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傳媒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6/5/29 11:04: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 年以來,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使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不斷增強,新興產業被市場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消費的擴容和技術的升級成為支撐文化傳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底層動力,傳媒行業持續進入中長期景氣階段。2015 年傳媒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達到 12015 年以來,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使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不斷增強,新興產業被市場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消費的擴容和技術的升級成為支撐文化傳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底層動力,傳媒行業持續進入中長期景氣階段。2015 年傳媒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達到 12754 億元,同比增長 12.3%,相對于 GDP 增速高出 5.6 個百分點。
2006-2015 年我國傳媒產業總產值及增速
與此同時, 媒介技術的進步使得新舊媒體之間的分化持續提速, 產業變局進一步白熱化。以報業、期刊、廣播等為代表的“舊媒介”整體繼續表現出“斷崖式”下滑。其中,2015年報紙銷售總量下滑 41.14%。另一方面,電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相關的新興領域則展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市場容量增幅普遍在 30%以上。媒介技術的進化將加速新舊媒體之間的分化,傳統媒體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而新興媒體將保持繁榮發展的趨勢。
傳統媒體占用時間減少,數字媒體取而代之
截至 2015 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 6.88 億,互聯網普及率為 50.3%,較 2014 年底提升了 2.4%。另一方面,手機網民規模達 6.20 億,網民中手機網民占比由 2014 年的 85.8%提升至 90.1%。
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量(單位:萬人)
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數量(單位:萬人)
從網絡使用深度上看,2015 年中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為 26.2 小時,較 2014 年底僅增長 0.1 小時,基本持平。從人群結構來看,網民中男女占比分別達到 53.6%和 46.4%,發展進一步均衡化。年齡結構方面,30 歲以下的人群已經占到網民群體的 54%。
中國網民的上網時長及增長率(小時)
中國網民年齡結構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助推之下,2015 年,整體互聯網應用都呈現了上升發展的態勢。數據顯示,移動支付、移動購物、移動旅行預訂和移動炒股的增長都超過了 40%。以移動支付、移動炒股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金融應用市場更是突飛猛進的發展,移動炒股的增長達到了 120.05%。
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用戶規模及其年增長率(單位:萬人)
在傳統產業增長速度趨緩、 互聯網市場高速擴張的背景之下, 傳媒并購重組成為了 2015年全年的熱點所在。根據 ChinaVenture 的數據,2015 年文化傳媒行業披露并購規模 176.4億美元,披露并購案例 276 起,較 2014 年分別增長 64.15%和 16.95%。其中,包括影視、游戲、數字營銷、VR 等多個子行業均呈現出較高的熱度。
2011-2015年傳媒行業并購數量及并購金額
數據顯示,20 世紀 80 年代-90 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為我國帶來了約 4 億的消費群體,占到全國人口總量的近 30%。在 當前,這部分消費者的年齡在 15-35 歲,處于娛樂消費和文化表達極其活躍的人生階段。經濟實力和社會話語權的提升,使得這一群體的需求偏好將成為左右未來 5 年消費和投資市場關注的焦點。
2014 年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數量
2014年我國不同出生年份人口數量
從發展歷程來看,80-90 后生活和成長的年代,社會環境保持相對穩定,國民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發展,物質生活也相對其他代際群體要更加豐富。而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城市家庭結構( “4+2+1” )的改變,也使得財富的漏斗效應進一步彰顯。消費主義成為了這一階段成長的新生代的重要行為表征。
另一方面, 80-90 年代也是中日關系的蜜月期, 期間有包括 《灌籃高手》 、 《圣斗士》 、 《寵物小精靈》 、 《名偵探柯南》等日本動畫電視作品大量引入播放,一度成為影響極大的社會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了 80-90 后群體一代人的文化娛樂觀影偏好。使得這一代人對于幻想系的影視/動漫/游戲娛樂作品有著天然的親源性。
從媒介的角度來看,中國的 ACGN 群體是與網絡建設同步成長起來的一代,因此其交互的社群對于網絡媒介有著極高的依存度。 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崛起, 對于內容產業的沖擊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截至 2015 年底,我國網絡視頻的用戶數目已經達到5.04 億人;付費用戶規模首破 2200 萬,同比增長 132.80%。視頻網站已經成為影視內容消費和影視 IP 變現的重要戰場之一,且持續變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2008-2015 年網絡視頻用戶及使用率
2013-2015 年視頻行業付費用戶規模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