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中國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分析和化解對策
2015/1/22 8:33: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我國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分析和對策一、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及特點1.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新增投資難以遏制我國電解鋁產能從2003年的554萬噸增加到2012年我國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分析和對策
一、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及特點
1.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新增投資難以遏制
我國電解鋁產能從2003年的554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2600萬噸,年均增速為18.7%,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末我國電解鋁產能應為2400萬噸,而我國“十一五”末的產能已經接近2400萬噸。我國電解鋁的產量從2003年549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1988萬噸,年均增速為15.4%。2008-2011年產能利用率均未超過75%。2012年鋁產能達2600萬噸,實際產量為1988萬噸,產能利用率約為76%。
盡管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而且國家限制電解鋁產能政策不斷,但仍然難以遏制電解鋁產能的擴張,特別是地方政府對電解鋁投資的力度始終不減。由于電解鋁是高耗能行業,而西部地區電價相對便宜,2010年以來,國內電解鋁產能增量的90%以上投向了青海、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地。目前,西部電解鋁在建產能依然巨大,不但進一步加劇全國電解鋁產能過剩,也將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
2.價格持續倒掛,行業大多處于虧損狀態
由于成本和市場價格的長期倒掛,電解鋁企業大多虧損,2012年全國有93%的電解鋁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靠地方政府補貼勉強支撐生產,而且勞動力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庫存成本的持續上升將進一步加重虧損程度。受國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房地產調控以及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主要經濟體需求疲弱影響,電解鋁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下滑,電解鋁行業處于寒冬期。
3.電解鋁屬于階段性過剩,需求回暖將逐漸消化過剩產能
雖然目前我國電解鋁全行業處在煎熬中,但從長期來看,電解鋁的產能過剩屬于階段性過剩。第一,雖然產能利用率不到80%,但近幾年在逐步提升。過去5年,電解鋁產能年均增長9.5%,產量年均增長13.7%,產能增長速度低于產量增長速度。第二,當前我國電解鋁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小而分散,而產業集中度低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復研發、重復建設問題嚴重。根據工信部的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以電解鋁等八大行業為重點,全力推進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產品結構,緩解供需矛盾。第三,未來國內對鋁的需求較大,相對于其他“絕對過!钡男袠I而言,由于鋁有質量輕、耐腐蝕、可回收等諸多優良性能,在鋁的使用過程和整個生命周期里都具有節能減排和綠色功效,在交通、機械制造、建筑、電力電子等行業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在我國節能減排大背景下,鋁的應用和消費前景較好。而且目前我國人均鋁的消費量約為15公斤,與世界發達國家人均25公斤的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增長空間。
二、電解鋁產能過剩的原因及產業轉移的趨勢
1.地方政府行為是電解鋁產能過剩的重要推手
由于我國特有的經濟體制,政府在微觀經濟活動領域干預過多。在電解鋁產業更是如此?梢哉f,地方政府的干預不但造成電解鋁產能過度發展,也造成電解鋁產能退出困難。一方面,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思維下,政府為了追求GDP的增長,通過各種優惠條件吸引鼓勵電解鋁企業投資,導致產能盲目擴張。另一方面,當電解鋁企業面臨虧損時,地方政府為了防止企業停產或者外遷,對電解鋁企業實行補貼,比如采取電價補貼、開展大用戶直供電等手段,使不少鋁廠得以維持運營,阻礙了電解鋁企業的退出,加重了行業供需失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4年中國氧化鋁產量統計
- 下一篇:2014年中國有色金屬產量情況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