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3/30 11:12: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1 年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在 2020 年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性支柱產業的目標。而截至 2014 年,傳媒產業產值占 GDP 比重為 1.79%,離支柱性產業目標2011 年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在 2020 年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性支柱產業的目標。而截至 2014 年,傳媒產業產值占 GDP 比重為 1.79%,離支柱性產業目標尚遠。電影產業在整個文化產業中的重要性和價值高度凸顯,一系列政策支持助推影視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的配套支持和實施條件補給,利于電影業的產業化經營和規模化發展;資金和資本條款是重點,電影專項基金、人才培養計劃、金融產品設計等涉及資金和市場的手段更加多樣;文化產業已經發展到集團化發展的階段。
2005年-2014年傳媒行業產值占 GDP 比重
一、2015年國內電影票房創新高
中國電影產業邁入高速發展階段,2010-2014 年影院復和增長率23.7%,2018 年或將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據藝恩咨詢數據顯示,截止 2015 年 11 月,內地電影總票房即將突破 400 億,觀影人次突破 9 億人次。觀影人次近 4 年保持 30%的增長率,15 年全年觀影人次突破 11 億。
2011年-2015年中國票房 、觀影人次增速
截止到2015年11月票房 top10 影片
自 2001 年底 《關于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 發布以來,2014 年中國電影票房達 296 億元人民幣, 電影產業規模整體保持高速增長,并且體現出結構不均衡特征,國產片需要進一步提高票房競爭力。從 2015 年行業發展趨勢可以看出互聯網巨頭企業已全方位對影視產業上下游進行布局,影視行業龍頭公司也比以往更積極的參與其中。未來電影市場的競爭是生態和產業鏈的競爭,是影視集團的競爭。市場的進入門檻進一步抬高,未來中國的影視巨頭將僅剩 3-5 家,市場份額有持續向行業龍頭集中的趨勢。我們建議關注在市場整合階段中,具有全面布局、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滲透、進行跨行業整合的影視公司。
中國電影票房增長模型
截止 2015 年前三季度,中國影院數量超 5400 家,銀幕突破 27000塊。2015 年前三季度放映 3900 多萬場次,同比增幅達到 42%。隨著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國家對文化產業扶植政策的密集出臺,近幾年國內影院建設維持較高增速。 最近三個滾動年度全國 Top100和 Top500 影院票房在全國總票房中占比連續下降,Top100 影院份額從 21.85%下降至 13.84%,Top500 影院市場份額從接近 60%下降至 42.06%,降幅明顯。結合三個滾動年度的全國總票房來看,無論Top100 還是 Top500 影院的總票房都在上升,而市場份額卻不斷下降, 市場集中度降低, 說明其他影院的份額上升, 且增速快于 Top100和 Top500 影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新建影院或小影院仍有發展機會。
2011-2015年3季度我國影院及熒幕數增長圖
2011-2015年3季度我國不同影廳數量占比圖
國內觀影人數穩步提升,觀影頻次逐步釋放,娛樂化消費時代產生了龐大觀影人群。2014 年中國觀影絕對人數約為 1.95 億,較同期增長 31.8%。同時,中國電影觀眾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90 后漸成觀影主力。與成熟市場相比,觀影人群與頻次仍有巨大增長空間。因為四、五線城市的影院運營成本更低,使得當地消費者可以享受更優惠的票價,同時低票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助推影市加速發展。從場均人次和上座率上來看,雖然四、五線城市票房規模不斷擴大,但增長質量還有待提高。
2015年前三季度不同級別城市場均人次及上座率
二、在線視頻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2013 年,中國在線視頻市場規模達 135.9 億元,同比增長 48.0%。未來幾年預計仍將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 2017 年預計將接近 400 億元。2016年及未來幾年在線視頻行業在移動端商業化全面深入、企業持續引進熱門版權內容(電視劇、綜藝節目、體育賽事等) ,并大力發展自制內容等,各因素的助推之下,在線視頻市場規模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
2010-2017年中國在線視頻行業市場規模
2010-2017年中國在線視頻行業收入構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