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托車產品結構優化 去年出口超1000萬輛
2024/2/6 15:05:46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中國摩托車商會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摩托車產銷1941.63萬輛和1899.07萬輛,同比下降8.81%和11.34%。燃油摩托車實現小幅增長,國內市場基本保持日前,中國摩托車商會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摩托車產銷1941.63萬輛和1899.07萬輛,同比下降8.81%和11.34%。燃油摩托車實現小幅增長,國內市場基本保持穩定,外貿出口明顯增長,連續三年超過1000萬輛;產品結構優化,大排量休閑娛樂摩托車出口增長較為明顯。2023年摩托車行業整體保持了平穩向好的發展趨勢。
中國摩托車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彬表示,2023年,我國摩托車行業一直保持企穩復蘇的態勢,外貿出口下半年以來向好趨勢更為明顯,今年出口再次超過1000萬輛,對行業整體起到了支撐作用,拉動了燃油摩托車的增長。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但從長遠來看,休閑娛樂和城市代步摩托車市場長期向好的需求趨勢沒有改變,我國摩托車產業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他提出未來產業發展將向著強化傳統燃油車的升級改造、推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的開發和使用、推進新能源摩托車、智能摩托車、綠色低碳轉型等方向持續發展。
燃油摩托車銷量增長3%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統計,去年我國摩托車行業完成燃油摩托車產銷1415.13萬輛和1418.01萬輛,產銷量同比增長3.43%和2.85%;電動摩托車產銷 526.5萬輛和481.05萬輛,同比下降30.82%和36.97%。我國摩托車產銷1941.63萬輛和1899.07萬輛,同比下降8.81%和11.34%。其中,二輪摩托車產銷1702.27萬輛和1660.01萬輛,同比下降10.46%和13.23%;大排量休閑娛樂摩托車 (排量250cc以上,不含250cc)產銷51.18萬輛和52.54萬輛,同比下降7.13%和5.06%。三輪摩托車產銷239.36萬輛和 239.05萬輛,同比增長4.93%和4.46%。
去年,跨騎車產銷770.11萬輛和774.38萬輛,產銷量同比增長2.59%和0.87%;踏板車產銷775.72萬輛和728.48萬輛,同比下降21.9%和27.06%;彎梁車產銷156.43萬輛和157.15萬輛,同比增長7.34%和7.59%。從各車型銷量占二輪車總銷量的比重看,跨騎、踏板和彎梁三類車型占比分別為46.65%、43.88%和9.47%。
1-12月,50系列產銷66.18萬輛和67.66萬輛,同比增長21.52%和15.92%;110系列產銷150.52萬輛和151.01萬輛,產量同比增長2.41%,銷量同比下降0.69%;125系列產銷482.41萬輛和479.48萬輛,同比下降1.62%和2.82%;150系列產銷354.8萬輛和 354.59萬輛,同比增長 18.05%和17.64%;200系列產銷89.7萬輛和91.12萬輛,產銷量同比增長6.43%和5.75%;250系列產銷47.17萬輛和47.68萬輛,產銷量同比下降4.94%和2.94%。2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車 (不含250cc)產銷51.18萬輛和52.54萬輛,同比下降7.13%和5.06%。
1-12月,正三輪摩托車產銷239.05萬輛和 238.76萬輛,同比增長4.91%和4.45%。其中,普通貨運三輪車產銷202萬輛和201.43萬輛,產銷量同比增長3.24%和2.56%;普通客運三輪車產銷36.94萬輛和37.22萬輛,產銷同比增長 15.28%和16.23%。
1-12月,燃油摩托車銷量前十名企業(集團)為大長江、隆鑫、宗申、新大洲本田、洛陽北方、五羊-本田、廣東大冶、重慶銀翔、廣州大運、輕騎鈴木,分別銷售187.74萬輛、133.52萬輛、85.54萬輛、76.13萬輛、63.93萬輛、60.26萬輛、57.88萬輛、52.54萬輛、49.03萬輛和40.23萬輛。
1-12月,電動摩托車銷售前十名企業(集團)為雅迪科技集團、浙江綠源、東莞市臺鈴車業、宗申集團、江蘇新日、江蘇淮海、山東巴士新能源、金翌車業、五星車輛、重慶隆鑫,分別銷售221.86萬輛、57.42萬輛、55.42萬輛、41.73萬輛、36.75萬輛、18.37萬輛、13.22萬輛、9.24萬輛、6.17萬輛和4.85萬輛。
出口銷量增長9%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統計,去年,摩托車生產企業產品出口總額68.81億美元,同比增長1.05%。整車出口量831.68萬輛,同比增長8.79%,出口金額54.65億美元,同比增長3.19%。摩托車發動機出口94.27萬臺,同比增長7.08%,出口金額2.02億美元,同比增長0.07%。沙灘車出口36.83萬輛,同比下降8.26%,出口金額8.71億美元,同比下降12.15%。摩托車零部件出口金額3.43億美元,同比增長7.29%。
去年,出口量位居前六位的系列品種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20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別出口254.09萬輛、235.05萬輛、110.84萬輛、72.3萬輛、44.09萬輛和32.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125系列下降4.11%,150系列增長20.38%,110系列增長4.01%,200系列增長11.8%,50系列增長36.59%,250系列增長29.93%。上述六大系列品種共出口748.57萬輛,占二輪摩托車出口總量的94.74%。三輪摩托車出口41.52萬輛,同比下降2.66%。
去年,摩托車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為:隆鑫、大長江、大冶、宗申、銀翔、豪進、新大洲本田、力帆、大運、航天巴山,上述十家企業共出口493萬輛,占摩托車出口總量的59.28%。
經濟指標明顯提升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對全國88家摩托車生產企業月度經濟指標統計,1-11月,摩托車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和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利潤總額、利稅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
1-11月,摩托車生產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01.25億元,同比下降1.47%;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106.20億元,同比下降0.99%;完成工業增加值202.48億元,同比下降3.16%。
1-11月,摩托車生產企業產銷率100.45%,同比提高0.48個百分點。
1-11月,摩托車生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81.89億元,同比下降0.86%;實現利潤總額83.58億元,同比提高14.82%,實現利稅總額108.85億元,同比提高11.62%。
1-11月,摩托車生產企業營業成本997.64億元,同比下降1.31%;稅金及附加12.68億元,同比下降4.11%;銷售費用31.29億元,同比提高1.40%;管理費用48.83億元,同比提高2.78%;研發費用38.05億元,同比提高4.40%;財務費用-1.59億元,同比提高82.80%。四項費用合計116.59億元,同比提高10.42%。
在前10家企業中,半數企業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態勢,但多數企業利潤總額有所增長。1-11月,在摩托車生產企業中,營業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業依次為大長江、宗申、隆鑫、春風動力、金城、新大洲本田、林海動力、雅迪、五羊-本田、錢江,營業收入分別為116.13億元、105.17億元、92.57億元、87.36億元、71.72億元、64.61億元、62.16億元、51.48億元、47.75億元、45.50億元。在營業收入方面,大長江、新大洲本田、雅迪、五羊-本田和錢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余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1-11月,前10家企業營業收入共計744.45億元,同比下降2.49%,占摩托車生產企業總營業收入的62.99%,同比下降1.06個百分點。
1-11月,在營業收入排名前10家企業中,除金城、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之外,其余7家企業均實現盈利。與上年同期相比,除金城、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之外,其余7家企業的利潤總額有所增長。1-11月,前10家企業利潤總額共計66.39億元,同比增長23.89%。(記者 祁曉玲)
轉自:中國工業報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