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肉價格5個月大漲28% 業內:存在人為拉動因素
2015/8/26 8:32: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變動情況(8月11至20日),其中豬肉(五花肉)價格為30.26元,比上期漲0.38元,漲幅1.3%;豬肉(后腿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變動情況(8月11至20日),其中豬肉(五花肉)價格為30.26元,比上期漲0.38元,漲幅1.3%;豬肉(后腿肉)價格為29.99元,比上期漲0.33元,漲幅為1.1%。
業內人士分析,8月份的豬肉價格漲幅已放緩,價格上漲已經是強弩之末,肉價也存在著虛高的成分,后期不太可能出現大漲局面,建議養殖戶應順時出欄。
豬肉價格5個月大漲28%存人為拉動因素
記者統計發現,從4月以來,豬肉價格(五花肉)已經近5個月連續上漲,從4月上旬的23.59元/千克,到8月中旬的30.26元/千克,已經上漲6.67元/千克,漲幅為28.27%。
在談到8月份豬肉價格漲幅放緩時,北京市新發地統計部負責人劉通也對記者解釋:“去年同期毛豬產能嚴重過剩,現在,已經把嚴重過剩的產能去除掉了,毛豬供應基本上進入到供求大體平衡的狀態,價格會出現恢復性上漲而不會出現報復性上漲。近期的價格調整,實際上就是在恢復性上漲與報復性上漲之間調整,是對前期漲幅過大、上漲速度過快進行的調整。”
劉通還一直強調,本輪豬肉價格存在著虛高的成分,不能排除人為拉動的因素。他舉例稱,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銷售,是施行“場廠掛鉤”的,進入新發地市場批發白條豬的有9個廠家,屠宰場在6月初是通過減少收購量抑制毛豬價格上漲,并且通過減少屠宰量拉動肉價上漲,來保障自己的盈利的。在肉價上漲以后,養殖場必然要利益均沾,分得自己應得的一杯羹,毛豬的價格開始上漲。
他還透露,“北京某集團的2家屠宰廠,他們是通過代理商進入新發地市場發肉的,在6月初肉價逐步上漲的時候,就已經預測出本輪肉價會很輕松突破25元/公斤價位,并為兌現這個預言而不懈努力”。
未來肉價不太可能大漲養殖戶應順時出欄
在談到未來豬肉價格走勢時,分析師預測,不太可能出現像6月和7月的瘋漲局面,也不太可能出現價格大跌情況,而是處在緩漲緩跌的區間,這是利好養殖戶的。
劉通也向記者分析,“在目前的情況下,毛豬的產能在同比方面,肯定是有所下降的,肉價肯定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但是對于上漲的幅度,我們還是需要冷靜觀察的,不要寄予過高的奢望。所以,養殖場不宜過度擴大產能,同時對自己飼養的毛豬還是順時出欄為好”。
劉通還進一步解釋,“如果把此波漲幅拉得過大,對養殖業的發展則是一場災難。它會促使養殖業加快跌入虧損的進程,在肉價的大起大落過程中把養殖場推到波峰與波谷之間。這種顛簸,對養殖業的發展實際上是一種致命傷害。虛高的價格只能維持一時,難以長久。如果把虛高的價格視為正常價格,很容易對后期的生產、銷售造成誤導”。
當然,如果未來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劉通建議應增加進口來增加供應量抑制價格。
豬肉漲價推高CPI但不致出現通貨膨脹
在談到7月份CPI溫和上漲的因素時,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認為,豬肉和旅游價格上漲是主要原因。她分析,前期豬肉價格較低,養殖戶積極性不高,生豬存欄量減少,豬肉供應緊張,價格連續第三個月恢復性上漲,7月份環比上漲9.9%,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30個百分點。
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也證明,豬肉價格也是推高CPI的主要原因。7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2.3%,比6月增加了0.6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9.4%,漲幅比6月擴大了13.6%;影響CPI上漲約0.29個百分點,比6月增加了0.21個百分點,成為推高CPI的主因。
“如果豬肉價格繼續在高位徘徊,那么很可能會小幅推高CPI數據。”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但是鑒于國內宏觀經濟仍然比較低迷,因此即便豬肉價格依然居高不下,也不可能出現通脹。相反,為了保證宏觀經濟的穩定運行,當前的貨幣政策仍然有進一步放松的空間,央行在年內也依然有降準和降息的可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