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能源汽車要達到2015年50萬輛的目標
2012/8/6 14:08:4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新能源汽車要達到2015年50萬輛的目標“彎道超車”不現實
《規劃》確定了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路線,并提出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實現我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目前我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僅有4000多輛,總體處于起步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要達到2015年50萬輛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總體處于起步階段,“彎道超車”不現實。今后將把新能源汽車列入汽車企業擴產的范圍。
“要統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生產能力,現有汽車企業實施改擴建時要考慮建設新能源汽車產能。”蘇波表示,雖然在此之前企業新增項目、異地建廠必須帶有“新能源、自主品牌規劃”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但汽車行業主管部門從未公開確認過這方面的要求,這也是主管部門首次明確表態新能源汽車要與企業擴產掛鉤。
蘇波表示,未來10年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項重要任務。
核心技術待突破
《規劃》提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由汽車工業大國向汽車工業強國轉變。以整車為龍頭,培育并帶動動力電池、電機、汽車電子、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等產業鏈加快發展。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做好市場營銷、售后服務及電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
目前,國內有多個電動汽車產業聯盟。 2009年中汽協聯合奇瑞等10家汽車企業組成“Top10電動汽車產業聯盟”,意在攻克產業發展難關。在新能源產業化推廣起步后,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成立,組成電動車陣容的“國家隊”。此后福田聯合6家中外企業組成“可持續新能源國際聯盟”。然而過多聯盟不利于產業集中優勢。
電動汽車有三大技術非常關鍵,電池、電機和控制系統,還有充電系統,而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系統。《規劃》明確對動力電池最關鍵的核心指標——能量密度提出要求,2020年需達到300瓦時/公斤以上,大幅提高了一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研究室主任王曉明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在技術突破方面,國家集中力量加快動力電池的基礎性研究,才能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此外,還要突破產業鏈的薄弱環節。國家應依托企業和科研院所,支持并建立新一代的動力電池創新聯盟,不光是產品化和功能化的技術,一旦基礎性技術取得突破,整個汽車產業都會受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