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中國鋼鐵形勢預判及政策取向
2015/6/17 8:34: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鋼鐵,人類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所有工業都與鋼鐵關聯度很高。過去、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會是這樣。因為關聯度大,所以鋼鐵發展有從動性:經濟上行,鋼鐵“被發展”;經濟下鋼鐵,人類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所有工業都與鋼鐵關聯度很高。過去、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會是這樣。因為關聯度大,所以鋼鐵發展有從動性:經濟上行,鋼鐵“被發展”;經濟下行,鋼鐵“被不發展”。
中國鋼鐵從1957年535萬噸鋼到1994年9260萬噸鋼,37年,年均增長率只有2.5%,是因為那個時期,特別是十年“文革”,中國的經濟體量不大,生產要素發展不快。
從1996年的1億噸到2013年的7.8億噸,17年,年均增長率達到13%;2001年至2007年年均增長率高達19%,是因為這個時期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市場對鋼鐵需求迅猛。
2008年金融危機,經濟下行,鋼鐵跟著下滑。2009年“4萬億”刺激投資,鋼鐵再度猛力擴張,當年增長率高達21.5%。2009年至2012年4年時間,新增產能近3億噸,是鋼鐵產能增加最多的一個時期,致使2014年底中國鋼鐵產能達到了11億噸。
現在經濟下行了,鋼鐵需求也下來了,2013年鋼產量增幅陡降到個位數,2014年進一步下降,只增長0.9%,估計2015年零增長或負增長。鋼鐵需求下來了,但產能一時下不來,形成過剩局面。
接下來的“十三五”期間,鋼鐵發展趨勢會是怎樣?首先也要看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十三五”正值全球經濟復蘇延緩,世界形勢復雜多變。受此影響,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所謂“三期疊加”因素被放大,迫使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大。今年一季度GDP下降到7%,4月多項經濟數據不好看,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按照以往GDP與鋼鐵消費強度的關系,GDP7%,鋼鐵增長應該在3%,照此測算,“十三五”末要達到9.5億噸鋼,而實際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GDP的構成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投資、出口、消費“三套馬車”中,投資貢獻率過去一直超過50%,而消費不到35%。由于鋼鐵“被發展”的主要拉動因素是投資,因此在投資占比很高的情況下鋼鐵消費強度很高;今后消費和投資貢獻率要換位,即投資占30%,消費占60%,而消費拉動不了鋼鐵需求,隨著投資占比的大幅下降,鋼鐵需求萎縮,同樣的GDP,鋼鐵消費強度大大下降,因此7%GDP不可能帶動3%的鋼鐵增長。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降到12%,降了一半,國內鋼鐵表觀消費量開始負增長,如果不是鋼材出口增加的話,鋼產量也是負增長。
從投資構成情況看,隨著科技進步特別是制造業的進步,鋼鐵消費強度也在降低。我國用鋼高強化、用鋼減量化趨勢已越來越明顯,未來減量8000萬噸用鋼不是天方夜譚。
一個是GDP構成的變化,一個是投資構成的變化,這兩個因素的疊加,使我國鋼材消費強度不斷降低,2005年萬元GDP消耗鋼材200多公斤,2007年降到174公斤,2014年只有110公斤,平均每年降低12公斤。即使按照2014年以前的遞減速度,“十三五”末也將降到50公斤左右;再把經濟新常態下的GDP構成和投資構成兩個因素考慮進去,“十三五”末將降到20至30公斤。如果“十三五”期間GDP按年增3.6萬億計,每年增加鋼材720至900萬噸就夠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