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產業鏈盈利下滑 限產報價只是短期手段
2015/12/4 8:33: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際銅價持續下跌,受影響的不只是國外礦商,國內銅冶煉企業也受波及。近日,數家銅企約定在2016年限產,以達到保價目的。而在這背后,是銅企面臨營收、凈利雙下滑的國際銅價持續下跌,受影響的不只是國外礦商,國內銅冶煉企業也受波及。近日,數家銅企約定在2016年限產,以達到保價目的。而在這背后,是銅企面臨營收、凈利雙下滑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推出的限產措施雖然能夠起到短期保價作用,但是長期來看,過剩產能仍舊存在,而需求端又沒有明顯的改善。上述分析人士記者表示,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有色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也應提上日程,發力新興產業,通過創造新興產業的“新供給”從而創造“新需求”,達到平抑傳統產業需求下滑的影響。
銅產業鏈盈利下滑
11月以來,倫敦LME三月期合約價格快速下滑,從5000美元/噸大幅下跌接近10%,全球銅價已連續四年下跌,當前價格較2011年高點跌去50%以上。而國內銅企營收、凈利也受到不小影響。以江西銅業為例,公司今年1~3月、1~6月、1~9月營業收入均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上述三個時期,江西銅業營業收入分別為325億元、755億元、1149億元,2014年同期營收分別為413億元、929億元和1474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47.12%。
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國內銅企主要利潤來自于加工費,如果加工費走低,對國內廠商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另外,從2010年之后的情況來看,基本金屬ROE和毛利率水平都是持續下滑狀態。
該人士表示,從整個銅產業鏈看,下游需求在下滑,上游供應價格也在走低,事實上整個產業都將進入毛利率下降的過程。因為下游需求一直很弱,導致中游的銅冶煉企業議價能力也比較弱,上中下游各環節相關聯,導致整體盈利都出現下滑。
限產只是短期手段
目前國內為了應對有色金屬價格的下滑,政府方面正在考慮采取收儲的政策,而企業則決定以限產來應對。不過在上述券商人士看來,收儲的方式實際上是把企業庫存轉變成了社會庫存,最終依舊沒有消耗掉過剩的供給;而限產只是一個短期手段,并不影響整個產業格局,產業格局的改善還是得靠企業自身去產能以及下游需求的逐漸恢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