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2016年起供給側改革重要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
2016/2/5 8:39: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指出,供給側改革是今后一個重要任務,2016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五項重要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指出,供給側改革是今后一個重要任務,2016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五項重要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他是在當日國新辦舉行的“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徐紹史表示,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后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去產能準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因為鋼鐵和煤炭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至于僵尸企業的處置,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范圍,采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尸企業。
去庫存,關鍵還是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的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政府不一定去蓋保障房,而是把現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購集中起來,再安排給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戶區改造的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化解房地產的庫存。
去杠桿,主要是企業的杠桿,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都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
降成本,已經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還有不合理的收費、企業一些過重的負擔,都要降下來。
補短板,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調整。
在被問到如何看待去年全年GDP6.9%的增速時,徐紹史表示,剛剛召開的冬季達沃斯,除了關注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外,也非常關注中國整個經濟運行情況。6.9%的增速在全球來看都是一個不俗的表現,也應該把這個6.9%放在新常態這樣一個大前提下來認識。
徐紹史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變化,但是仍然運行在合理區間。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從主要宏觀調控指標看,中國經濟體現在“四個穩”。一是經濟增速比較平穩。去年全年GDP增長6.9%,符合年初制定的經濟增速在7%左右的區間。在全球經濟體當中,中國的經濟增長位居前列。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二是就業保持穩定。2015年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1000萬,實際上是1312萬,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都不高。三是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快于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所增長,城鎮居民去年可支配收入達到3119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收入倍差已經縮小到2.73。四是物價漲幅平穩。CPI全年上漲只有1.4%,屬于溫和上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