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氣價和銷售價倒掛 倒逼國內天然氣產業價格改革
2014/6/10 10:35: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進口氣價和銷售價倒掛 倒逼國內天然氣產業價格改革全球各地區的天然氣市場在定價機制上各自為政,并不一致。這主要是受限于地理上的區域分割,而天然氣國際貿易大多數是通過管線或船運達成交易,地理上的限制與昂貴的運輸費用長途國際管道建設和液化天然氣船運費用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區域之間的貿易往來。與北美和英國的不同氣源之間的競爭定價、歐洲大陸與油價掛鉤的定價政策不同,由于目前中國的天然氣來源主要有國產天然氣、進口LNG、進口管道氣,因此我國天然氣市場的定價機制也分為三種。業內人士指出,這三種定價機制都沒有與其他能源掛鉤,未能使天然氣價和其他替代能源形成合理的比價關系。此外,由于國際天然氣市場存在“亞洲溢價”,出現了進口氣價和銷售價倒掛的局面,這勢必將倒逼國內天然氣的價格改革。
尷尬的“亞洲溢價”
據了解,由于目前我國天然氣來源為國產天然氣、進口LNG、進口管道氣,定價機制也相應地分為三種:國產天然氣基于成本加成原則定價;進口LNG合同價格與原油價格JCC掛鉤,并通過引入S曲線等封頂機制,規避一定的市場風險;進口管道天然氣來自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其定價方法被國際天然氣聯盟描述為“雙邊壟斷”的政府談判價,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當前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遇到的最大矛盾和問題是進口管道氣和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同比大幅上漲,致使進口氣價和銷售價繼續倒掛。“倒掛”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天然氣市場存在“亞洲溢價”,即比正常競爭條件下所確定的市場價格高出來的那部分價格。
眾所周知,“亞洲溢價”是由國際天然氣卡特爾一手制造的,使得包攬全世界天然氣進口量前三名的中、日、韓不得不承受相當于美國四五倍的天然氣價格。據悉,3月份美國價格不足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之時,東北亞則突破了20美元。
但是,隨著中俄天然氣談判的塵埃落定,中國天然氣多元化進口格局的形成,“亞洲溢價”有望被削弱。
后期將理順氣價
據中石油內部人士透露,雖然目前中國約85%的天然氣供應市場都由中石油掌控,但是進口天然氣由于與國際油價掛鉤,加之管道費用,進口到中國的天然氣價格普遍較高。而且由于長期以來天然氣價格倒掛,銷售天然氣虧損已經拖累了公司的業績,成為包袱。
專家建議,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理想狀態可以從兩大方面著手:一是促進天然氣產業鏈向競爭性結構演變;二是形成天然氣與其他替代能源間在用戶處的合理比價關系。從我國目前情況看,第二種選項更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在這方面,中國是有例可循的。如歐洲大陸從天然氣市場起步階段就使氣價與整個能源體系掛鉤。這種定價機制既能夠代表天然氣在能源市場中的替代價值,也能體現天然氣買賣雙方的利益,因此獲得國際市場的支持。
中石油內部人士表示,俄羅斯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將占據我國天然氣進口的相當比例,因此后期的進口天然氣價格必然會被理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按照中國政府此前的表態,2015年天然氣價格將回歸市場化,所以預計到2018年中俄通氣,價格或將不會成為主要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我國機床模具重視發展新需求 實現共贏
- 下一篇:機床行業要打破國外機床巨頭技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