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機連續15個月下滑 市場依然不明朗
2012/11/13 14:18: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挖掘機連續15個月下滑 市場依然不明朗自2009年到2011年上半年,在國家4萬億元投資的刺激下,挖掘機行業經歷了一次快速成長,行業處在一個整體擴張期,總資產增速快,銷售額連年增加。但是,全球金融危機等突如其來的變化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由依靠投資逐漸向依靠內需拉動轉變。在此種大環境下,國內挖掘機市場也深受影響。在主要的挖掘機制造品牌中,日系品牌在今年1~8月實現銷量21865臺,同比下滑48.8%;韓系品牌實現銷量14475臺,同比下滑48.6%;歐美品牌實現銷量11814臺,同比下降32.4%;國產品牌銷量41919臺,同比下降20.5%。
同時,高速發展時期的潛藏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重復建設、市場飽和、產能過剩、過度寬松的銷售政策引來的客戶信用風險,過度依賴財務杠桿帶來的企業現金流問題,非理性競爭帶來的行業利潤下滑問題,以及產品結構亟待調整等問題一一呈現。
行業增長有動力
對于挖掘機行業來說,今年是錯綜復雜的一年,在經歷了一系列變化之后,明年行業將會有所復蘇。具體來看,政府換屆,宏觀調控進入后半段,前兩年增長的部分產能將在明年集中釋放,“十二五”規劃的進一步啟動,都會對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今年以來,中央調低GDP增長預期,目前設定增長目標為7.5%,鑒于中國經濟總量,這一看似較低的增長數字,對于市場實際增加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立群稱,2011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基本完成了由危機應對模式向常規模式的轉型。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GDP增長為7.4%,中國經濟已經觸底。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持續走穩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加,這些無疑為挖掘機行業的復蘇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微觀上,具體來看,交通方面,交通部計劃2011~2015年全國公路總里程增加50萬公里,計劃中道路的養護改造比例也會上升;水利方面,在“十二五”期間總投資為1.8億元,南水北調等重點工程將繼續開展;煤炭方面,專家預計到2015年全國煤炭需求量將達43億噸,年均消耗量達5.2%,礦山的建設會進一步加強;機場方面,2015年前全國將新建56座機場,遷建16座,改擴建91座,投資額達4250億元;城市建設方面,國家預計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那就意味著屆時會有超過1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因此而帶動6.6萬億元的投資。這些,都為挖掘機行業的復蘇創造了條件。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挖掘機行業由于受到房地產回落等影響增速有所減緩,但是其他行業的復蘇仍然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
未來市場仍大有可為
在年會上,分會預測今年挖掘機全年銷量為11.3萬臺,2013年為13.4萬臺,2015年為15萬臺,挖掘機市場占整個工程機械市場比例將進一步增加。目前,我國挖掘機行業占工程機械行業的比例只有19%,相比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超過50%的比例,未來我國挖掘機市場還大有可為。
作為一個投資拉動性的行業,挖掘機需要產業相關方更多發揮作用。從挖掘機行業的發展來看,競爭加劇將會是行業最明顯的趨勢,挖掘機行業整體利潤率逐步走低,行業需要理性發展和良性競爭,對此,李宏寶在會上表示,“應該限制‘零首付’、團購、以舊換新等變相降價政策,從而促進行業理性競爭。”
未來,挖掘機行業的集中度也將進一步增加。行業分化會進一步展開,企業的淘汰率增高,行業格局尚未形成,在此種環境下,業內龍頭企業將發揮自身在盈利能力、融資能力、銷售體系、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優勢,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
挖掘機產業的區域集中化趨勢也會加強,產業集群式發展將成為挖掘機產業發展的重要形態。相關零部件產業諸如發動機、液壓件、電器元件等也會隨著主機廠的集群發展而進一步集中,發展潛力巨大。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機械處處長辛晨華認為,“十二五”期間的目標之一是努力建造裝備制造業強國,這是包含挖掘機械行業在內的各個機械行業都需要肩負的責任。為了實現挖掘機行業的長遠發展,應該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加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從而推動行業理性可持續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