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是化肥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2010/9/13 16:21: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政策是化肥市場的決定性因素政策是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馮潤昌認為,今年上半年化肥行情走勢打破了近些年的走勢規律,出現了旺季持續低迷的現象。化肥產能過剩和出口政策是化肥行情出現低迷的主要因素,另外的幾個因素也不能忽視。
首先是耕種因素。生態農業、測土配方的政策導向,迫使傳統的單質無機肥施用量逐年下滑,目前已不到總施用量的20%,復合肥已經成為絕對的主流;其次是農戶因素。現在是國家城鎮化的關鍵時期,人口流動及農業勞動力轉移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一次性肥料具有省工省時、減少施肥次數和施肥數量的特點。這兩點結合起來,改變了部分區域農民的用肥習慣;還有就是今年的天氣因素,干旱、春寒、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導致今年的化肥需求量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對化肥市場的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
針對未來化肥市場行情的走勢,馮潤昌認為有幾點因素必須重點關注。首先關注國家政策導向。對農資企業來說,國家政策研究明白了,企業生存空間就大了,所以要特別關注關于“三農”和農資方面的政策導向,要關注“三農”政策走向和糧食收購價格政策的變化,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和糧食收購價格的提高,有利于農資企業的發展。其次就是關注化肥進出口方面的政策。肥料進口數量關系到國內總量的增加,肥料出口意味著資源輸出,國家長期宏觀政策不會支持資源型產品的輸出,因此,不要對出口報以太大希望。還要關注化肥淡儲的政策。化肥淡儲已實施6年,淡儲規模從615萬噸增加到了1600萬噸,承儲企業從20多家擴大到90余家,三年一輪的淡儲期限已到,年底前可能出臺新的《化肥淡儲管理辦法》。最后要關注節能、減排政策。國家狠抓節能減排,化肥企業無法回避,一些企業將受到限制或淘汰,這就促使肥料產業結構升級和整合發展。
產品、網絡、服務需并重
“供求失衡已成定論,市場低迷也是不爭的事實,怨天尤人于事無補,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法則。要在開發市場上下功夫,在拉動需求上做文章,用質量占領市場,以信譽贏得用戶,是中小型企業的生存之路。”馮潤昌這樣說。同時,他認為,中小型復合(混)肥企業是化肥市場上不容忽視的力量,但是要在市場上立足,抓好以下幾點必不可少。
首先是抓好新產品的開發。化肥企業必須順應生態農業、高效農業的發展方向,著力研發配方肥,根據當地土壤、種植作物,提供專業、實用、高效的化肥套餐,讓農民嘗到甜頭、得到實惠;針對作物、土壤提供個性化配套服務,將是今后化肥企業努力發展的方向。
其次是抓好銷售網絡建設。企業的營銷網絡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不僅決定企業市場份額的大小、輻射能力的強弱,還決定企業知名度的高低。抓網絡就是抓市場,流通企業、生產企業都是同理。
然后是選擇好的合作伙伴。馮潤昌認為,市場經濟就是朋友經濟,有了好的合作伙伴、講信譽的合作伙伴,不僅能取得效益,而且還能規避風險,這一點豐禾農資公司體會深刻。
還有就是全方位做好服務。服務工作不可小視,服務水平直接影響銷售,說的嚴重一點,服務工作高于市場營銷,因為“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服務范圍很廣,涵蓋很多,質量、技術、售后、推廣、普及等等。
最后,馮潤昌還講到,豐禾肥友俱樂部的6年歷程證明,聯合起來,增強話語權也是中小企業抵御市場風險、降低企業原料成本的好方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造紙行業基本面逐步回暖
- 下一篇:2014年全球農藥需求將達520億美元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