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纖維需求增長的驅動因素分析
2016/8/31 10:50: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合成纖維是石油和天然氣加工產品,目前占纖維總需求的2/3左右。合成纖維的成本容易受到 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此外,還有兩個影響合成纖維在紡織產品上應用的因素:第 一,合成纖維吸水性和透水性較差,并且受加工工藝限制,可能有單體小分子殘留, 對人合成纖維是石油和天然氣加工產品,目前占纖維總需求的2/3左右。合成纖維的成本容易受到 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此外,還有兩個影響合成纖維在紡織產品上應用的因素:第 一,合成纖維吸水性和透水性較差,并且受加工工藝限制,可能有單體小分子殘留, 對人體皮膚有潛在不良影響;第二,傳統的合成纖維由石油加工而得,在自然中的降解速度較慢,在節能環保的新形勢下,其需求增長可能放緩。
特性互補、需求缺口、政策利好三大驅動因素,帶來纖維素纖維市場空間增長。 纖維素纖維雖然目前占比僅5%,但近年需求量增長一直維持在5%以上,是三類纖 維中需求增長最快的。纖維素纖維需求增長有三個驅動因素:
(1)特性互補:纖維素纖維承繼了天然纖維吸水性好,柔軟透氣的優點,同時 抗褶皺能力強,光澤度好。目前已有纖維素纖維和合成纖維混紡的面料,如滌粘混 紡織物。當滌綸含量不低于50%時,這種混紡織物能保持滌綸堅牢、抗皺、尺寸穩 定,可洗可穿性強的特點。粘膠纖維的混入,改善了織物的透氣性,提高了抗熔孔 性;降低了織物的起毛起球性和抗靜電現象。
(2)需求缺口:隨著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對纖維材料的需求會同步上升。如 前所述,棉花等天然纖維的供給上漲空間很小,未來纖維素纖維將會充分發揮對天 然纖維的替代作用。新型混紡織物的原料逐漸由纖維素纖維和合成纖維組成,以彌 補紡織纖維材料需求上升帶來的缺口。
(3)政策利好: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明確指出四大重點發展領域,其中包括新型紡織纖維材料產業。再生纖維素纖維中 的天絲(Tencel)纖維、竹纖維等屬于新型紡織纖維材料,對這些纖維制造工藝的 改進有望對粘膠短纖等再生纖維素纖維起到積極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