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院:中國紡織工業關乎國計民生
2014/10/20 13:59: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工程院:中國紡織工業關乎國計民生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八十壽辰前夕,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儀征化纖)舉辦蔣士成院士學術報告會。蔣士成認為中國紡織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載體,并稱“中國紡織產業不是一個落后的產業,而是一個重要的國計民生產業”。蔣士成在會上作了題為《中國紡織工業創新與發展思考》的學術報告,從我國紡織產業發展地位、現狀與問題、科技發展趨勢、科技創新戰略需求、戰略定位與目標、發展重點與路線圖、“十三五”重大專項建議等七個方面,為與會人員做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
蔣院士稱我國紡織產業地位重要,關乎國計民生。他認為,紡織產業發展地位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紡織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的5.6%,出口占全國的12.8%;二是“重要的民生產業”,紡織工業提供了2000萬就業崗位,關系1億農民生計;三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目前中國纖維加工量占全球55%,纖維制品出口額占全球36%;四是“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紡織產業已不是完全傳統的產業,部分產業用紡織品已界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技術紡織品、高性能纖維,產業用紡織品占紡織品總量的22%;五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載體”,特別是服裝傳達了民族文化元素。
“以前紡織產業的定位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通過研究,我們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要增加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載體這兩項定位”,蔣院士還表示,“中國紡織產業不是一個落后的產業,而是一個重要的國計民生產業。”
公開資料顯示,蔣士成,江蘇省常州市人,1957年畢業于華東化工學院有機化工專業,曾任紡織部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儀征化纖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等職,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聚酯工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一直從事化工、化纖工程設計及技術管理以及儀化公司的技術和開發管理等工作。
蔣士成投身化纖工業,曾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主持設計的我國最大的化纖基地——儀征化纖工程一期工程被評為國家設計金質獎,整個工程又被授予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獎。主持聚酯八單元30%增容技術改造,開發出了國產化大容量聚酯技術取得巨大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開創了聚酯裝置建設國產化的道路,該項目獲得國家“八五”技術改造優秀項目獎、中國紡織總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年,蔣士成又作為第一研制人,組織了我國第一套10萬噸/年國產化聚酯項目的成套設備和技術項目攻關,2000年12月8日,該項目在儀征化纖一次投料開車成功,徹底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該項目被列為國家“九五”重大攻關項目和中國石化“十條龍”科技攻關項目,先后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
蔣士成于1999年底榮獲中國工程院院士殊譽,成為揚州市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給蔣士成八十壽辰賀信中寫道:“您是我國著名的化纖工程設計與技術管理專家,中國聚酯工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對推進石油化纖工業發展、實現聚酯裝置國產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悉,中國工程院、中國化纖工業協會、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等單位代表出席了此次儀征化纖舉辦的蔣士成院士學術報告會。會上,中國化纖工業協會還為蔣士成頒發了“特別貢獻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