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鋼鐵物流市場現狀回顧及未來前景增速預測
2016/10/14 10:44: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鋼鐵物流行業是以“鋼鐵”為載體,以“物流”為運作,以“信息”為核心,集鋼材貿易、電子商務、三方物流為一體,客戶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涵蓋建筑行業、鋼鐵物流行業是以“鋼鐵”為載體,以“物流”為運作,以“信息”為核心,集鋼材貿易、電子商務、三方物流為一體,客戶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涵蓋建筑行業、冶金行業、信息產業、現代物流四大行業的交叉行業。具體而言,鋼鐵物流主要包括鋼材(及其原材料)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加工、配送、信息平臺和電商商務等環節。
自2001年3月原國家經貿委、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對外經貿合作部、民航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我國現代物流行業取得長足發展。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從2004年的38.4萬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13.5萬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8.7%,物流業增加值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3.7%,社會物流總費用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3.8%。
國際上一般以全社會的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來評價整個經濟體的物流效率,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越低表示該經濟體物流效率越高、物流發展水平越發達。
2004年以來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呈緩慢下降趨勢。2013年我國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為18%,與2004年相比僅下降了0.8個百分點。這一比率高于美國、日本和德國9.5個百分點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6.5個百分點,反映出我國物流成本偏高、物流效率低的問題依然明顯。2014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至16.6%,這是由于我國物流需求規模增速減緩,物流業轉型升級加快,物流效率有所提升。不過,有調查顯示,全社會物流企業收入增速低于物流費用增速,物流企業普遍盈利能力偏低。
2014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6萬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運輸費用5.6萬億元,同比增長6.6%,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52.9%;保管費用3.7萬億元,同比增長7%,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34.9%;管理費用1.3萬億元,同比增長7.9%,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12.2%。與此同時,201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13.5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個百分點,全年呈現穩中趨緩的發展態勢。
目前,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是其物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積極參與生產企業的物流外包和供應鏈管理,重視以信息化、網絡化等現代化科技手段為生產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我國第三方物流起步較晚,市場整體規模較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歐洲和美國,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業比例分別為75%和50%,而我國目前只有20%左右的生產企業和8%左右的商業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而且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較小,行業處于非常分散的狀態,而且整體盈利能力不佳。整體上,我國物流行業正處于外包比例開始加大,而且第三方物流在加速開始整合的進程中。
物流行業的產業階段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通常情況,鋼鐵物流主要是指鋼鐵的銷售物流。具體而言,鋼鐵物流主要包括鋼材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加工、配送、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等環節。如果剔除遠洋運輸,僅按照國內鋼鐵物流采用的運輸方式來劃分,可分為公路、鐵路和水路,其中鐵路約占38%、水路約占32%、公路約占30%。
鋼鐵物流流程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的鋼鐵物流上游行業主要為各大鋼廠,下游行業為鋼鐵貿易商。
鋼鐵物流產業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鋼鐵物流業是物流行業的一個分支,與鋼鐵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連。
鋼鐵行業的產銷和流通格局決定了鋼鐵物流業的發展態勢。我國鋼鐵產業布局不盡合理,行業集中度較低,分銷作為主要的銷售模式等行業格局,促成了我國鋼鐵物流行業的發展格局。由于過去很長時間,我國鋼鐵生產布局主要是緊挨礦山(鐵礦、煤礦)建設鋼廠,且大部分鋼鐵企業分布在內陸地區,而我國的鋼材消費市場主要積聚于經濟發的沿海地區,亦即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區域。鋼鐵產地和消費市場的不完全匹配造成鋼鐵物流巨大的運輸需求。行業集中度較低,使得供應鏈中各原材料的運輸以及鋼材產成品的銷售運輸難以集中統籌和協調,造成資源的浪費、物流費用的增加。而鋼材銷售的各種渠道中,直供比例仍偏低,傳統的鋼材銷售是以“層級式”的經銷商代理的分銷模式為主,鋼材到達終端用戶的過程過于繁瑣,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中經先略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鋼鐵物流行業深度評估與發展前景咨詢報告》顯示,我國鋼鐵物流行業的發展態勢與鋼鐵工業的布局及運行態勢息息相關,結合我國鋼鐵產銷鏈條的運作體系,分析可見,目前我國鋼鐵物流行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供需結構不匹配
由于規模效應的要求,單個鋼廠的產量很高,且單批銷量較大(通常不接受零星訂單);而鋼材終端用戶極其分散,即使是大用戶也往往采用小批量、高頻率的訂貨方式以降低庫存成本。供需兩端的物流批量、物流頻率均存在巨大差異,無法直接匹配。
2、資金流需要由鋼貿商銜接
上游鋼廠要求“先款后貨”,終端用戶要求“先貨后款”。上下游資金流的銜接需要通過鋼貿商完成。特別是在近幾年鋼廠盈利困難、資金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多數鋼廠尋找資金實力強大的鋼貿商為其“墊資”。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鋼貿商需要墊資的客戶比例高達85%-90%,墊資現象十分普遍。
3、物流鏈條分段明顯
由于鋼鐵物流的供需結構不匹配,典型的物流鏈條明顯分為兩段:前段從鋼廠流向各大鋼貿市場(或鋼鐵物流園區),由鋼廠和少數一級鋼貿商主導;后段從鋼貿市場向終端用戶分流,由大量的次級鋼貿商主導。通過各級鋼貿商的分段服務,上下游的物流和資金流得以順利銜接,僅有少數大型終端用戶可獲得鋼廠的直銷服務。
4、增值服務尚有缺位
現代鋼鐵物流體系中,倉儲、加工配送和運輸的鏈條上,目前的增值服務仍較少,可提供的多數僅為倉儲環節中的初級剪切加工(包括對板材、線材進行開卷、整平、定尺、連續剪切等),定制化加工配送的比例仍較低。且隨著鋼鐵電商、物聯網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物流環節可提供的匹配的增值服務仍有待發展和完善。
我國8億多噸的粗鋼、11億多噸的鋼材產量及10億多噸的鋼材表觀消費量,為鋼鐵物流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過去十多年的時間,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粗鋼和鋼材產量不斷創新高,鋼材的流通貿易量也不斷攀升。
與此相對應,隨著鋼鐵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的鋼鐵物流行業也呈現迅速發展之勢,市場規模及增速都表現搶眼。根據冶金科技發展中心測算,我國鋼鐵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已由2000年的204.72億元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2462.1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9.4%,持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2007-2014年我國鋼鐵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鋼鐵物流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近年來,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很多鋼鐵企業開始把目光轉向對傳統物流模式的改革上,行業物流效率獲得提升,鋼鐵物流費用率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14年鋼企物流費用率調至11%,較2013年下跌0.4%,收緊物流成本的關鍵在于運輸環節費用的控制,而成品油價格漲多降少、海運費、煤、電價格的企高不下、運輸車跨區域所產生的費用不可避免等因素環繞,短期內物流成本壓低的訴求難以得到正面回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2008-2014年我國鋼鐵物流行業費用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兩年來,由于鋼鐵產能嚴重過剩,而經濟增速下滑,鋼材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跌明顯,廠商經營困難,鋼鐵行業盈虧一線掙扎,降低物流成本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
我國鋼鐵行業物流成本費用率為12.0%,仍然處于較高水平,比調查的全部工業企業高出2.2個百分點。若按調查的鋼鐵行業物流成本費用率水平推算,鋼鐵企業噸鋼物流費用約為924元。其中,在物流成本構成中,運輸成本占58.9%,倉儲成本占2.9%,配送及物流加工成本分別占12.6%和7.8%。運輸環節是控制物流成本的關鍵。
我國鋼鐵物流成本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來看,物流成本費用率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以日本為例,日本鋼鐵企業物流費用率僅為4.9%,比中國低7.1個百分點。如果達到日本的水平,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可節約3117億元物流成本。中國鋼鐵物流成本遠高于全球鋼鐵物流的平均成本,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物流發展落后,物流成本高。同時也說明中國鋼鐵物流發展空間較大,利用現代物流提升中國鋼鐵產業和鋼鐵流通業的空間很大。
從國家對物流業的政策來看,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把物流業定位于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將物流業的產業地位提到新的高度,極大地拓展了物流業發展空間。2014年底,為配合《規劃》落實,有關部門出臺了《促進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按照有目標、能落實、有抓手的原則,涉及五個方面共62項具體任務,都在積極推動落實。2015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實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要求多措并舉推動現代物流發展。
通知明確,到2020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目前16.6%的基礎上再下降1個百分點,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保障和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的約60%提高到70%左右。
2015年是落實《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各有關部門積極出臺政策,完善行業發展環境,為應急物流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啟動,應急物流發展將進一步受到重視。物流企業要抓住政策機遇,堅持創新驅動,謀求升級發展。
目前,我國鋼鐵物流行業尚處于由粗放式向集約式發展的重要階段,國內鋼鐵物流的市場份額存量依然很大。緊跟鋼鐵行業調整產品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發展的步伐,鋼鐵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也離不開兼并重組、轉型升級、提高行業集中度,做大做強企業的路子,并通過創新經營模式,由傳統物流企業向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而在這個過程中,當下較大規模的鋼鐵物流企業無疑占據著有利的優勢,在行業整合的過程中,規模企業將會分享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擁抱互聯網,憑借現代物聯網技術,開拓“物聯網+鋼鐵物流”的第四方物流等將是鋼鐵物流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