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末我國城鎮戶均住房將會達到1.08套
2013/4/27 12:04: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二五末我國城鎮戶均住房將會達到1.08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1804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6.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9%)。其中,住宅投資49374億元,增長11.4%,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8%。圖為廣州臨江大道旁的一處新住宅樓。
似乎每個人都在抱怨沒有房子,大城市居不易,漂泊在“北上廣”,很多人都在為難以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發愁。
似乎每個人又都不缺房子,提起故鄉好,很多人都會說“老家空著房子沒人住,房價又低,不如回去算了”。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答案卻莫衷一是。所有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目標都是平衡供求關系,從而促進市場穩定健康。如果連基本的住房需求都不清楚,難免影響政策的效果,造成資源浪費,甚至加劇市場的供求矛盾。摸清住房需求的“底數”,正變得越來越迫切。
到2015年即“十二五”末,我國家庭戶均擁有住房可能會達到1.08套。就全世界經驗而言,戶均擁有1.1套住房以后,住房市場的峰值就會到來
十幾年前,人們住地下室、住筒子樓、與另外一家合住一套房子,幾乎每個地方、每個人都缺房子。如今,至少在總量上,這一狀況已經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數據顯示,1998年我國實施住房市場化改革以來,住宅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住房供給快速增加。1998年到2012年,我國城鎮住宅投資額由4311億元增加到5.7萬億元,年均增長20.4%;住宅竣工面積從4.8億平方米增加到10.7億平方米,年均增長5.9%,15年來我國累計住宅竣工面積達104億平方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表示,房改以來大規模的住房建設,使我國住房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和相關數據推算,目前全國累積的存量住房約179億平方米、2.2億套。按照當年常住人口家庭來算,戶均約1.02套住房。
央行調查統計司的有關研究也顯示,1991年到2012年我國城鎮住宅竣工套數約為1.4億—1.7億套,以1990年城鎮居民住宅存量為8000萬套計,當前我國城鎮住宅存量約為2.2億—2.5億套。2012年我國城鎮人口數為7.12億,以2011年城市戶均人口數(2.87人/戶)計算,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數已達到2.48億戶。因而,估算我國城鎮戶均住房套數約為1套。
“到2015年,‘十二五’末,我國家庭戶均擁有住房可能會達到1.08套。就全世界經驗而言,戶均擁有1.1套住房以后,住房市場的峰值就會到來。”任興洲說,“中國住房最短缺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述這些估算可能還是低估了目前的存量房水平。由于房屋登記制度不完善,大量房改以前單位分配的公房和小產權房沒有進行有效登記,如果算上這些住房,存量房的數字可能更龐大。
不僅戶均擁有的套數在增加,房改十幾年以來人均住房面積也快速增長。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到2012年底,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2.9平方米。這一數字比1998年增加了14平方米,年均增加1.1平方米,遠高于房改前(1978—1998)年均增加0.6平方米的水平。
任興洲表示,雖然戶均擁有住房已達到1套左右,但如果計算帶廁所廚房的成套住房,這個數字就下降到0.72套。因此,下一步住房市場除了數量型發展,更要注重提高住房的質量和舒適度。
也有專家指出,由于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階段,未來10年到20年,住房需求仍然十分龐大。這其中既有城鎮外來人口的首次置業需求,也有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從這種動態視角來看,或許中國的住房還將長期處于相對短缺狀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