒童到放羊朗,再到鄰居,全村上下尋找“啥是佩奇”。
最后,他利用鼓風機為原材料,手工給孫子做了一個“小豬佩奇”的模型,結局引人發笑,卻帶著一點點凄冷。一位努力靠近孫子的爺爺,多多少少總會看到自己父母或爺爺奶奶的影子,雖然有著代購,卻始終用笨拙的方式愛著我們。
未來的中國,老人人口高達2.5億,這里面或許就有我們的父母、母親、爺爺或者奶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呼吁并關愛老年人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
03
“守門狗”為父母打造智能關愛&守護平臺
守門狗是一家致力為天下父母提供安全、居家、智能守護的平臺。創始人郭凌云曾就讀于白求恩大學,是國內著名的眼科專家。談起為何要創立守門狗,郭凌云拋出兩個字:責任。在他很小的時候,爺爺在家中暈倒,多虧了家里的小黃狗及時發出求救信號,才就了爺爺一命。
在后來的歲月里,時時想起這一瞬間。隨著社會養老、孤寡、失獨、空巢老人問題的劇增,郭凌云將聚焦點放在關愛老人產業上。
1)聘請國內大廠技術團隊,打造智能云守護平-守門狗。守門狗創新研發智能手環與APP聯動。打造成一個云社區,提供在線設備數據監測、急救常識知識服務區、熱點資訊推薦,打造豐富的老人運用社區。
2)一鍵云互聯智能手環。除了定位和數據監測外,守門狗智能手環創新增加了“急救藥盒”,裝置可以為外出、突發病癥的老人提供應急藥品,且通過一鍵SOS呼叫,讓設備第一時間與設備人和監護人取得聯系,提供7*24小時醫護值守。
3)多重居家報警器,在發生意外時,可雙重發送信息給監護人。
4)超高分貝蜂鳴器。幫助遇到困難的老人,在身處隱蔽、復雜的居住環境下,也可以快速得到救援。
十月十四號,守門狗平臺正式上線,“日救千人難,守護萬家燈”,在子女和關愛父母之間守門狗搭建起一座橋梁,為缺失關愛的父母,加重了一道“保險絲”,未來,我們期待更多衍生的誕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