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港口吞吐量增長預測:未來兩年將繼續面臨壓力
2015/2/12 8:33: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港口吞吐能力持續增加,未來兩年中國港口吞吐量增長將繼續面臨壓力。此外,港口位置已成為區分港口信用質量的更重要因素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港口吞吐能力持續增加,未來兩年中國港口吞吐量增長將繼續面臨壓力。此外,港口位置已成為區分港口信用質量的更重要因素,穆迪預計中國港口運營商的個體信用質量差異會因而擴大。
“鐵礦石和煤炭行業持續低迷,加上鄰近港口的激烈競爭,正對華北和東北地區幾個主要集中于處理大宗商品類散貨的港口造成威脅!蹦碌细笨偛/高級分析師張俊說。
“此外,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會對未來兩年中國港口運營商的盈利能力造成壓力!睆埧⊙a充說。
穆迪在近日發表的相關報告中指出,運營效率以及提供全面優質供應鏈服務的能力對中國港口的個體信用質量會變得更加重要。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重點從低附加值的制造業逐步轉移到國內消費導向和高附加值的產業,吞吐量增速將從大宗商品逐步轉向集裝箱化產品和高價值貨物。
穆迪認為,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圈這3個經濟富庶地區的核心港口均具備條件從這種轉變中受益。
雖然吞吐能力過剩將影響擴容需求,但船舶尺寸加大及中國港口處理的貨物結構發生變化將繼續促使港口改善基礎設施,從而維持競爭力。
因此,穆迪預計港口運營商會產生相對較高的資本支出,導致未來兩年負債杠桿率不大可能下降。
此外,穆迪認為,政府支持仍是各大港口公司整體信用質量的關鍵因素。由于港口作為貿易的重要基礎設施及途徑具有戰略重要意義,因此作為所有者的地方政府也有很強的動力給予港口特殊支持。
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前,中國港口業經歷了持續的高增長期。港口業在2008年和2009年受到嚴重沖擊后,隨著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發揮效用,行業在2010年迅速反彈。
但自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導致貨物吞吐量的總增長率跌至2013年的9.2%和2014年前11個月的4.9%。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