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局擬定加快配電網建設 2015年投資不低于3千億元
2015/9/10 8:33:0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8月31日,能源局公布《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擬定加快配電網建設,至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業8月31日,能源局公布《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擬定加快配電網建設,至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過去只重視特高壓和主干網,忽視配網建設的現狀有望改變。
“在新能源微電網建設中,國家能源局鼓勵企業按照能源互聯網的理念,采用先進的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實現能源生產和使用的智能化匹配及協同運行,以新業態方式參與電力市場,形成高效清潔的能源利用新載體。”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由中國經濟報刊協會、中國經濟網主辦的首屆“泰山論壇”上表示。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認為,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方式仍比較粗放,新常態下如何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這對推動能源節約與高效利用、促進微能源網發展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天量投資
原本的短板正在逐漸發力。
按照《行動計劃》安排,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這比2014年配電網投資1700億同比增長近80%。此外,“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和線路長度分別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壓公用配變容量和線路長度分別是2014年的1.4倍、1.3倍。5年后城市供電可靠率將達99.99%。
“事實上,我國大多數新能源集聚地面臨一樣的問題,那就是裝機量上得去,并網難卻不好解決。”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據悉,新能源微電網是基于局部配電網建設的,風、光、天然氣等各類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具備較高的新能源電力接入比例,可通過能量存儲和優化配置實現本地能源生產與用能負荷基本平衡,也可根據需要與公共電網靈活互動且相對獨立運行的智慧型能源綜合利用局域網。
“必須盡快完善新能源微電網規劃和標準體系。”梁志鵬表示。
目前,工業仍是我國能源消費的最主要部門,能源消費比重約占70%,與發達國家工業、建筑、交通“三分天下”的能源消費格局相比有較大的優化空間。工業生產上存在大量“大馬拉小車”現象,余熱、余氣、余壓直接放散,很多低品位余能沒有有效回收利用,節約能源的潛力巨大。
四方股份研發中心配網專家透露,發改委有望在北京、天津、山東、浙江、廣東等地推出500億農網升級與750億城鎮網升級的投資計劃,且其中投資項目多是今年開工,明年完成。
不僅如此,一系列政策也將上場支持,包括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完善電價政策,發行配電網建設改造專項企業債券,信貸支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研究稅收扶持政策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